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迂回沟通——有效沟通的谋略与案例》第一章6



迂回之路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8226;哈特在《间接路线战略》一书中说:“从战略上说,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老子所说“枉则直”,弯曲中蕴含着平直,说的也是迂直之间的辩证法。

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一些很棘手的难题,但又必须说服对方。这个时候,从正面入手往往很难奏效,因为直接说服极易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该怎么办呢?不妨从侧面打开缺口,采用迂回战术。事实证明,迂回战术是进行有效说服的一个上佳策略,是达到说服目的的简便手段。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时,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攻占了。当时,愤怒的俄国农民们拿起火把嚷着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打算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表达他们对沙皇的仇恨。在场的一些知识分子深知皇宫的价值,纷纷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义愤填膺的农民们坚决要火烧皇宫。

于是就有人向列宁报告,列宁得到消息后很快赶到现场。看到现场的紧张气氛,列宁知道硬劝不行,于是就用委婉的口气恳切地说:

aihuau.com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迂回沟通——有效沟通的谋略与案例》第一章6
“亲爱的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呢?”

农民们一听列宁并不反对他们烧皇宫,就异口同声地说:“当然可以了。”

“请问,以前是谁住在这座房子里?”列宁问。

“是万恶的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那房子又是谁修建起来的呢?”列宁又问。

“是我们人民群众!”农民们坚定地说。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开始点头。

“那你们还要烧掉人民住的房子吗?”列宁再问。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就这样,皇宫终于保住了。

情感朴素的农民将自己对沙皇统治的愤慨迁怒于皇宫,是一种思维简单的表现,这个时候善加疏导就变得尤为关键。列宁用循循善诱的问话,稳住了激愤的农民,理清了他们的思路,最终保住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物。

列宁很聪明地采取了以下步骤:他先是不反对农民烧皇宫,以理解和赞同的态度站在了群众的一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住农民的情绪,以争取引导农民的时间和机会;接着,他开始正本清源,让农民们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即皇宫以前是沙皇统治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现在群众把它从统治者手中夺过来,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不得不点头同意。至于他的最后一问,则是为了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以便让农民明确表态不再烧皇宫了。

可以想像,如果列宁一上来就不让农民烧皇宫,能不能保住皇宫暂且不论,愤怒的人们甚至还会迁怒于他。所幸列宁没有只讲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诱地、有策略地将道理讲得具体而生动,引人思索,让人们觉得是这么个理儿,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157.html

更多阅读

《凤于九天29残更不寐》第一章 凤于九天残更不寐

《凤于九天29 残更不寐》 作者:风弄凤鸣突然转醒,却惊闻繁佳贵族和梅江渔村遭离王屠杀的噩耗自己在离王若言前无心的一席话,竟葬送多少难以计数的无辜性命…… 宫殿中,离王怒意暗含,虎目灼灼。天子脚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搞鬼?这些胆敢阻

1981 《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第一章 走向计算主义

拔除一个信念要比拔除一只牙齿还要疼痛,况且我们没有知识的麻醉药。——艾马·戴维斯第一章 绪论常言道:钟摆摆动得越高,在回摆的时候,它的摆动也会是较高和较快的。在毛泽东及「四人帮」掌权时代的中国,政治的钟摆摆动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声明:《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迂回沟通——有效沟通的谋略与案例》第一章6》为网友天荒地未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