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钢铁业重组“有点乱”》



《投资者报》评论员 勾新雨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冶金部撤销,政企分开之后,中国的钢铁企业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扑朔迷离过。虽然钢铁产业振兴细则尚未正式公布,但以央企宝钢、武钢、鞍钢为主导来重组的三巨头已经慢慢形成,气势逼人。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行业的重组和并购像钢铁行业那样,牵扯到如何众多的利益关系,连横和合纵,结盟与背叛,每天都在上演。钢铁业既不像他的上游资源行业石油业、发电业那样,实现了央企的大一统,又没有像下游行业机电和轻工那样早已彻底民营化,这是一个半市场、半管制,钢材价格完全市场化,而钢铁资源配置又牢牢抓在政府手里的特殊行业,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在这场钢铁大重组中都会淋漓尽致的上演。

硝烟四起的版图

作为央企,钢铁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国务院国资委不但不会放手,而且还要做大做强,提高集中度,提高铁矿石资源等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早已磨刀霍霍,直奔二线央企和地方钢企。而作为地方国企的钢企,很多钢铁企业是一市乃至一省的财税大户,地方国企很难将这些企业拱手相让,要么像山东和河北那样抱团取暖、抗衡央企重组或在重组中提高砝码,或者像广西广东的钢企那样,早点寻找央企作为靠山,利用央企的政策优势发展地方钢铁实力。

央企与地企的博弈充满悬念,但他更像一个财政问题,如果中央政府继续在财政盈余的大道上高歌猛进,而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濒临破产的局面下继续捉襟见肘的话,央企收购地企,轻而易举。另一个变数是,中央政府是否愿意将部分权力下放,比如钢铁项目的审批权,如果地方政府还不能获得这个权力,或者说变相获得这个权力的风险太大,比如说像常州市政府私下支持铁本钢铁发展而受到严厉的处罚一样,那么地方钢企抗衡央企的筹码还是不多。

除了国有企业,外资和民企也在钢铁离开了一角,以建龙钢铁和复星钢铁为代表,这两家有着血缘关系的民营企业北上并购吉林铁合金、天津钢铁集团,南下并购南京钢铁,海南钢铁,以市场为主导,迅速做大。现在,民营钢铁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与边界正在成为中国民营钢铁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山东的著名民营钢厂日照钢铁正在被十分不情愿的国有化,因为他“欠政府的太多”,比如过渡依赖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过渡依赖贷款。另外一个产量已经超过千万吨的著名民营企业沙钢也扩展势头凶猛并试图登陆资本市场。但由于历史沿革等问题,这个企业到底是集体企业还是私企甚至仍很难说清楚,投资者应该不会对一个产权边界模糊的企业发生兴趣。

从2005年米塔尔洽购华菱钢铁以来,来势汹汹的外资也加入了中国钢铁企业的战团,但米塔尔也仅仅重组了华菱钢铁,在这之后,这个世界钢铁老大在中国几乎颗粒无收,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政府担心产业安全而划了红线。米塔尔原本盯上了八钢、本钢甚至广钢这些大型国企,现在只能低下头来在民营钢铁中寻找机会,比如河北的津西钢铁等。

外资仿佛已经成了中国钢铁业的“笼中鸟”,但最大的变数就是钢铁产业的形势,如果行业继续不景气,如果很多民企在国企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下濒临倒闭,地方政府为了就业和社会稳定,就很有可能冒险引进外资了。

 

有点乱

有点乱。打开这两年的中国钢铁并购版图,确实感觉有点乱,很多并购和重组似乎并没有依照市场取向。

2006年,远在上海的宝钢不远万里,来的新疆八一钢铁,直接把八钢从米塔尔的怀抱中抢了回来。八钢是一个西北边疆的区域性钢厂,规模不大,销售半径不大,唯一的潜力就是中亚地区的铁矿石,但至今仍未见进展。对于这样一个即无强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又不能给宝钢增加大量产量产能的企业,宝钢为何如何热心而行动迅速?宝钢要想进入世界前三,第一个的是增加产量,直接并购大型钢企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事情。

从事后的理解来看,宝钢收购八钢,更像是为中国钢铁业筑起一座北部的长城,彼时,米塔尔气势汹汹,正在中国北线布局,东北的本钢,内蒙古的宝钢都进入了米塔尔的视线,一旦得手,中国北部边疆一线的钢厂将连成一气,被外资所控制,这可能是宝钢和中国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

作为华东地区的钢厂,宝钢的收购策略理当是远交近攻,先收拾周边的钢厂,这无论在物流配送、人才交流和统一管理上都有优势,而宝钢既然在西北开了局,也就难以收手,接下来,宝钢一直在洽购甘肃的酒钢和内蒙古的包钢,这些地方老国企的市场空间有限,大多是地方割据,国企的暮气重重,一旦钢铁行业疲软,亏损的压力就回压到宝钢身上。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钢铁业重组“有点乱”》

