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来了,SHE来了,<庄子心得>和<论语心得>也随之而来.
S.H.E出了一首叫《中国话》的新歌引起了偶的注意。在中国正用其软力“渗透”全球的形势下,这首歌也算是与时俱进,欲借着这股“中国风”,飞到潮流的前沿。
孔夫子的话
庄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正如歌里唱的,儒家思想仿佛有再一次焕发了青春,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竟然来了个“遍地开花”。
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命运起起伏伏。创立于春秋,在战国时得到发展传承,却在秦朝时遭到“焚书坑儒”的重创。而在西汉时期,当政者却是独尊儒术。而后又曾受佛教、道教的冲击,且在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到了近代,儒家思想首先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打击,继而又在解放后的文革时期受到批判。新世纪的今天,随着一句“和平崛起”,儒家思想终于又抬起头来,且有势不可挡之势。但这样的势头会持续多久,儒家思想会不会再次遭受“重创”?
翻开历史的书卷,中国仿佛一直都走在文化选择的道路上,徘徊在接受与不接受儒家思想之间。而正当儒家费尽周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时,西方的文化却飘洋过海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耻辱的近代史让国人再一次怀疑了自己的选择,认为是传统思想拖了国家发展的后腿。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体用之争”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再到后来的文革,甚至在1988年播出的一部名为《***》的电视节目中提出了要“扬弃黄河文明,走向海洋”的观点——国人在批判儒家思想时的那种架势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从来就没有接受过儒家思想一样。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目前的儒家思想热潮是否是人们的“虚情假意”。
而在民间,儒家思想像是在吹“流行风”。无论是“国学热”的浪潮还是“大陆新儒家”的呼唤,都给人一种追赶潮流的感觉。其实从人们给与于丹教授“国学超女”的称号就可以看出,人们还是在以一种看待流行事物的态度来看待儒家。但热情终有减退的时候,如果只是凭一时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文化,那只会让人永远地选择下去,最终走上选择所谓适合自己的文化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