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对救援的含义有了更多的认识,从今年汶川地震后救援组织更是中国的热门;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救援企业直至救援产业的创立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救援在市场经济、商品社会中也可以是企业行为,而且成为第四大公益产业。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已经是无可辩驳的社会运行主体;救援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单纯作为公益行动、义务行为是难以长期为继、扩大范围的。可是,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急剧扩张,人类活动的范围和方式日见频繁与复杂;意外事故和突发危机也日益增多,救援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和急迫。救援专业化导致职业化,职业化要求产业化就是必然的趋势。
救援要求时效,为此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与手段就首当其冲。人类现时所掌握的一定范围内最有时效性的交通工具无疑是直升机,这在西方发达城市和四川地震中都得到验证。应用直升机作为交通和救援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克服地形地貌和气候气象的限制,这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有力的方式。
通过今年汶川地震的实践,中国人对于改善目前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的救援手段和力量,都有一致的看法与要求。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有效的取得进步呢?笔者多年参与中国救援产业的创建与推进,一直坚持认为必须与发展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一起共同求得进步;否则不得要领和难以进展。
救援产业的创建和企业快速发展,必须以应用直升机作为基础与手段;否则没有可能做到快速、及时、有效,也就无法让消费者接受其商业化运作。已经被西方先行国家证明,原本从保险业延伸服务出来的救援业,要得到中国老百姓的认可,应用直升机救援是必须的、可行的和必要的。
中国救援产业可能是中国最后一块处女地,她的创建、发展是推进保险业进步、拉动航空工业、促进劳动就业、社会和谐、国防强盛的新兴行业。中国救援产业的创立发展需要保险业、航空工业、空中管制、医疗急救、职业教育等等方面的支持和介入,因而必然拉动、诱导、促进这些行业的进步发展。因此,是拉动内需无可厚非的一大环节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