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财政厅成绩查询 我县财政经建工作成绩、问题及对策



一、我县财政经建工作成绩

我县财政经建股是2001年上半年从预算股分设正式组建的。8年来,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财政经建职能从弱到强,资金投入从小到大,较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原则,在保证政权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县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土地整理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建设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发挥经济建设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能,激活民间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为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8年间,县财政经建部门共投入财政性专项资金40310.95万元。分年度情况如下:2001年1630.15万元;2002年3669.94万元;2003年2022万元;2004年2561万元;2005年1322.7万元;2006年6938.66万元;2007年7366.5万元;2008年14800万元。

    (二)加强财政性专项资金管理,强化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按照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促进专项资金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加强县级部门的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组织实施环保、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绩效评价办法,进一步改进财政管理。

    (三)建立项目库,争取专项资金。

    为发挥财政经建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主动性,更多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针对国家、省支持经济建设工作的投入情况,我们协同县发改局,按照资金类别,建立了项目数据库。与各相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真正做到早谋划、早运作,早落实。8年间,财政经建口共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达4亿元,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规范部门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06年,经建股归口管理了县发改局、交通局、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城建局及二级单位。按照财政四项改革的要求,建立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的钢性,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一是明确部门预算收支范围,统一预算编制口径,减少支出项目变动的随意性;二是对城建等预算支出,履行严格的政府审批和财政下达程序;三是对其它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严格的立项、审批,加强投资预算评审,科学确定财政投入,切实按预算加强预算管理,防止挪用、截留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两年,我县经建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农村为总体目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使农民真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和财政发展的丰硕成果。

继续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争取国债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土地整理开发等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农村水库整险、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医院和中小学危房改造,以及土地整理开发等项目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六)增加县本级投入,确保县直部门正常运转。

    在县本级预算安排中,在保证人员工资和机关正常运转的情况前提下,尽量安排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治理等与民生相关的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政策清、信息灵、联系面广的优势,筛选对我县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债、基建、环保、土地等项目,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以取得大力支持,借外力发展我县经济。

    (七)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兑付补贴资金。

 浙江省财政厅成绩查询 我县财政经建工作成绩、问题及对策
    2006年至2008年,国家出台了对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和出租车补贴政策。三年间共下达我县燃油提价财政补贴资金446万元。为全面做好我县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发放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布置下,我们及时召集水产、交通、城管、林业等部门负责人研究贯彻意见,拟定了《团风县燃油提价财政补贴实施意见》,并提交县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所有补贴资金全部按要求落实到位,并上网公布。

    (八)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推进专项资金规范化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防止发生违法违纪问题,我们经常配合县财政监督局在全县范围内采取自查、抽查、互查等方式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工作。在监督检查的内容上,我们主要把握“五个重点”:一是看资金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是否健全;二是看项目立项或资金申报材料是否属实,有无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问题;三是看资金拨付程序是否合规,并做到公开透明;四是看有关部门和单位审核把关是否严格,资金管理是否严密、有无漏洞;五是看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截留、挪用和乱支滥花等问题。

    (九)加强调查研究,创新管理制度。

    一是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8年间,我县财政经建部门共在地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与财政经济工作有关的文章逾1000篇,多次被省、市财政主管部门评为财政经建宣传调研先进单位。二是进一步加强经建财政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各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于经济建设发展的每一项财政性资金,结合本县实际,都制定相应的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办法。三是创新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对牛车河水库整险项目,我们在全市率先偿试了“报帐制”。四是加强与经济建设领域各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搞好财政财务监管,为全县经济发展服务。

    (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建工作能力。

    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和财政经建工作特点,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团结合作、爱岗敬业、善于协调、勇于创新、廉洁高效的经建队伍。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分管行业,加强基础性知识学习和行业专业知识学习,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管家理财之权。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经常深入部门单位,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等形式,把财政经建口的工作盘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经建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如何管好用好国家财政资金。多年来,我们的成绩体现在“钱”上,问题也反映在“钱”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拨付程序繁琐。

财政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拨付环节多、时间长,影响当年项目正常实施,使项目难以发挥如期效益。如目前有些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部门多,影响当年项目的实施,也给会计核算带来诸多麻烦,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如省财政厅、交通厅、扶贫办联合下达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公路建设)的拨付,要经过县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有关职能部门、乡镇政府、项目实施单位等多个环节的审批。另外,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当年预算安排资金应于当年完成,由于财政专项资金拨付手续繁杂,程序多,时间长(我们团风的作法是:先由建设单位提出用款申请,然后分别由财政经建股签字、分管局长签字、局长签字、分管县长签字、县长签字),加之部分专项资金计划下达较晚,致使部分项目当年不能实施,影响经济建设的进程。

