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离陕西作家贾平凹完成他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废都》正好过去了20年。近日,这部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小说英文版翻译完成。据悉,翻译工作是由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宗锋和英国学者罗宾共同完成的,整个翻译过程历时三年,目前他们正为争取小说在年内出版而努力。另据胡宗锋透露,对于英文版《废都》的翻译,从始至终,贾平凹只提了一个要求:“翻译时,原文一句也不要删。” 其实,在《废都》几度出版的过程中,是否为“删节版”一直都是不少读者关心的问题,其原因则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一年,贾平凹的《废都》完稿之后,最先在《十月》杂志连载。 一直以来,《废都》都被形容为一本“世情小说”:它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西安的当代生活为背景,以“闲散文人”庄之蝶与几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的起居生活穿插其间,宛如一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风俗画。小说面世后,一方面以其对世俗生活的深入关注和精确临摹而获得赞誉,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弥漫其中的颓废思想而引起广泛争议。 虽然《废都》在1997年就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但直到21世纪初,该书才再版,这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大事件。在新出版的《废都》中,1993版中惹人浮想联翩的“(此处作者删去××字)”,经由贾平凹本人同意,改为省略号。与之前相比,这版《废都》在半年内的销量约20万册,用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的话来说“是个既不错又平常的销售量,这就是成熟了的中国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 据悉,此次英文版的《废都》是以1993年出版的《废都》为蓝本,“××”也将被保留。
![audition英文版翻译 英文版《废都》翻译完成](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59343078639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