看着宝钢在西北大刀阔斧的干,远在中国东北的鞍钢也加入了战团,准备插手攀钢,在产品结构和资源优势上,我们实在看不出鞍钢并购攀钢会得出1+1大于2的结果。但鞍钢的思维似乎也很简单,西北市场宝钢正在称霸,西南市场武钢收购了柳钢和昆钢,也成了老大,再不出手在西北和西南的中间插一脚,等到宝钢武钢两大钢连成一气,鞍钢将失去在中国西部的机会。西部可能是中国未来钢铁的希望,不但是内需,西北可以对接中亚市场,西南可以对接印度和东南亚市场,这些都是新兴市场国家,钢材消费潜力很大。

以鞍钢为例,其并购步调有点乱。首先是后院起火,鞍钢想并购,第一个就要吃掉距离几十公里的本钢,鞍钢合并也已经成了一桩钢铁业内的公案,经过辽宁省几届省长的大力推动,鞍钢和本钢才在2006年,正式挂牌为鞍本集团,但接下来的整合速度实在令人失望,双方成了了整合推进委员会,但至今除了合并财报以外,几乎没有更深的进展。

个中原因也非常简单,鞍钢是央企,本钢是辽宁省的国企,两个企业要河北,中央和地方在税收等利益分配上谈不拢,有专家甚至建议先把鞍山市和本溪市合并,在合并鞍钢和本钢,在外行看来,这可能是个笑话,但在钢铁业的并购中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其次,在鞍钢的后院东北地区,鞍钢的并购速度缓慢,而民营钢铁公司建龙公司却以入股、托管等方式迅速攻城略地,直插鞍钢大后方。

在资金上,鞍钢一面要建设西区500万吨项目,一方面要建设营口的千万吨沿海钢厂,同时还收购了辽宁的凌钢,新建朝阳钢铁项目,不但在东北本地,鞍钢还计划收购远在四川的攀钢、并对远在福建的三明钢铁发生兴趣,试图在福建也建立一个沿海大钢厂。这么多项目四面开花,都是花钱的大窟窿,鞍钢的钱从哪里来呢?即使把这些钢厂和项目在名义上捆绑到一起,但是不能提高效率和效益,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呢?

 

沿海战-登陆战

2005年,首钢借着为2008年奥运让路搬迁的机会,抢到了中国钢铁业中的一个头彩,在沿海建立大钢厂,直追世界钢铁业的发展模式。其实首钢是吃亏的,为了北京的环保,在钢铁业最火热的那几年都没敢大干快上的上产量,国家作为补偿,给一个沿海建厂的机会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三大央企宝钢、武钢和鞍钢都看着眼红,纷纷抛出沿海建立大钢厂的计划。

沿海建钢厂,这是一在充满争议的计划。按世界钢铁发展潮流,沿海建厂可实现原材料大进大出,节约惊人的物流成本。但在中国有具体的情况,一是钢铁总体产能过剩,央企要想做大做强,通过兼并重组就可以,何必新建钢厂;二是建了新钢厂,落后产能有不能淘汰,中国钢铁业的日子会更难过,首钢的沿海钢厂现在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钢材过剩,价格暴跌,建好的钢厂不敢开工生产。

但有三个因素促成了沿海钢铁项目热潮的形成,一是地方政府渴望建设动辄几百亿的钢厂增加GDP,二是宝钢等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千万吨大厂迅速提高产能,这比错综复杂的并购重组要快的多,三是沿海新钢厂在技术上确实有优势,可以提高中国钢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这场港口抢夺战打得相当艰苦,首钢为了获得曹妃甸港口,是以失去北京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同时为了能够在河北生根,首钢还把新钢厂49%的股份留给了河北的唐钢,在多方争取和妥协的情况下,首钢才顺利登陆曹妃甸,但北京和河北之间的税收分成纠纷,至今仍困扰着首钢。

武钢登陆防城港甚至可以用惊险来形容,最早广东和广西都计划建设沿海大厂,分别计划和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合作,新日铁的广东项目被宝钢横刀夺爱,因为当时盛传两广只能有一个项目,韩国浦项便从广西撤出了,一些人甚至认为浦项把广西忽悠了,没有诚意投资,而是暗中配合新日铁拿下广大项目。第一次失败后,广西并不死心,这是武钢来了,斥巨资收购了广西的柳钢,并准备以柳钢搬迁的名义到防城港建厂,武钢的资金投进去了,但项目迟迟未能获批,险些血本无归。

由此,中国钢铁业进入了沿海时代,首钢和唐钢抢到河北曹妃甸港,宝钢抢到了广东湛江港,武钢抢到了广西防城港,鞍钢抢到了辽宁营口港,山东钢铁盯住了日照港。由此,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从南到北,凡是是个建钢厂的地方,基本都被瓜分完毕了。

