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成长战略 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战略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和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以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美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GDP的贡献高达50%,英国服务出口总额中大约35%来自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北方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经济整体上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综合现代服务中心。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步入实质合作阶段,三地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初现端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经济的新引擎,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产业结构,在提高绿色GDP的比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津冀区域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把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国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趋势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是为知识的生产、储备、使用和扩散服务的行业。通过协调网络和技术扩散来增强知识的扩散能力,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扩散;提供多种技能的训练机会,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促进组织结构变化,使劳动生产的技术受益最大化。具有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创新性、高度的人力资本密集性和高附加值性四大基本特征。

经合组织将其分为7类,再结合芬兰的分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研发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技术性服务、管理咨询和劳动就业服务。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取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0个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对象。

表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类

资料来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

随着信息服务业的国际化延伸,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日益显示出国际化特征。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服务创新与制造创新的边界模糊化

服务产品正走向有形化;而制造产品则走向服务化。二者的边界日益模糊划主要体现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高度创新性,尤其是以技术、信息为主导的产业,更表现出服务领导,制造跟随的格局。

二是服务创新与制造创新的互动化

制造业通过为自身的产品提供知识型服务来构筑竞争优势,根据不同客户在购买产品时提供不同的配套服务,与实体产品相结合,为顾客提供不同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制造业与金融业创新的结合和互动。通过与制造业实现资源互补,演变成企业经济单元的合作伙伴,为各自的发展目标提供相应的支持。

三是创新的高度顾客导向化

顾客成为重要创新源。所谓“高度”是指与制造创新相比,服务创新过程顾客将参与产品创新、服务提供、服务消费的全过程,创新提供的产品远较制造产品具有顾客个性特征。“用户是创新者”在服务产品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未来的服务消费概念将从单方面一次性行为转变到为用户提供便利的长期行为,消费向长期性的、持续性的出售实物和提供知识型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四是创新的虚拟化

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将引致市场行为的虚拟组合。电子商务在线购买最能说明这种变革,服务和消费就不必要共处。一旦服务与消费不需要同时发生,就给服务在空间界面的扩张提供可能,对于知识性服务企业可以提供多层次、远距离的业务;对于制造企业则可以选择服务分离策略,通过虚拟的方式把服务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即降低销售企业成本,又可以利用国外服务资源。

 

二、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状评价

1、基本情况

(1)区域整体实现稳定增长

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辐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尤其是北方的服务业总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07年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86.68亿元,近三年实现年均增长29.4%,超过全国年均增速13.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27.3%,超过全国水平7.3个百分点。虽然与长三角两省一市相比,总量只占其63.7%,但近三年年均增速和占2007年占GDP比重分别高出3.2和6.0个百分点。

表2  2007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2005年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以上年均增速按现价计算。

(2)地区间存在梯度差异

从地区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呈现梯度差异分布,北京、天津和河北依次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落差。从静态指标,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GDP比重看,2007年北京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接近50%;天津市和河北省比重都比较低,甚至不足全国的20.0%的水平,天津市达到19.3%;而河北省发展水平最低,仅16.4%。从动态指标,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看,2007年北京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年均增速遥遥领先,达到36.6%;其次是河北省,达到23.4%;天津市最低,接近于全国的水平,仅17.8%。京津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存在梯度差异。

(3)效率水平还有待提高

从人均发展规模看,2007年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均增加值实现7932元/人,是长三角的95.6%,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直辖市和省区分别比较的话,会发现京津人均增加值平均为18048元/人,是上海的93.6%;河北人均增加值为3232元/人,仅为苏浙平均水平6857元/人的47.1%。同时,京津冀三个地区之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还存在协调整合的空间,有机联系薄弱,没有发挥出区域协同作用。

表3  2007年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均规模比较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SWOT分析

1、优势

(1)难得的区位优势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不但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国际分工协作中也具有一定地位。该区域拥有全国最高密度的交通网络,水、陆、空交通便利,客运量、货运量、邮电通讯量都居全国前列。区域内铁路网是贯通南北东西的枢纽之地,铁路货物年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于30%;整个区域公路发达,是全国公路最稠密的地区;海岸线密集分布着大、中、小型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港口群。北京、天津市等城市都建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先后和数十个国家、地区有着包机联系,并开辟了上百条国内航线和几十条国际航线。这就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确立了市场空间。

(2)先进制造业基础

京津冀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二三产业日益走向融合的今天,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区域内钢铁、化工、汽车、机床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北京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医药、都市工业、石化新材料等为重点的六大工业支柱行业快速发展。天津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医药和新能源及环保六大支柱产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和光通信、移动通信、白色家电、绿色电池等十二大产品制造基地。河北省是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农副产品主产区、二次能源基地、一次能源运输通道、化学制药基地,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建材、化工、医药、纺织和煤炭生产基地。其中,唐山市滨海地区已经形成了曹妃甸深水港口和临港工业区、京唐港及临港工业区、南堡盐场和南堡化工区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功能区。这就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确立了推动力量。

