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本轮大萧条的长度和深度将远远超过此前的经济萧条。现在,我们才处在一个长久萧条的初期阶段,这一轮萧条可能将持续数个季度甚至数年时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哪个国家都无法躲避这个“冬天”甚至是“冰河世纪”,中国也不例外。
但是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人民还要吃喝穿用,企业还会生产营销。所不同的是,很多市场可能变小了,要想在变小的市场上抢得一席之地,每个企业需要付出的努力比过去更大了。然而,由于整个蛋糕变小了,每个企业预期可获得的份额也将变小。在这种情况下,与预期收入成比例的营销预算也必然缩减,事实上很多企业正在做出这样的决策。
企业的营销预算,是另外一些企业的“蛋糕”——媒体、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市场研究公司等。大中型企业普遍缩减营销预算,对于媒体和这些营销服务公司来说,毫无疑问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一些参与者将在这个冬天冬眠甚至死去。而在其中,公关公司可能是一个异数,其中佼佼者甚至可能在这个长久萧条时期逆势而上,成就一番大事业。
为什么公关公司可能在萧条时期分得较多的蛋糕呢?我想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1. 相对于广告来说,公关更便宜。在手中的钱变少的情况下,便宜自然会引起重视,消费者是这样,企业也一样。在有限的预算内,企业还是会希望以较小的投入博得较大的品牌传播效果。小投入、大传播,这正是公关的特质。
2. 公关能够弥补品牌形象广告减少投放造成的损失。在萧条期,消费者和企业客户都可能成为极度价格敏感者,品牌忠诚度将大幅降低,这个时期起作用的广告可能主要是促销型广告而非品牌形象广告。但是,冬天终究会过去。如果企业品牌从消费者的视野中逐渐消失,那么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也就没你什么事了。公关恰好可以保持企业品牌的曝光度,好的公关战役,能够成为一段时间的社会热点,这是任何广告都难以企及的;而公关的功利性不是那么明显,很多公关项目还都带有公益色彩,这会让在萧条期倍感压抑的消费者透一口气,甚至感到一丝暖意。中国人讲究“雪中送炭”、“危难之际见人心”、“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困难时期他心头的“一丝暖意”,必将转化为现在和未来的实际行动。
3. 企业出现危机的概率大大增加了,需要通过公关来化解危机。繁荣时期,企业、媒体、公众的注意力都放在发展上,企业经营的风险较低,经营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易被发现;而经济一旦萧条,“裸泳者”就会浮出水面。就在最近几日,中国首富被公安调查。首富和他控制着的行业龙头企业都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何况其他企业?怎样迅速有效地与公众、媒体、合作企业、政府乃至员工沟通,说明真相,恢复信任,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而这只能靠高效的公关战役来达到。
4. 政府公关市场将可能快速扩张。“政府公关”在许多人心目中是灰色,是一些外资、民营企业“拉拢、腐蚀”政府官员的代名词,实际上是对这一词汇的误读。政府公关的本来意思是:它是以政府为行为主体的一种传播管理,旨在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公众关系。这种良好的公众关系表现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沟通、坦诚合作、和平共处。在当前这样一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空前困难、政府“新政”频出、需要团结一致共度难关的时期,各级政府除了要通过媒体不断宣传政策之外,还必将举办或支持许多论坛、展览等公关活动,以期获得公众对国内形势和政策措施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欧美国家已经陷入衰退,全球都在观察中国的动向,现在正是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机遇期。可以预期,旨在与国际社会加强沟通、互信与合作的国际公关活动也会迅速增多,如在国外举办的各类“中国文化周”。所有这些公关活动,在政府部门主持下,最终还是要交给公关机构承办。中国公关市场的规模迄今不过是100亿元左右,而中国各级政府将在未来两年向市场注入10万亿元政府开支用以刺激经济。假定政府用于国内、国际公关的开支仅为10万亿元的万分之一,也将为公关业带来10亿元的新增市场规模。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背后都有公关公司的助力,中国政府对于公关的认识正在逐渐加深,因此,这个“万分之一”并非不可能。
大萧条对许多行业市场来说都意味着大衰退甚至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很少的一部分行业市场来说,却可能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公关市场就是其中的一员,它将在大萧条中逆势而上。中国公关业还未及弱冠,也许经历了这一次大萧条中的大发展,它将在几年后做出价值300亿元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