下一步,中国钢铁的任务就是收拾旧山河了,主战场将从沿海转移到内陆。

三大悬念和一大疑问

世界钢铁的重心在中国,中国的钢铁重心在河北,谁整合了河北钢铁业,谁就是中国乃至世界钢铁业的老大。而在这个钢铁振兴计划和传出的细则中,三大央企宝钢、武钢和鞍钢分别扛着了华东、华中和东北整合的重任,偏偏在河北乃至华北没有明确的表述。不但如此,华北还在整体规划中“消失”了。

在这之前,无论钢铁产业新政还是各个时期的五年计划,都是将中国钢铁业分为四大集团,除了上述三家央企以外,华北是以首钢为龙头来整合。

现在四大龙头变成了三大龙头,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可能是因为首钢不是央企,在国务院国资委看来,行政级别和出身很重要;第二,河北钢铁战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史上首钢是中国钢产量第一第二的角色,河北的唐钢和邯钢都是小兄弟,首钢理应整合河北钢铁业。不料,河北钢铁业后来居上,产量连年激增,而且河北省一统天下,把省内国有钢企全部整合到了一起,成立产量中国第一的河北钢铁集团。

现在的河北钢铁业面临两重博弈, 一是河北和北京的地方国企的博弈,一个是与央企宝钢的博弈,宝钢此前已经举牌邯钢,入股邯钢西区项目,正式加入了河北战团。河北钢铁集团成立后,或者将宝钢、首钢全部踢出河北,独立发展,要不三方坐下来从新谈判。

第二个悬念的是宝钢在并购中的角色,除了八钢正式纳入囊中,广东韶钢和广钢挂名到宝钢名下成立了宝钢广东钢铁集团,令人惊讶。照这种模式发展,宝钢完全可以复制出宝钢河北钢铁集团、宝钢山东钢铁集团,这种可嫩性非常大,宝钢可以都曾用兵河北和山东,试图各个击破,收购当地钢厂,广大也是为了防止宝钢的各个击破,才成立了广东钢铁集团并在挂在了宝钢名下。

除此,宝钢还一直在洽谈马钢、酒缸和包钢,中国钢铁大半河山将要落入宝钢口袋,但如果仅仅是挂在宝钢名下,这样的整合还有什么实质意义,曾经有人提议成立中国钢铁控股公司,把所以国有钢厂合并在一起,产量世界第一,但这又和当年的冶金部复辟有什么区别?未来的宝钢,会成为中国的冶金部第二吗?

第三个悬念是民营钢铁企业在整合中的缺位,民营钢厂仅仅要成为被整合的对象吗?这个占中国钢铁业总产量三分之一的群体,是否应该被忽视。世界第一的米塔尔钢铁就是起源于印度的一家私人小钢厂,因为并购效率奇高而迅速崛起,中国现在的复星和建龙,都隐约的具备了这样的气质。

在中国,钢铁业重组说到最好其实是一个财税体制的问题,为什么鞍本重组多年不见进展,为什么首钢在河北难有作为,都是因为各级政府不愿放弃企业的财税收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年来不短呼吁政策在企业并购方面实现财税改革,这远比业界风传的并购贷款要有力的多。在正常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无论怎么并购重组都不会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但在中国钢铁业界,国有企业有不同企业级别,有央企,有省企,有市企,一旦级别发生变化,税收分配就发生了变化,另外,各级政府都在钢铁企业中持有股份,这在重组中就会发生利益摩擦,如果钢铁企业都是民企,和政府没有资产管理关系,那么企业间的重组并购都不会使政府的收益收到影响。

能够在财税制度上有所突破,是中国钢铁整合的关键,也是这次钢铁产业振兴计划的最大悬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497.html

更多阅读

朱岳《说部之乱》 说部之乱 mobi

  一切也许是从很久以前那个牙牙学语的男孩儿开始的。他最初学会说的话,不是“妈妈”、“爸爸”,而是诸如“反正一样”、“一切都因为你”、“哎呀、老爷”一类的只言片语。这自然令他的父母惊讶不已。他们以为这些话是什么人偷偷教

企业价值观文章 《以价值观为本》 第1章 以价值观为本

     把组织比喻成一棵树,以价值观为本就是树根,如果没有了根,树就难以存活,树根必须同树的大小、质地相匹配。企业要以人为发展的根本,但个人必须在能力和价值观上符合组织的要求。当以人为本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时候,企业管理中的以下

企业并购重组 煤企重组难在善后

近日,发改委在总结山西、河南等地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经验的基础上,拟订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此举将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之势向全国蔓延。通过兼并重组,全国煤矿企业数量特别是小煤矿数量应明显减少,我国将形

声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钢铁业重组“有点乱”》》为网友壹秂縯繹獨桷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