(3)充足的智力资源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和科技教育优势突出。2007年区域内高等院校超过200所,智力资源储备雄厚,科研投入和开发与应用都居全国之首。北京市是我国最大的科技和智力密集区,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高等院校83所,科研机构集中,科技人才荟萃;科研水平、技术辐射和扩散能力、科技产业化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天津市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和转化生产力能力,2007年高等院校45所,独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42家,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52家,其中国家级16家;科研门类齐全,近几年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河北省有普通高校88所,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达到578家。这就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确立了技术支撑。

2、劣势

(1)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

虽然1986年天津发起成立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已发展成为由29个成员市组成的全国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间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有效运转的统筹协调机制,产业布局和发展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少考虑区域全局利益,政策制定相互竞争激烈,造成了各种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发挥区域整体规模效益更是一种奢望。各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都处于半封闭状态,不注重地区间利益协调,无序发展大于有序发展,区域产业布局结构不能得到真正优化。这就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布局增加了盲目性。

(2)尚未形成联成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要求各地区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畅,快速、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京津冀区域综合运网对外通道少,干线能力严重不足,各种运输方式彼此不协调,中转次数多,港口后方铁路、公路集疏能力不足,增加了区域联动的成本。高速公路网络化程度偏低,城市间通勤距离和时间依然较长,制约了人流和物流的流动。区域内港口竞争无序,在河北省和天津市64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从北到南依次分布着秦皇岛、京唐、曹妃甸、天津、黄骅等港口,造成资源、效率的巨大浪费。这就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行业联动效果和市场服务半径大打折扣。

(3)区域内地区间经济发展基础不均衡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北京市达到58204元/人,天津市达到46122元/人,都已经跨过人均5000美元的门槛,经济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而河北省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足5个百分点,为19877元/人,还处于经济初步积累时期。从服务业比重看,2007年北京市达到72.1%,超过50%,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属于后工业化型。而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别为40.5%和34.0%,且近年来一产呈现下降趋势,二三产基本同步增长,属于发展中工业化型。三个地区间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方向也就各有侧重。这就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易形成区域整体集中发展态势。

3、机遇

(1)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对于京津冀区域是一件大事。滨海新区将从两个方面得到国家支持,一是战略产业布局的适当倾斜,比如空客320总装项目落户滨海新区和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制造基地建设;另一是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比如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这些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打开了重要空间,前者为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载体和市场,后者为金融、商务等服务业直接提供发展方向和新型业态。

(2)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各个不同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的过程。全球化带来的是新的国际分工,新的生产经营格局和外部环境。世界性的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促进了京津冀区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技术合作,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企业集团优势,积极参与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利用别国经济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进而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高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4、挑战

(1)世界经济运行进入下行周期

  世界经济近30年的周期变化大约以10年为一个循环。从1982年开始的全球经济繁荣在1991年陷入了低谷。随后开始的世界经济复苏,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网络泡沫的双重打击下,在2001年也走到了尽头。从2002年至今,世界经济已经走过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高峰,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下行区间。2008年以来,美元贬值造成国际市场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全球通胀态势虽有缓解,但仍维持高位运行。我国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之际,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世界经济低迷下行。最近召开的G8会议警告,世界经济稳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2)国内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内各区域之间为争取自身有利的发展条件和优势地位,提升本地区的经济水平,在要素资源、产业项目、产品贸易、政策环境、区域形象等诸多领域,不断展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一体化明显增强,京津冀区域无论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经济一体化进程方面,都相对落后。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面对日益加大的竞争压力,会压缩竞争主体的市场空间。这就限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拓展空间。

(4)首都北京虹吸效应依旧明显

由于北京作为首都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产生虹吸效应。尤其在天津和河北的特色服务业优势没有真正确立之前,这种虹吸效应表现仍将特别突出。天津和河北在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时,需要承受比国内其他地区更大的困难和阻力。同样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其效率会大不相同,表现在开展金融和商务的总部经济时一直举步维艰,国际性的企业管理中心和研发机构首选必定是北京。

 

四、发展战略

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机遇,以乘势发展、聚集发展、聚类发展和创新发展为原则,以优化竞争环境和引导产业布局为着力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其内部结构升级,增强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以服务于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为目的,不断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规模和素质;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以技术进步和促进竞争为动力,不断增强其活力。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大力优化行业结构;以合理统筹协调机制为前提,引导其区域健康发展,逐步使京津冀区域建设成为东北亚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知识密集型服务都市群。

2、发展原则

(1)坚持乘势发展

乘势发展就是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身。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基础,加强区域服务功能,服务业的市场必须着眼于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市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借助大制造战略格局的形成,配套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是未来十几年必然的选择。区域内各级政府为提升运行效率,越来越多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成为趋势,尽早加以引导可以推动相互促进。

(2)坚持聚集发展

积极适应京津冀区域特点、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发展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聚集模式,促进产业链条分工的细化和延伸,形成产前和产后高效配套服务体系。围绕总体目标,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各地政府协调组织,分层次有重点推进优势行业的发展,优化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布局。