2、“重分配、轻管理、轻绩效”的现象比较普遍。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支出监督滞后,支出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随着经建职能的不断拓展,限于人力,财政经建口的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具体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没有完整地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机制,使绩效监督工作缺乏法律约束与制度保障,造成财政管理上只管拨款,不问效果;部门和单位只管要钱、只管建设,不讲效益,不注重项目后期管理;在检查审计过程中,只要求违规单位“下不为例”,而没有作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使得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助长了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过程中的浪费、违纪现象,使管理相对弱化,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过于分散。

因项目主管部门之间缺乏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往往在项目的安排上出现交叉、重复,造成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同一项目多头管理,资金分散,形不成合力,既增加了资金管理成本,又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如农村安全饮水、退耕还林等许多项目资金,就涉及到财政局的两个股室管理,农财股管省级配套,经建股管中央投资,多头管理极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部分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洒胡椒面”、“小、散、乱”,难以形成合力,致使政策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项目的预期效果。

4、管理约束机制欠完善。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还存在着一些真空,给腐败提供了温床。一是专项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项目。部分项目的立项和审批缺乏科学的评价依据和可行性分析,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脱节。由于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管理在项目主管部门,资金拨付在财政部门,部门之间缺乏一套可操作的协调、沟通程序。造成有的项目还没批复,资金却已到位,有的项目已经开工,但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客观上形成了专项资金闲置和紧缺并存的现象。三是项目开、竣工手续欠完善,有的项目主管部门拨付资金,只凭一纸计划指标分配文件列支就完成了一个收支过程,没有明确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如果实际用款的乡镇级财政和部门放任不管,专项资金就全程游离于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之外,很容易成为腐败的温床。大部分乡镇和部分单位建设项目没有竣工审批报告。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节约资金,少花钱、多办事;二是项目建设单位为降低成本,有意压低工程造价,按照低于国家定额标准,给付施工方工程款,致使工程款决算无法通过正规的竣工审计。

5、挤占挪用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乡镇和部门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一是各乡镇增收渠道较窄,随着农业税、特产税和各项规费的取消,乡镇增收的唯一渠道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增加税收收入来获取税收分成,而招商引资是有地域性的,我县除城区的团风镇及少数有矿产资源的乡镇外,其余大部分乡镇很难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收入。二是随着财政预算透明度越来越高,向上级讨要工作经费的口子越来越窄,所能讨要的不是专项资金就是项目资金,形成了争取项目及专项资金越多,挤占、挪用现象越严重。三是上级各部门对乡镇检查工作较多,接待开支大,而县财政每年下拨的工作经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乡镇经济支出的实际需要,仅仅只能维持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检查支出。为此,乡镇为解决正常运转经费和干部福利待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挤占、挪用各类项目资金的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要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通过改革国库资金拨付方式,解决国库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形式的大量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取消专项资金过渡户,实现专项资金支出“直通车”,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体现“阳光财政”的社会功能。

第二,要建立财政投资综合评审体系,规范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财政监督要走出事后集中检查的套路,把重心转移到日常监督上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要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财政投资评审既是内部审计,也是财政职能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投资效益的重要保证,是其他部门的工作所不能替代的。建议要成立由人大、政协、财政、审计、项目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委员会,对用款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筛选,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将通过审核的项目纳入该项目库管理。根据各类专项资金在履行政府职能方面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先后排序,为预算部门提供依据,最后由预算部门结合财力情况进行预算安排或追加。

第三,要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有效开展资金项目绩效评价。

设立量化指标体系,对于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支出项目,采用成本——效益评价法;对于一般性专项资金可以采取“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等方式对专项资金结构和增减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资金效率情况。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在事前,也可以在事中或事后,还可以由专家和社会来评定。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鼓励用款单位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对绩效明显的,节约资金的单位可给予奖励;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或达不到绩效要求的应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

第四,要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我县政府采购尚未完全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大量财政投资项目工程、服务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大大降低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应,也给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将中央国债和预算内基建资金项目投资,全部纳入政府集中采购,以便充分发挥政府采购调控效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1525.html

更多阅读

易经的奥秘•六、易有三义 易经的奥秘

《易经》也称《周易》,但都离不开一个“易”字。那么,这个“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易”有三义:第一个就是“简易”,第二个叫“变易”,第三个,“不易”。——曾仕强《易经》看起来如此神秘复杂,为什么样说它是“简易”?而“变易”

易经基础知识--天文、数学、音律 天文学基础知识

易经基础知识(1)1 天文无限大的宇宙中,有个有限大的银河系,中国人称河汉。大银河星系中有个小太阳系,太阳系天体家族中有个地球,相对太阳而言地球是个行星,易经称她为明移,行走之星之谓。地球有三动,自转、公转和进动。三动同步进行构成了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财政厅成绩查询

一、财政惠农政策(一)支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2011年省财政安排省水利重点工程资金25.56亿元, 重点支持新一轮治淮、沿海水利建设、长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大型灌区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我省防洪保安和水资源

声明:《浙江省财政厅成绩查询 我县财政经建工作成绩、问题及对策》为网友记得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