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陕籍作家张浩文第一部长篇小说《绝秦书》在西安汉唐书城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是一部记录民国十八年陕西大灾荒的小说。现场张浩文的乡党老友、学生对其生活及写作背景加以揭秘,更有网友称张先生笔下《绝秦书》可与陈忠实《白鹿原》相较。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自有《1942》《唐山大地震》等一批电影展现,历时三年,张浩文先生一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在今年杀青,书上还原的饥荒、人吃人、灾旱、黄虫及人祸场景让众多读者为之震惊。 记者了解到,本书描写的是发生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前后陕西的一场大饥荒,这段历史被称为民国十八年饥馑。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作者的故乡宝鸡扶风绛帐镇。小说的主线是以关中西府周家寨中的三兄弟为主角,旱灾发生之后,本寨的大户周克文与三个儿子围绕赈灾济民而产生的纠纷与矛盾,导致了最终父子失和、兄弟反目,乃至整个村庄在巨大流民的冲击下成为了一片废墟。“本书分别从人性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来刻画民国十八年陕西大灾荒,是一部写作手法诗意化的现实主义小说,极为难得,是继《白鹿原》后又一部描写关中大地风土人情的巨作。”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说道。 在《绝秦书》新书发布会上,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蒋惠莉指出, “作者视野开阔,对每个人的个性刻画鲜明,写作上用了大量的本地方言,文字独到,《绝秦书》的出版丰富了陕西文学的成就。” 陕西文学院院长常智奇认为,怎样将极具本土化的地方文化和语言特点让全国读者接受并喜爱,张浩文在这方面的造诣是值得学习的。 一位85岁老人在读完《绝秦书》后颇有感悟,立即与作者张浩文取得联系,并与其讲述自己在民国时期所经历的场景。张浩文现场称将拍《绝秦书》话剧版以及影视版本,已经有编导与其取得联系,相信该书会为经历过民国十八年的人群还原真实。 据悉,“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是2009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省作家协会、陕西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承办。该项目旨在通过三到四年的时间,筛选陕西本土作家原创作品,此次《绝秦书》作为“西风烈”项目中的一员将极大增强文学陕军在全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