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 用班主任的爱心去做养成教育工作



  用班主任的爱心去做养成教育工作

  下面就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选择了教育工作就选择了奉献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跑题了,它与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点不搭界,但是我不这样看。谁去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谁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全体教师,但是付出更多的却是我们的班主任。只有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都努力的创造性的去工作,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成果。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骨干班主任则应具备更高的素质,更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而达到这些要求,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一颗心,什么心?无疑是对学生的挚爱之心;对教育事业忠诚之心,是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奋斗之心。有了这样一颗心,就不会再三心二意,就不会再有私心杂念,就不会再灰心气馁。

  2、选择了作教师,就要选择当班主任;既然当班主任,就要力争当一位好班主任。

  3、不能当班主任,不应该算是合格的教师,当不好班主任,不能看作是一位好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是艰苦的,因为每天都有计划的或预料之外的事情去处理。班主任的工作又是幸福的。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最值得怀念的就是班主任。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讲过:在学校里工作,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当老师的幸福。学生来到学校,受到许多教师的关心、培育,但是班主任担负着对学生全面的教育工作,和学生接触最多,所以一般来说,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以及对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都要远远超过一般任课教师。

  进入角色的班主任都知道,班主任的乐趣就蕴藏在整个工作过程之中,班主任的幸福就在那繁重的工作中诞生。台湾教育家高震在著作的扉页上写到:“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就是要实现从人到神的转变。因为班主任的工作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工作,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作,是塑造未来的工作。正因为这份工作是如此的神圣、崇高、伟大、重要,所以班主任的岗位是重要的岗位。人民用阳光、蜡烛、园丁等美好的字眼和事物来赞誉教师、这是当之无愧的,对于班主任来说,更是受之合理。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学习的发动者、激励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而且担当着更多的角色。为了确保中华民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林,从现在起就要对教育进行深刻的改革,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开发人的智力上,当然这是全体教师的任务,更是班主任的任务。

4、做具有崇高师德的班主任

  教师职业道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由于班主任岗位的特殊性,所以对班主任来说,师德的规范性就更加重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教育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作那样的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似的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

  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只有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的工作,才能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大有作为,卓越超群。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表现在各个方面,然而要首推运用自己的完美形象感染学生的艺术,运用身教艺术,因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部不可能代替的最好的阳光。也就是说,没有威信的班主任不仅无工作艺术可谈,更无身教艺术的存在。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 用班主任的爱心去做养成教育工作
  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何方?来自与他自身的素质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为人素质等、更来自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爱,是事业杠杆的支点”事业的成功无不立足于热爱这块即使之上。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倾注自己的心血,才能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才能做出成绩,获得成功。

  二、摸索规律,注重培养

  1、13一一15岁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教育对象决定了我们研究的课题,必须放在14、5岁的孩子身上,要教育人,必须有限了解人。一个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内部因素。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我们应从此出发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艺术性。那么,十几岁的孩子到底有那些特点呢?由于他们处在人生第二次高峰堵塞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很大,生理的发展有促进了心理的变化,如:内心世界的封锁性,思想比较敏感,而且带有波动性。在义务感、责任感提高的同时,他的独立性、自制力开始增强,仿佛有了小大人的感觉,由于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的变化,中学生这个群体很容易分成进步与后进的两种群体,特别是后进生这个群体,通常是不爱学习,不想未来,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甚至对国家的法制、集体的组织纪律产生反感。在他们遭到批评时,常常有抵触情绪。他们难以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不出使人尊重的事情来。对于这一类学生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把他们的认识引向正确的方向,真正踏上人生理想的征途。这一重要的德育工作,通常是班主任来完成的。

 为什么有些淘气的孩子毕业后常回来学校看望班主任,而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反而对老师遗忘得很快呢?根本的原因就是班主任接触他的次数多,对他的思想抓得准,摸得透,经常接触容易唤起某种情感。所以要教育好学生,必先了解学生,研究得透,工作会越出成效。

  2、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模仿的榜样。面向社会,班主任是社会化的导向者,面向学校班主任是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的助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者,面向班集体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向学生,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不仅是学生的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班主任要象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象朋友那样,给学生一心理上的安慰。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由于学生处在家长、教师、社会、同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止和学生发生密切关系,还有同事、家长、社会各方面紧密联系。班主任要善于处理这种种关系,沟通各方面的信息,把各种力量统一起来,共同对学生适宜一直的影响。

  3、点点滴滴,注重培养

  德育工作要注重它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养成教育要注重它的一贯性。因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能奢望一个早晨就把身上的坏毛病统统改掉,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呢?我们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例如:抓服从教育,就要认真处理每一件不服从教育的违纪事件;抓认真学习,就要严肃处理每一个不交作业的人等等。为了作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提倡班主任作到四勤:腿勤、眼勤、嘴勤、手勤。为了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要挤出一切时间多进班、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在养成教育中还要注意培养和师范教育,注意使用正激励的手段,树立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使班级很快形成良好的局面。

  三、周而复始,贵在坚持

  养成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叶圣陶说:“教育就是才惯的培养,”这是指养成教育的重要地位而言。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它是教育的质量指标。看一个学生的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才惯,基本情况就掌握了。抓紧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行为训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行为训练才能使学生身体力行,知行统一,才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形成他的好思想、好品质。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中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除了训练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使用说服教育和榜样师范法。游乐好的教育方法,游乐模仿的榜样,最终就能够培养起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我们的教育获得成功。

  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培养锻炼出来的。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不是说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同仁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工作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取得工作的成功。

  2003年6月7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113.html

更多阅读

关于爱情的优美句子:用一颗心,去爱一个人

关于爱情的优美句子:用一颗心,去爱一个人1. 用所有的微笑,去喜欢一个人。用一颗心,去爱一个人。2.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 不管别人说我们合适不合适 只要我爱你就好.3. 每次都用一个爱好来淡忘你,现在你不爱我,我却爱了全世界了。4.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读后感 感恩的心工作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读后感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读后感最近看到一本书《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书扉页上的一段话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给你磨练的人,就是给你恩惠的人;给你痛苦的人,就是给你快乐的人;给你批评的人,就是给你成长的人;给你失落

声明:《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 用班主任的爱心去做养成教育工作》为网友白衬藏了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