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士的有效沟通 《迂回沟通——有效沟通的谋略与案例》第一章1



说服他人靠的是头脑而非口才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指出他人的错误时,如果语言过于直白,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顶撞。这时如果采取迂回的方法,既可以让他人明白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又能够使他欣然接受、乐于改正。

历史上,楚襄王整日不思进取,只求个人享乐,不理朝政,不断割地赔款,而且听信小人谗言,结果接连被秦国攻城掠地,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但软弱的楚襄王并没有奋起反抗,却一味地隐忍退让,期待秦国人会良心发现,适可而止。他的这种做法,让很多关心国家安危的大臣们十分着急,大臣们纷纷进谏,但楚襄王一个也不理。很多人屡次进谏都没能获得成功,反而遭到楚襄王的反感,说他们多言滋事,危言耸听。

当时,朝中有一位名叫庄辛的大臣,足智多谋,他见国家日渐衰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又见众人劝说无效,就亲自去找楚襄王。

楚襄王正在花园赏花,见庄辛到来,知道又是来劝谏的。楚襄王打定主意,无论庄辛说什么,自己都当作耳旁风。所以等庄辛来到他身旁时,他只瞄了庄辛一眼,一言不发。

aihuau.com

庄辛明白自己若是直接劝说,肯定会与群臣一样无功而返,楚襄王是听不进去的,只有另辟蹊径,才能进谏成功。

 职业人士的有效沟通 《迂回沟通——有效沟通的谋略与案例》第一章1
这时,恰有一只蜻蜓飞来,庄辛的脑海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他说:“大王,您看见那只蜻蜓了吗?”

楚襄王一听,觉得有趣,便说:“看见了,有什么特别吗?”

庄辛继续说:“它活得多舒服呀!吃了蚊子,喝了露水,停在树枝上休息,自以为与世无争,世人不会对它怎样,但它哪里知道,树下正有个小孩拿了黏竿等着它呢!顷刻之间,它就会坠于地下,被蚂蚁所食。”

楚襄王听了,面露凄然之色。

庄辛又说:“您看到那只黄雀了吧?它跳跃在树枝上,吃野果,喝溪水,自以为与世无争,世人不会对它怎样,但它哪里知道,树下正有个童子,拿着弹弓对准了它。顷刻之间,它就会坠下树来,落在童子手中。”

楚襄王听了,开始面存惧色。

庄辛又说:“这些小东西不说了,再说那鸿鹄吧!它展大翅,渡江海,过大沼,凌清风,追白云,自以为与世无争,世人不会对它怎样,但它哪里知道,下边正有个射手搭弓上箭,已瞄准了它,顷刻之间,它就要坠下地来,成了人间美味呢!”

楚襄王听了,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庄辛又说:“禽鸟的事不足论,再说一下蔡灵侯吧。蔡灵侯左手抱姬,右手挽妾,南游高陂,北游巫山,自以为与世无争,别人不会对他怎样,哪知子揽已奉了楚宣王的命令,前去征讨他而夺其地了,顷刻之间,蔡灵侯将死无葬身之地。”

楚襄王听了,吓得手脚抖动起来。

庄辛又说:“蔡灵侯的事远了,咱说眼前吧。大王您左有州侯,右有夏侯,群小包围,日夜欢娱,自以为与别人无争,会得到别人的容忍,哪知秦国的穰侯已得了秦王之令,正率重兵向我国进发呢!”

听了庄辛的陈述,楚襄王的脸色一点点变白,浑身发抖,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振国威。庄辛的进谏忠心可嘉,楚襄王为此奖赏了他;庄辛又因劝君有方,被加封为阳陵君。自此,楚襄王励精图治,与秦人一争高下。

其实,庄辛要说的话,和其他臣子一样,都是要劝楚襄王振作起来,但别人的话楚襄王听不进去,庄辛的话却让楚襄王吓得全身发抖。

为什么呢?只因为庄辛在沟通中拐了一个弯儿,采用了迂回战术。他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把国家的生死和楚襄王的生死利害关系连在一起;二是用画面和实例来吓楚襄王,让楚襄王听了这些话就想到具体画面。当他想到其他人如蔡灵侯的真实下场时,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下场。

说服他人靠的是头脑而不是口才,所以在劝人时不可直来直去、正面交锋,直白的语言很可能会招人反感,采取迂回的战术,让他人自觉明白自己的过错,才能出奇制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164.html

更多阅读

1981 《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第一章 走向计算主义

拔除一个信念要比拔除一只牙齿还要疼痛,况且我们没有知识的麻醉药。——艾马·戴维斯第一章 绪论常言道:钟摆摆动得越高,在回摆的时候,它的摆动也会是较高和较快的。在毛泽东及「四人帮」掌权时代的中国,政治的钟摆摆动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声明:《职业人士的有效沟通 《迂回沟通——有效沟通的谋略与案例》第一章1》为网友对此欢终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