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宫庙会与戚家军
卢一心
在平和县的山格镇,有一座庙宇叫山格慈惠宫,其风俗习惯就是这样的: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九这一天,是山格大众爷的生日。当地人为了庆祝,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但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周期也不短,一般都要从月初就开始着手准备,真正活动的时间至少要三天,多则五天。活动的项目主要有“扛猪公”、“灵龟归庙”、“掷孤米”、“龙艺表演”、“搭台演地方戏”等等。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扛猪公”。每次“扛猪公”时都要有三头大公猪和一只羊,“猪公”口含“菠萝”(方言谐音“旺来”),身披用大红纸剪成的猪公衫,衫上贴有“合境平安”,还有“福”、“禄”、“寿”、“喜”等字样,脖子上还挂着一大串铜钱,伏在特制的“猪公轿”上,由四位穿明朝长衫的青壮汉子扛着沿街游行,后面还跟着一支吹吹打打的乐队,紧随其后的是临时请来的戏班,“戏子”们或化装成《西游记》人物,或装扮成“八仙过海”里的神仙,而且还杂以清唱。最后,才来到山格慈惠宫(大众爷庙)前,朝拜大众爷,整个活动真是热闹非凡,可说是将民俗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据老人说,旧时前来朝拜大众爷的船只,多时有三五百条,沿马溪排成船队顺流直下数公里远,而且船船有猪公,船船焚香祝愿。这一风俗从明代至今,绵延不衰。如今,来朝拜大众爷的不仅有海峡两岸信众,更有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侨。节日里从陆路来的小轿车都没地方停,甚至连走路都要人挤人才能够进去。 笔者以为,平和山格慈惠宫的传统民俗习惯和戚继光抗倭是颇有渊源的,值得做进一步考究。●大鼓凉伞舞与戚家军
漳州民间相传,至今仍盛行于闽南民间的大鼓凉伞舞,是源于明嘉靖年间的群众艺术表演。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戚继光率军于闽南扫荡倭寇。在一次漂亮的歼灭战之后,逃难归来的百姓纷纷抬着猪羊,敲着锣鼓,跳着欢快的舞步,冒雨前来迎接和犒劳戚家军。戚继光见此情景,心中感动,令将士们为雨中歌舞的百姓撑伞。一时间,在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中,打鼓的百姓和撑伞的将士双双踩着鼓点翩翩起舞。巧合的机缘,促成了军民共舞,奠定了这一舞蹈的群舞基础。以后,每逢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人们就开始打鼓舞蹈,渐渐演变成大鼓凉伞舞这一民间传统舞蹈。 大鼓凉伞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并值得玩味的特点是,整个舞蹈的演出完全不需要音乐伴奏,只是根据鼓点动作来进行表演,表演时气势雄壮,动人心魄,充满战斗豪情和必胜信念,这充分证明了这种舞蹈确实是地地道道来自民间并适合于战场的。据说,古时表演大鼓凉伞舞,还要专门挑选体格健壮、血气方刚的男性青年担任男角并扮作武士,而女角常作小旦打扮,头梳双髻,高举凉伞,团龙绣凤,舞动时伞罩飘飞,姿式优美。通常是一鼓一伞,也有二鼓一伞。鼓数均需偶数,越多阵容越壮观。大鼓凉伞舞的表演形式非常多样,其中有斗鼓、翻鼓、擂鼓、吹鼓、翻车轮、桥鼓、迭鼓、踏鼓等,又有三进三退、观山式静止、莲花转、龙吐须等构图和队形。 大鼓凉伞舞从民众扛猪羊迎部队凯旋的场面,演变成闽南的一种习俗,这完全符合民俗文化发展的规律。当然,大鼓凉伞舞演变至今,随着娱乐性的逐渐增强和纪念性的淡化,表演形式已有所改变,比如执伞者由原来的男性改为女性,使舞蹈刚柔相济;同时糅入了闽剧、高甲戏等地方戏剧部分动作,使地方特色更加浓郁。目前这种舞蹈已传至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只是表演形式稍有差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