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 高考作文只是一个“语文祭坛”

 高考语文作文 高考作文只是一个“语文祭坛”


高考作文只是一个“语文祭坛”

高考作文之于高考,很有些类似超级女声之于娱乐,足球世界杯之于体育,不仅是高考新闻中的最热话题,也是固定的时评议题,年年如此,今年照旧不例外。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刚刚敲响,门户网站已经将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罗列齐全,第一时间为时评家送来了等着下锅的大米,于是有关高考作文的一篇篇评论粉墨登场,今年的“高考作文研讨会”正式开幕。

在我看来,时评家多少都对高考作文的“题外价值”有些高估,把高考作文提高到了一个其本身并不能达到的高度,而忽视了其作为一道普通高考题的“题内价值”:考生拿分数上大学。比如,有评论认为高考作文应该离现实更近些,又有人批评高考作文“无一忧民字”。

就高考作文的“题外价值”而言,这些评论显然都非常在理;但是如果就“题内价值”而言,其实跟考生能拿多少分真的毫无关系。换句话说,我们都只是站在自己(社会人)的角度来看待高考作文,却似乎忘了必须答题并且必须依据答题情况拿分上大学的是考生。如果我们完全站在考生的角度,我们应该着重考虑作文题是否能做到公平测试,比如拿农村学生从未碰过的电脑网络来考农村学生,或者拿养猪种地的生活经验来考城里学生,就非常不公平;我们还应考虑作文题是否有利于阅卷老师作出相对公正的评判,离题与不离题的界限是否分明,等等。

我不认为高考作文离现实更近些,就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多了解社会,从小培养他们心怀天下、改造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因为高考作文终究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考生在考场上写作文终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高考作文离现实更近些,如果真有“引导作用”,那也只能“引导”考生改变考前复习时选择阅读范文的标准,有可能把“读者”改成“杂文报”,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什么的,实非高考作文所能承受。举例而言,古代八股取仕时,准官员们在考场上曾经个个都是文才斐然、心怀天下,可这并不防碍他们鱼跃龙门后立即蜕变成蝇营狗苟于私人小利的大贪官。

同样,期待通过高考作文给考生一个机会“心忧苍生”,也只是时评家的一厢情愿。为了感动判官,一些考生既然可以在作文中让父母提前“双亡”,让自己生一场差点没机会坐到考场上的“大病”,要想假模假式空话套话地“心忧苍生”,还不只是小菜一碟。

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高考作文已经被附加了太多有形功利(拿分上大学)和无形约束(不敢说真话),任何试图再往上附加“题外价值”的想法其实都是枉然。对考生来说,作文题只分“难”还是“不难”,不分“有意义”还是“无意义”。

大学校园里,抱着一本英语词典苦苦背诵的比比皆是,却从来见不到一个抱着现代汉语词典轻声朗读的,是我们的语文都学得太好了吗?当然不是,而是课程表规定“不用学”了。鉴于此,高考作文除了是一个普通应试项目外,其最主要的“题外价值”恐怕只是一个“语文祭坛”:对很多学生来说,写完高考作文即意味着和语文彻底说拜拜了——甚至于,高考作文是很多人这一辈子最后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既然只是一个程序意义上的“语文祭坛”,我们又怎能期待再往上附加什么“题外价值”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380.html

更多阅读

再看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作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1998年拍摄的反映中国乡村教育现状的影片。这部电影纯朴,自然,简单,情节感人,在播出后广受好评。作为国产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在国际上也引起广泛好评,获得了一系列大奖。这样的殊荣对国产影片来说

这只是一个脑洞,质辛X缎君衡 缎君衡视频

这只是一个脑洞(一)质辛还没有建立自己的魔军时,缎君衡一家还没被宙王发配到绝境长城缎君衡虽为帝师,但那张脸着实让宙王想念了很久脸这么嫩,能不能掐出水厚厚的衣服下是怎样一副身材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偷偷跑去无涯之涯恰好看到缎君

倒计时牌只是一个时间牌 js时间倒计时代码

因为渴望,所以倒计时说到高考倒计时牌,有人欢喜,有人忧。据说“倒计时”来源于火箭倒数发射程序。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发射成功,34年后,当时的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飞船“东方一号”。不久,德国的乌发电

声明:《高考语文作文 高考作文只是一个“语文祭坛”》为网友咏囄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