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三十年:反思》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各行各业都硕果累累,中国美业也不例外。

简单的说,是辉煌,是自豪,也是责任。

辉煌——三十年来,中国美业年增长速度达14%以上,2007年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其发展速度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自豪——三十年来,在国家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依靠私有资本,发展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并解决了超千万人的就业。

责任——三十年来,中国美业帮助消费者进入一种更有质素的生活,那就是不仅关注外在美,更关注内在美,关注提升人们的综合修养与美丽观念。

但现在不是庆功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思美业发展三十年来存在的诸多不足,并以此为契机,期待着中国美业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美业三十年:反思》

 

反思一:原罪。

关于“资本积累的原罪”,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的拷问。而作为一个缺乏国家资本投入、纯粹依靠民间资本来生存与发展的产业,中国美业的发展必然遭遇“监管制度不健全、政府政策无倾斜、行业规则不规范”的弱势境地。而这种境地导致的投入与营运风险,将促使资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美业发展三十年来,一直遭遇大众与媒体的信任危机与舆论围剿。

这种“原罪”,一方面体现在整个产业与消费者之间,譬如违禁成份的运用导致消费者受到伤害,譬如夸大其辞的宣传推广等;另一方面体现在产业的营销链条之间,譬如以圈钱为目标的销售拓展等。

我们无法过分谴责这种成长过程中的“灰色行为”,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弱势而姑息。因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诚信的基石。少一点投机,多一点信任,美业将最终成为一个最美丽的产业。

反思二:品牌。

美业三十年,几乎不存在自始至终的知名品牌!这是一种令人十分痛惜的品牌现实。

虽然,由于美业市场的特殊性,品牌传播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美业品牌往往选择窄众营销而无法建立广泛的大众知名度。但是,美妆产业对于品牌塑造的轻视与无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品牌的塑造与维护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需要持续的投入。中国美妆企业弱小的资本,往往难以支撑品牌体系的整体运作;而尚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企业,更谈不上有系统的品牌战略。品牌运作人才的缺乏,更让美妆企业的品牌运作捉襟见肘。

另外,法律监管的滞后,导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所以美妆产业抄袭成风,仿冒成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又如何能够塑造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品牌呢?

反思三:人才。

中国美业的发展,是从“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除了缺乏资金与品牌,人才也是十分的匮乏。

其实,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当多的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而各类美容发学校的兴起,在人力资源方面大力保障并促进了美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这种人才的培养是低层次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带有很大功利性质的,而国家的教育规划中更缺乏美妆产业的篇章。所以,产业发展需要倚重的核心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与战略管理人才,都是从行业外输入或行业内慢慢培养。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美业将无法跻身一个更规范、更成熟、更有序的发展轨道,也就只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小小配角。

反思四:制度。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与引导,也离不开行业协会的监督与支持,更离不开企业之间游戏规则的确定与遵守。

但是,中国美业发展三十年来,政府未能很好地尽到“保姆”的责任。监管缺位,引导不力,美业基本是“自主”发展。

而全国性行业协会的双头领导及地方协会的偏重一方,一方面导致协会对产业发展监督不够,支持乏力,另一方面造成地方协会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而丧失公正性,美业发展又缺少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引擎”。

所以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多的要依靠自身建立的一种游戏规则。但在缺乏政府与协会的双重支撑下的游戏规则,往往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反思五:资本。

除了前文说的国家资本对于美业的淡漠,产业外资本与国外资本对美业也是一向冷淡有加。

这与美业本身的发展不规范有关。因为资本的进入与退出,有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美业还不具备有让其充分信任并投入的土壤。如美妆企业以私营或家族企业居多,因而在财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规模小,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资本运作要求;缺乏资本运作经验与人才等等,诸多原因,都成为美妆企业游离于资本视线之外的痛苦短板。

而缺乏大资本的进入,中国美业就只能依靠原始的资本积累进行扩张,也只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发展平台上。

 

2008年,中国美业遭遇了行业发展下滑与宏观经济陷入危机的双重打击,无数企业面临严峻考验,“过冬”成为企业与媒体的口头禅。尽管困难重重,但是还是有许多美妆企业在积极地探索前行。他们在企业规模、财务管理、企业控制、市场拓展、品牌打造上狠下功夫,力求踏上良好发展的坦途,为美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基于此,我们的反思就有了正面的力量。如果说成就代表着一个产业的过去,那么,反思就代表着一个产业的未来。因为从反思中,我们能够找到问题,看清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时刻鞭策自己,最终让美业成为真正的消费“热点”与“美丽”事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18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2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集1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917——1927)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兴起之前的文学改良运动包括:_________ .2,文学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 _________ .3,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 _________ .4,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论述文学革命的

读《三十年的重量》有感 读詹天佑有感500字

读《三十年的重量》有感文/珺珺三十年,是一把沉重的大金锁,锁住了思念,锁住了回忆;三十年,是无数个瞬间组成的拼图,拼出了往事,拼出了童年。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在眨眼之间流入了--历史的长河,有些事我们立刻就会懊悔不及,可有些事却能

刘长乐谈传媒改革三十年:弄潮儿引领潮流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的重要项目,传媒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论坛”得到了传媒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在接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七章大潮西卷(3)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2004年,由中央统战部等组织完成的一份《中国民企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主希望在以下方面得到帮助和服务:①市场调研(比例为46.0%);②市场营销、信息中介工作(39.4%);③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占39.0%);④疏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

声明:《《中国美业三十年:反思》》为网友卖萌的小行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