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宁夏的时候,我们采访团是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的红色路线方向,从甘肃会宁到达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的。
到西吉县县委招待所时,天色近晚,具体时间的记忆,已被一天的匆忙颠簸夺走,我只是在下车时,从车前控制屏上记下这儿海拔是1950米,这原因是我的老家有一座海拔几百米的山头,小时候觉得它高不可攀。吃过饭下榻宾馆后,从宾馆的宣传册上看到该县城南20公里处有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地点就在将台堡,相传它为宋代驻兵的堡寨。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和随二方面军行动的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总指挥部及二军团官兵,同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及所部二师官兵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不一会儿,西吉县送来了有关淤地坝建设的材料,受“长征”精神的影响,我的疲劳减轻了许多,赶紧打开材料,为第二天的采访做准备。
西吉县的基本情况是,该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位于固原市西部,全县土地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总人口45.4万人,农民人均收入1200多元,相对落后于甘肃定西县。近10年来,该县共完成治沟骨干工程62座,中小型淤地坝23座。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别看这里淤地坝的数量不多,但工程建设以其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干部群众要求“打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7月18日上午,我们在西吉县兴坪乡高崖村采访的时候,负责该村的扶贫组组长马庭告诉我,他原是自治区供销社副主任,来这儿配合水利部门搞扶贫已有7年时间。1996年来这儿扶贫时,他用驴车拉着一车玉米和一车面粉进驻该村。我不知马主任当时来这儿是怎么想的,但从他与黄土高原一样色彩的脸上和他自信的话语间,我能读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坚定了扶贫的决心。由于淤地坝得到了发展,这儿老百姓的人均口粮达400公斤,比7年前高出300公斤。政风引导民风的扶贫致富之路,在高崖村表现得很突出。我们采访时,土豆、小麦、玉米,杏梅、油桃、美国梨四处可见。据马主任介绍,高崖村人均收入达1700元,这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是蓄水的淤地坝抽水灌溉受益的结果。
在西吉县,1亩水浇地的生产能力相当5亩旱耕地的生产能力,能解决2人的吃饭问题。目前,全县各类库坝工程累计发展水浇地1.8万亩,正常年份实现粮食净增产180万公斤,产值达到216万元。也就是说,在不足全县五分之一的耕地上生产出全县三分之一的粮食。可见,发展淤地坝工程是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活问题的一条捷径,是贫困地区农民的人造“绿色工厂”。当地百姓说,一座坝就是一座桥,一个粮仓,一片绿洲。
在西吉县采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崖村村民毛亚岚。她今年28岁,未婚。她的深刻之处,就是反对看到墙上写有“劳务输出是‘铁杆’庄稼”的大字标语(我在宁夏见到过这样的标语)。她认为真正的铁杆庄稼是“淤地坝”。听到她的话,我为之惊诧。这不是说我的觉悟有多高,而是在这几天的采访中,看到西部一些少年那无神的眼球,我当时就把手伸向口袋剩下不多的钞票中反差心态的结果。我在毛亚岚承包的一座淤地坝的合同书上看到毛亚岚的“岚”字,写的是兰草的“兰”,她在我记录她的名字的时候,一再强调她是“纪晓岚”的“岚”。我算是记住了“毛亚岚”的名字。但在这里,我还想说句闲话,“西部大开发”有广袤的土地等着中东部的劳力去创业,同时也有像毛亚岚这样勤劳、智慧的青年等着他们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