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东莞电博会遭遇各种质疑,但它依然孜孜地前进着。电博会给东莞会展业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分析范本,也给区域经济迈向流通市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化的展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可资分析的案例。为了更好地读懂东莞电博会所走过的10年历程,并展望其未来走向,我们采访了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本文是南方日报记者刘进的采访稿,全文发表在《南方日报》2008年11月10日C03版东莞观察,原标题为“东莞电博会是一个‘早熟儿’”)
A 展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简要点评一下东莞电博会这10年所走过的路? 王先庆(以下简称“王”):包括电博会在内的东莞会展业,是典型的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展览会与地域特色产业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东莞模式构成的一部分。在东莞围绕各个产业而形成的一些特色展会经济,其规模和发展程度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是为数不多的。 东莞特色产业集中,但缺少零售等流通渠道,因此就希望通过展会这样的平台来实现供求平衡,电博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求。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东莞电子产品处于高产出期,亟需向外流通的结果。但电子信息产品的供求双方本身都是高度信息化的,很容易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供求关系,且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大众化,流通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种集中性的展会流通值不值得继续,本身也是值得重新思考的。 毫无疑问,东莞电博会目前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而近有广深佛等邻近城市,远至全国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了 类似的展会。展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越来越趋于平淡,如果无法吸引眼球、不能形成市场冲击力就会被市场边缘化。B 东莞电博会有四大优势
记:与其他城市举办的同类型、同行业的展会比较看,东莞电博会有哪些特有的优势,又有哪些亟需改进的劣势?王:东莞电博会的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就是特色的产业背景,货源地优势下,供给方容易集中,成本也比较低;第二,东莞本身会展市场的大环境还不错;第三,东莞的交通、会展服务配套等已经跟广深无异,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广深;最后,东莞的其他产业会对专业卖家前往东莞看展形成吸引力。
但东莞电博会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行业自身的局限性,过于专业无法吸引太多的人气。此外,电博会应该是与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的,而高科技又是需要有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给予人才和研发支撑,东莞这方面的资源比之于其他城市比较弱。
C 展会形式成熟但内容还不够
记:一个成熟的展会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王:一个成熟的展会,比如广州的“广交会”,至少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其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是深入人心的那种,相关行业已将其视为产品和品牌宣传的一张名片;二是相对稳定的供需客户群;三是要有成熟的会展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展会宣传、招商、布展以及危机管理等等;四是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能够从交通、住宿及其他方面为参展各方提供必要的便利。
记:一个展会要走向成熟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东莞电博会又处于怎样的一个发展阶段?
王:一个展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发育、成长、扩张和成熟四个阶段。东莞电博会是一个早熟的展会,这与当地乃至全国的展会经济大多表现浮躁有关,也与经济环境有关。它目前的现状是一种过快发育的结果,萌芽期太短,没有经历一个较好的培育阶段。在展会管理、办展理念以及相关配套上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平的条件下,在市场还没有完全培育好的时候,就一味向规模上靠,急于求成之下,展会的形式基本上是成熟了,但内容却还不够。
D 建议作横向和纵向调整
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阶段的电博会亟需作出怎样的自我调整和革新?
王:如果一个展会发展到已经没有太大的劲头可使,参展企业和产品类型、数量增长的空间也不大的时侯,它就必须考虑调整或是革新。不过,这里要先预设一个前提,那就是东莞电博会这个“早熟儿”,还有必要继续并长期地办下去。因为,这个假设本身也是值得重新考量的。假设这个前提是成立且必要的,我觉得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电博会进行调整:
从纵向上调整,主要是沿着既定的办展路径继续走下去,但必须往高端化、差异化和精细化上发展,把东莞确实值得向外界推介的高精尖的东西拿出来。这时,也是立足于一种产品和产业形象展示,不过却与最初的展示是不同的。萌芽期时,展示的目的是提高知名度,而现在这个阶段展示必须转向深度、高度的形象品牌推介。这种调整思路下,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缩小展览规模,不要盲目扩大。
从横向上调整,则是寻求与其他相近的展会进行合并,扩展展会的内涵和实质,把一些新兴的展会融合到传统形式成熟的展会之中,丰富其内容。
E 逐步完成从实体展向品牌展过渡
记:您如何展望电博会的下一个10年?
王:东莞电博会未来10年,将是一个调整和转型的10年,过去10年在展会培育、内容深化以及服务配套等方面所忽略掉的,必须一步步地完善起来。
记:从您的角度看,东莞电博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才能继续保住其展会领头羊的位置?
王:要保住其展会领头羊的地位,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大与专业市场协作,使流通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将是重点。同时,也应该看到未来10年,包括电博会在内的东莞知名展会如需要继续发展,必须逐步完成从实体展向品牌展的过渡,通过品牌输出,在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市场上进行连锁推广,甚至是成立一家上市公司,走出去,把电博会等知名展会的品牌在更大的市场上进行运作。跳出东莞这个区域,跳出展会这个实体来发展东莞的会展业,东莞会展才会有更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