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WECD)曾将知识分成四类:一是关于事实的知识,这类知识类似于消息;二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在多数产业中支撑着技术的发展及产品和工艺的进步;三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四是指有关知识在谁那里、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
人类的知识体系 自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出发,划分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来,现代学校一直承袭了这种分工,并认为两种科学的性质根本不同,它们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使命。否则学者无法在专门的领域内精深的研究。然而,这样一种知识生产体制最终造成了两种文化------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的极端状态。由于科学主义的霸权.人们单纯地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知识的丰富内涵出现缺失和偏执,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出惟科技主义、追求知识的单纯工具性倾向。单纯工具性倾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知识系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商业化倾向.实用价值明显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就被提升到很高的位置,优先获得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表面上不能发挥显著经济效益的人文科学也因此受到冷落。
事实上,社会的进步需要两种知识协调发展,人的全而发展也需要两种知识的支撑才能健康和平衡。所以.知识的内涵很有必要加以重审和界定, 有必要对经合组织的知识分类作了以卜补充:五是关于立品为人的知识.包括个体的道德品质、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等。它是决定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个体立品为人的根基。
六是人际关系的知识。它帮助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要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理想。七是关于如何而对挫折和失败的知识。它是个体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
八是关于如何看待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知识。它是未来社会安宁、繁荣的前提与基础。
补充的这四类知识在承认认知------工具性知识的同时.强调了道德-----实际性知识和审美-------表现性知识。只有全面科学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地构建
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从而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