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让人民群众满意
教育已经使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时具有战略优势,将来还要培育出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战略优势
在教师节前夕,教育问题摆到了最高决策层的台面。
8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央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中,教育还被赋予“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的重要涵义。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教授看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从国家利益来考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从老百姓的视角来考虑,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群众利益的战略结合点。
教育优先确保投入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从国家利益来考虑,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而是关系经济基础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
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这可能是负担,也可能是优势,而“把人口负担转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靠的是教育。”褚宏启说。
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教育也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充分体现了其战略地位。美国在发现德日韩在汽车、钢铁、机床等装备制造业领域超过自己后,首先从根本入手,抓教育改革,提升国民素质,而不是抓产业发展。
相较而言,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一五”中国教育事业时曾坦承:我国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指出,“教育优先”战略首先意味着更大的政府责任。
仅从财政支出来看,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在增加。来自财政部的一份报告表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165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465.9亿元,8年间增长1.7倍,年均递增13.2%;预算内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1211.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027.8亿元,增长2.3倍,年均递增16.2%,均超过了同期GDP年均递增9.1%的水平。
然而,另有调查显示:近20年来,中国人上大学的费用上涨了25倍。“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存在。也就是说,经费的增加赶不上学费的上涨。
如果从教育对国家与个人的战略重要性上分析,则教育投入仍有继续增加的必要。北京理工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胡星斗教授对《瞭望新闻周刊》说,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已突破了3万亿,而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的3%多一点,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政府完全有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他认为,对于教育的投入应当是多元的。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建立对公立学校的投入机制,改善公立学校条件,保证孩子上得起学;另一方面,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鼓励多元资金的投入,造成一个多元竞争的局面,不在某个地方形成某个学校的垄断。
与此相应的是,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统筹发展扭转失衡
相较于教育资源的稀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更为关键。
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上,中央提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
褚宏启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中央上述提法体现了国家保障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保证教育公平的思路,是我们那么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的体现。
在近年历次“两会”上,都有许多代表、委员呼吁促进教育公平,改变现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几乎就是整个分配领域内不均衡的反映。首先是城乡失衡。城市的生均预算教育经费远高于农村。城市的师资力量也远强于农村。
其次是区域失衡,无论是生均经费还是师资力量,东部发达地区都远高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再次是阶层之间的失衡。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开始分化,贫富差距开始加大,在社会弱势群体,如城乡贫困家庭、民工家庭负担教育费用越来困难的同时,富裕阶层却可通过交纳动辄数万的“择校费”来追求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领域还有一个特殊的失衡之处,即不同“级别”的教育与学校获得的资源不同。高等教育高于初级、中级教育,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一份调查指出,国家教育经费集中的投向3%的重点大学和2%的重点中小学。
周孝正指出,在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中,政府应起到关键作用,“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兼执行的监督者,它有责任保证社会公正、决定资源合理分配,有责任保证起点、程序正义。”
在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中央强调:“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一个关乎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切近的变化是,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表示:“新义务教育法的一个核心和灵魂就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还将义务教育的责任更多地落实到政府肩上,如规定地方政府要对外来人员的儿童在本地区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平等条件。
“把均衡的问题解决了,是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根本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在解读新义务教育法时如是说。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把素质教育写进法律,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对素质教育也颇为重视,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褚宏启认为,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一方面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是教育要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两方面缺一不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讲的就是教育公平,学生的全面发展讲的是素质教育。
褚宏启指出,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老师要全面发展。经过改革开放,社会变革急剧,各种社会思潮复杂,现在教师的心态、道德水准受到挑战。“师德”的滑坡,跟市场化有直接关系,当教育者的目标从“育人”转向“赢利”,教育最宝贵的内涵,也即人与人的平等和尊重必然会逐步丧失。
在教师节前夕举行的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上,中央指出,“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从社会对教育改革的热议来看,一方面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强调,一方面则是对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声讨”,以及对“教育产业化”路径的反思。
在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以直言著称的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指出:教育的作用和职能,就是要力争缩小市场经济带来的负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叶赋桂副教授对《瞭望新闻周刊》指出,“教育产业化”的出现,是多元利益主体制度构建行为的结果,如政府此前的作为不够及经济指导路线、外来资本的逐利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此,胡星斗指出,教育要保持其根本宗旨,首先要保证政府对义务教育、公立教育担负责任。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其他教育领域鼓励多元资本的合理投资,保证人们享受教育和选择教育类型的基本权利。
抓住重点深化改革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对此的强调是,“必须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这三大任务也就是教育结构方面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褚宏启分析,义务教育的面是最宽的,是金字塔的底层。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是一个重点,因为我国义务教育的薄弱点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是要攻坚的方面。义务教育已被定义为一种由国家保证的公共产品,从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到政府调拨大量经费就可以看出国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密切联系。而高等教育直接与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相关,涉及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创新。
“这三块教育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要讲究其整体的和谐。”褚宏启说。
主要任务或其他具体的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一场体制深处的改革。褚宏启认为应有如下改革内容:
首先,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个方面。应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政府对学校干预过多的做法,调整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政府要对学校适度放权,让学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
其次,改革公共教育财政体制。过去,政府习惯于将大量资金注入到竞争领域去谋求经济利益。现在,政府应退出竞争领域,重新调整资源的投向并改革财政投入体制,将更多的资金放到教育上,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问题。
教育的决策机制同样亟待改善。我们在教育上的很多失误和损失源于决策的错误。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的政府,在教育决策时都应加强民主化和科学化。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指出,我国人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体现了质优价廉的优势,外资来华看重的不仅是劳动力价格,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教育已经使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中具有战略优势,将来还要培育出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战略优势”,这是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