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之一:培养白领规则
虽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高校还是基本在培养着未来社会中的白领。上海市人大代表甘维刚做客东方网和网友们聊天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教育上我们是存在问题的,现在光是培养白领,培养做上层建筑的,其实我们还要培养一代有技能的、适应时代的劳动者。要是都挤着做上层建筑,这肯定不行。”《北京日报》2007年4月8日报道,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这里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大学生的观念转不过来,还是大学的培养模式有问题,或是社会的现实造成的。
笔者认为,99%的人不愿意当工人,这是现实教育他们得出的结论。第一,工人社会地位低。虽然从理论上说,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但这句话基本没有落实。他们在一个具体的工作环境里,那里只有老板是主人,工人是为老板打工的,一切都由老板说了算。即使国家的法律是保护工人利益的,算是还能显示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当工人的权益被侵害,政府往往不站在工人一边,工人依法维权的难度很大,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第二,工人的经济地位低。工人干最累的活,工资得不到保障。即使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八小时工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落实没有到位。而有些老一辈的工人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到了年老,企业垮台,自己失业,连退休金也难以保证。企业改革反而造就了一批靠侵吞公有资产而起家的资本家。一旦当了工人,就注定了自己愁苦终身,而且延及后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愿意当工人正是最自然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还能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应该说,所谓愿意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难道他们拒绝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就业,下决心要当工人?不,这1%的人就是从自身的情况出发,认定自己无法跻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只剩下当工人一条路。总而言之,这1%的人愿意当工人,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才造成了我国60%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集中在党政机关、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工作。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却是80%的优秀人才集聚在企业。这么多人扎堆“白领之圈”,挤上“官宦之途”,势必阻碍一个国家的发展步伐。更为可怕的是,对未来就业者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导向,将产生近乎灾难性影响。
一个健全的社会,永远需要工人、农民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政府要通过政策调节,保证有一部分人乐意当工人。有人于是觉得,要加强宣传教育,重新叫响劳动光荣。其实,没人当工人,不是一个意识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教育并不解决问题,而要改变现实。通过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政府依法行政,政治上保证工人的主人公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特别是依法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当然,政府也可以什么都不做,通过社会的竞争,让一些人被迫当工人。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能催生社会矛盾,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诚然,意愿不等于实际,理想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对这“百分之一”的信号保持足够的警觉,多做些未雨绸缪工作。比如,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行业间分配差距,提升“蓝领阶层”各方面待遇,强化工人技能培训,建立带薪休假制度等。用现实去引导就业者和全社会改变对技能岗位传统看法,从而树立全面、正确、客观的就业观。
原则之二:面向城市的培养规则
2006年12月,广东省学联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调查显示,将近95%的广东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其中,希望在广州、深圳的占76.9%,而该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只占总需求的38.3%。事实上,在广东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中,有17.1%是来自粤东、粤西、粤北这些地区,但愿意去的学生只占3.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单单是因为学生看中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么?事实并非如此,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设置的专业大部分具有城市导向,比方说类似国民经济管理、哲学、金融学、广告学、新闻学等等,如此多的专业一般只有在城市才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是这种专业的城市属性把大学生引入到了大城市就业的轨道,所以大学生业生不停地往城市跑,尤其是往中心城市跑,就成了一种趋势。由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好,我国愿意读农科的学生不是很多,这也决定了回农村就业的人相当少,只是近几年形势所逼才导致了有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现象。如今在浙江台州出现的有5000多大学生办理非转农手续,还不是因为有可以分得土地的诱惑,和因为强大的集体经济产生效益能够分红而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