(3)坚持聚类发展

产业聚类就是要在公平竞争环境下,共享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共同做大行业品牌。在区域联动的基础上,政府提前协商和共同制定政策和规划,在政府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创造各种所有制、各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紧扣行业特点,配套基础设施,使区域各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充分、有效。

(4)坚持创新发展

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是根本和关键。推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推动,增强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行业法规,积极推行行业标准,努力建设信用体系,推动其健康发展。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其对外开放,发挥辐射和服务作用,增强综合竞争力。

3、战略定位

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战略定位:依托区域内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技术价值高、产业关联强、辐射带动广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用1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建成引领我国北方,面向东北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基地、商务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示范区。

4、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溢出效应,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国际化提升区域服务能级,以市场化做大服务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以法治化创造服务环境,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研发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技术性服务、管理咨询和劳动就业服务,加速壮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构筑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体系。

到2020年,预计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4%左右,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

5、战略选择

京津冀区域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要确立“国际导向、区域联动、集群共生”的三大发展战略。

——国际导向战略。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扩大服务市场规模,通过适度开放市场准入,健全充分竞争机制,适应国际服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积极承接国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转移。面向国际合作,通过引入国际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等方式,开展同国际大型服务机构的联合运营,吸收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

——区域联动战略。适应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区域先进制造业为依托,积极发展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实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与先进制造环节的无缝对接;适应区域空间协同的发展要求,建立区域公共服务大市场,发展市场服务、管理咨询和劳动就业服务等,构建互补型多层级区域分工格局。

 密集型成长战略 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战略

——集群共生战略。依托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专业科研机构,设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园区,建立横向和纵向集群共生的产业链系,共享基础设施,走土地集约、产业集群、人才集中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模式,发挥规模效益优势,做强扩散效应和正外部效应,带动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上台阶。

 

五、支撑体系

京津冀区域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涉及领域较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支撑体系,才能促进实现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1、组织保障支撑

区域规划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前提,要发展多等级、多层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体化协作体系。健全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构,对各地区相关主导部门进行组织统筹和宏观指导,研究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衔接各行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区域统一部署,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配合,积极开展工作。各地区、产业园区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原则,围绕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推进步骤,引导项目集聚,提高工作成效,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全方位地发挥区域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自律、监管、培训、推行标准化多个方面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2、法律制度支撑

加强京津冀区域法制规范建设,营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快清理和及时废止各地区不符合入世要求和国家规定的相关文件,完善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区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健区域相应行业的管理规范,抓紧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和行业监管办法。加快建立区域内符合服务业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区分不同服务对象,稳定基本大众服务,完善分类收费监管机制。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收购、参股、联营、特许经营等形式,进入区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领域。

3、产业政策支撑

确保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规费减免、土地使用、财政支持、价格扶持等方面国家和市的发展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结合各地区支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土地房管、财政、税收、金融和劳动人事等诸多方面,根据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不同地区特点,特别要针对重点发展领域,统筹研究制定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引导区域内有条件的大型工业企业将原有的研发设计等服务功能剥离出来,整合形成一批为大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实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打破区域内部门垄断和所有制分割,积极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市场,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发展以资本和著名服务品牌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集团。

4、区域规划支撑

健全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和各地区、各行业专项规划体系。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经验,重点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体现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强化区域总体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区域各类特色资源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重点建设一批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供载体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结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形成快速便捷的区域综合交通网。完善生活环境,构筑优质、方便、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调控。要适时调整和修订规划。

5、基础设施支撑

做好京津冀区域交通网络布局总体规划,加强各地区统一运输管理。推进区域形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枢纽,国道和省市级道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区域内道路交通综合改造,大力改善相互间的交通条件。同时要改善联系京津冀区域与华东和东北的交通大通道,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供交通设施支撑。按照强化网络、完善功能、综合配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各地区基础设施和水、电、气等公用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和质量。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健全公共安全设施,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6、技术资源支撑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含量,适应技术化、国际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支持科技创新,鼓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在发展结构上,结合京津冀区域特点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大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如信息服务、研发服务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并注意不同行业的交叉和融合,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7、公共平台支撑

探索建立京津冀区域技术、人才、咨询、培训、信息等多元化、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区域人才平台。加大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领军人才开发力度,制定分类开发计划,在各个领域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组织实施知识密集型服务人才能力培训工程。建立区域开放平台。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内外大公司在区域内设立知识密集型服务总部,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业务。建立区域竞争平台。进行制度创新,消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建立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打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垄断经营,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认真清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市场准入规定,对非公有经济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给予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287.html

更多阅读

京津冀都市圈 2020中国十大超级城市

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和张家口八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该区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

京津冀空气污染治理 河北省污染城市排名

京津冀空气污染治理 - 政府合作机制研究2014-10-28 国匠城近期雾霾再度来袭,各地一些体育赛事也在雾霾中成功举办。在很多和雾霾、污染相关的文章里,大多针对雾霾形成机理、污染分布状况进行研究,而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视角独特,来自中央

京津冀一体化习总定调,概念股火起来!

京津冀一体化习总定调,概念股火起来!节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30日召开会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议案。据了解,《规划》将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

声明:《密集型成长战略 京津冀区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战略》为网友血染刀下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