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一度的高考倒计时了。由于今年外甥临考,因此对高考的信息比较关注。浏览互联网时,意外发现了一档关于高考的节目,新浪考试频道、数字电视《考试在线》频道、新浪UC高三家长博客圈视频聊天室共同推出的大型互动节目:高考在线答疑。一集一集地看下去,又鼓动姐姐、姐夫及有临考孩子的同事,看了后都觉得颇有收益。 节目聘请的多为国家级重点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西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师及负责招生的领导。这些专家教授学识渊博,语言幽默,政策熟悉,信息量大,言简意赅地为观众讲解有关高考方面的各种疑问。主持人陈雷青春靓丽,表情萧洒,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地调动场面,使整台节目生动活泼,互动性强,教师讲解的内容很容易为观众掌握。
![高考名师答疑:咨询者都是家长说明了什么?](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320780416557.jpeg)
几天来观看节目却有一个新发现,高考答疑本来针对的是临考的学生,围绕迎考遇到的各种问题来向老师进行咨询。但奇怪的是,向各位教师提出问题的都是学生家长,所提问题之深入,之专业,之具体,让许多学生都瞠目结舌。从招生计划到课程设置,从社会需求到公派留学,从录取分数线到硕、博连读,所表现出来的投入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从表面看,是父母疼爱孩子,似乎无可厚非,其实中间却蕴含着深层次的东西,分析起来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呢。 国人对下一代的企盼甚殷,关注太切,不惜事必躬亲甚至越俎代庖,上大学好象是教育子女的终极目标。这样做起码有几点害处:一是培养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思想,反正一切有父母打理,自己只要把书本上写的知识背熟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为什么这一代孩子长不大的重要原因。二是父母从小到大对孩子念念不忘地教育就是上大学,使孩子把上大学看做是人生的起点及事业的终点,对于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公德、公益、公信、公民教育基本缺失,培养了不少的“社会畸形儿”,这是从源头处导致国民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美国人把培养孩子做为一种社会义务,而国人则看做传宗接代的根本,看做是自己的延续,因此从观念上就是自私的。 小中见大,窥一叶而知秋。看来要想提高国民素质,不仅要对孩子加强以公德、公益、公信为基础的公民教育,还要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引导,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或许会收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