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冯立果先生《反思“教育产业化”》一文,感觉很专业,也很受启发。笔者拟从非专业角度谈谈自己的的浅识,以求教于方家。
在中国,“教育产业化”口号的提出,并非出于哪一位经济专家或教育专家之口。因为他们的提倡至多只是一种学术观点,在好事者间作为饭后的谈资,并不会依此改变中国大学办学的方向和宗旨。只有主管教育的高层领导地倡导,才会蔚蔚成风,形成波涌之势。不管谁是始作俑者,也不管目前的教育是否真“产业化”了,但云翻雾绕,架势已经摆出,能否改变中国畸形教育的现状?能否润泽因焦渴而变得枯黄的经济园?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待时日。但“教育产业化”所引发的大众化的一些问题,需要精英们深刻地反思。
第一,“教育产业化”所引发的大学扩招风,使许多大学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由于学生人数的剧增,学校的硬件软件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法践行圣人的“仕而优则学”,也无法科学地对莘莘学子循循善诱、拨云见日,教学质量的下降是无容质疑的。另外,由于扩大学校面积,使许多学校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很难将主要精力投放到教学科研上。使神圣的大学讲堂不再令人肃然起敬,学生的失望和漫不经心使这种颓势愈陷愈深,“教育产业化”到底带给学校什么呢?
第二,“教育产业化”所引发的大学扩招风,使当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的高考现象不再,但却在“中考”中愈演愈烈,使中国的青少年过早地承载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厚重的书包和厚实的眼镜片成为中国中学生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把本应由中年人才能承担的重荷强压给稚嫩的孩子,那弯曲的背影和缺少了笑容的脸怎不让人心痛!
第三,“教育产业化”所引发的大学扩招风,使许多学子圆了大学梦。但上大学不象当年的考中举人进士,学子的艰难里程才刚刚开始。学子的艰难不仅仅来自学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来自就业的压力。而就业的压力不仅仅是就业岗位的缺少,更重要的是学子仅仅具备了少量的书本知识,而实践机会的缺少使他们的实践能力极显不足,这与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方面的苛刻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许多大学因教育经费的紧张不得不压缩实习课、实践课,加上我们的学子自小在严格管束的环境中长大,为学的主动性、创造力先天性不足,使他们难以扩展自己为学的空间,难以挖掘自己的潜质。虽然知道自己要什么,却不知自己如何要,从那里要。学校和教师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也束手无策,只能让学生自己瞎打瞎撞。如此,我们不难发现,就业压力的造成到底是谁的过?另一方面,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学子要么奋起,要么因失望而颓废,要么惶惑随流,对于后两部分学生群落,我们的学校、教师又采取了那些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呢?令人羡慕又令人辛酸的高校学子啊!
第四,“教育产业化”使时下的高校因扩招而增加了一些可以自主的经费,但想想这些经费的来源不禁让人心惊肉跳。中国经济泡沫式的增长、畸形发展,使中国的贫富悬殊的的比例逐年增长。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和城市的工人群体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还很脆弱,“因病致贫”并非个别现象,而因攻读学生上高中、上大学而使许多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不难想象,一边是父母倾心竭力节衣缩食仍凑不够昂贵的学费;一边是学子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读书。我算不出其中成龙成凤的比例,但能想象得到为人父母的工人农民们的艰辛、矛盾与尴尬。到底是谁造成了这一令人汗颜的现状呢?
第五,“教育产业化”使许多高校极端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教育。大学生也似乎已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思路,但从长远看,一个缺乏人文教养、缺少人文关怀的“人才”,其含金量能有多高呢?那些因贪污腐败而受到法律严厉制裁者,又有几个未受过高等教育呢?因此,高等教育不能完全抛开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人教育和科学教育应并重。
时下有关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的讨论如火如荼,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折中的。不管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穷国办大教育自有其不可想象的难处。但依笔者之见,纵然有千万条理由,“教育产业化”在当前的中国还不合适。把本应属于国家承担的责任平均地分配给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工人农民承担,岂不有失公允?另外,“教育产业化”最严重的后果是高校教师因教学任务的增加而导致的教育责任心的降低,教学过程因浮躁而浮浅,学习过程因负重而浮躁。久而久之,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是什么样呢?我不敢细想。
“教育产业化”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