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元素,并引起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2005年9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位,国际竞争力排名较2004年略有下滑,下降了3个位次。[1]尤其是本次报告特别关注的三个问题[2]之一的技术发展及创新水平,我国依旧徘徊在低位。其中,商业竞争力指数[3]中国去年排名47位,今年陡降10位至第57位;技术指数今年排名64,比去年下降2个位次。尽管世界经济论坛曾表示,前后10位之内的排名变化并不一定反映竞争力状况的实质性变化,但我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下滑,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不高的现实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实践证明,只有自主创新能力持续不断的提高并在世界各国比较中占有突出地位,一国才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突出强调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政策层面上逐步演化为国家战略导向,而且在理论研究中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下面,笔者将就国内外有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主要包括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产业集聚创新模式以及三螺旋创新模式等多种模式——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作为现代经济增长主要原动力的技术创新模式也在不断深入,从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推动模式”到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的“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再到70年代的“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模式,再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一体化模式”,即技术、设计、制造、管理和营销部门共同参与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最后马克·道奇等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发现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活动,它既对许多影响力量反应敏感,同时又以高度的不确定性为特点,提出了“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即研究开发、原型开发、制造等系统职能同时参与并进行合作以形成紧密网络的并行过程。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与其前面的各种创新模式比较而言,更加强调企业内部以及合作企业间密切的战略合作,且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做为辅助开发手段,利用仿真模型替代实物原型,并采用技术创新过程一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4]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核心主题之一,就是技术的发展已演化成工业界成员之间时而相互补充,时而争夺资源和在工作中竞争的相互作用过程。Quinn提出,今日知识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在一个以内部和外部知识为基础的网络内“系统地协调知识和智慧”。Bartlett和Ghoshal认为,跨国公司的结构就像是由复杂的交流联系、工作上相互依靠和资源的流动所集成的网络,宣称“集成的网络结构是开发跨国创新的基本要素”。Hakansson考虑公司怎样处理其技术开发同外界的客户和组织,特别是合作项目关系时,指出问题并不在于公司怎样管理自身的技术开发,而在于“怎样处理它的技术开发同在其它公司内部和公司间产生的技术开发的关系”。Buckley和Casson指出,“协作是建立合作观念的适意的基础,因为它提出了合作是使涉及的各方共同受益的概念”。系统集成网络正是以技术创新为中心,通过提供创新机会和具有实现创新的已知及可预测环境的企业进行持续的相互合作而实现的。[5]可以说,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集成性、协调性和网络化,即企业的研究开发效果取决于企业的活动主体是如何管理他们的活动和资源,使之同周围相关网络的活动及资源相结合、协调或集成的;也就是说,个体组织不应仅依赖于自身内部资源,而应更多地利用个体组织之外、蕴藏于有形和无形的网络中的资源,以共享资源、相互学习、交流和模仿。
二、产业集聚创新模式从全球发展看,产业集聚创新模式在地域空间和产业空间上广泛存在,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集聚创新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已逐步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政策工具,各国政府开始积极主动地制定产业集聚创新发展计划,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业集聚机制的三要素分析框架,即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共享的能够提供专业技术工人的劳动力市场(labor force pooling)、共享的中间投入品市场是产业集聚的动力,并指出因为运输成本的节约,产业集聚有助于外部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尽管马歇尔发现了一种产生集聚的“空气”,即协同创新的环境,但他并未就此充分展开研究。由于马歇尔处在工业化初期,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其对产业集聚创新的研究主要建立在物质上的投入产出联系方面。其后,“创新系统”学派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了马歇尔关于产业集聚“空气”的思想,运用社会学中有关社会网络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研究相互联系的不同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创新系统”学派指出,由于产业集聚区域内各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协同作用集结成网络,并嵌入到产业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协调了各成员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成功。“创新系统”学派中的“创新环境”分支更加强调产业集聚区域内创新的集体效率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并提出了创新网络和集体学习的概念。
应该说,产业集聚创新模式通过集群成员间开展的协作和良性竞争机制有利于培育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群学习是创新集成的实现机制,而挤压效应是创新集成作用于集群竞争力的内在机理”(魏江、叶波,2003),所以“集群中企业创新更多”(Baptista & Swann,1998);另一方面,创新效应的实现和持续是产业集聚创新能力提高的表现,从而成为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三螺旋创新模式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是,人们依托现代信息、通讯、电子等各种现代化生产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知识的生产、更新和应用活动。此时,创新日益以组织或机构范围间的协作与合作为特征,创新活动需要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所以大学-产业-政府的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这种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的创新模式就是“三螺旋创新模式”。[6]
三螺旋创新模式来源于政府-产业关系的两个双螺旋模式——政府干预主义模式和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社会强调政府的协调作用,但国家干预主义只有在有好的领导、明确的目标和重大资源的投入的前提下,才会真正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自由放任主义社会则关注做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产业的生产力,人们期望政府的作用明确地局限于经济推力不能独自起作用的所谓“市场失灵”的情况,大学-产业-政府间保持有限的相互作用,当这些机构范围间要进行相互作用时,则通过中介进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三螺旋创新模式认为,三螺旋社会应通过大学、产业、政府三个机构范围的相互作用引入一个动力因素,这些相互作用不仅通过机构之间一个托一个的间接关系,而且还通过直接关系来进行。也就是说,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产业、政府、大学都是三螺旋的重要成员,其中,产业做为进行生产的场所;政府做为契约关系的来源,并确保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大学则做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当这三个机构范围“都起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同时保留着自己独特身份时,每个机构的功能都被放大了。例如,大学将知识资本化做为学术目标,通过鼓励起源于大学学术研究的新公司的形成,起了产业的作用;公司为了提高层次而对员工进行培训,并通过合作经营来分享知识,与大学有些相像,政府充当公共风险资本家,但仍继续进行它的常规活动。[7]在产业、政府、大学三者中,三螺旋创新模式又十分强调大学的作用,将大学和其他知识生产机构引入主要机构范围,希望大学和其他知识生产机构能在社会中起更大的作用,“成为基于智力资本以某种形式更新旧经济或创造新经济活动战略的组成部分,其范围从政府、大学与产业实验室的正式研发活动到来自现有产业的缄默知识的产生”。
综上所述,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从微观角度阐述了培育发展微观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引导机制和实现机制;产业集聚创新模式则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提出了应增强企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间的互动联系以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三螺旋创新模式更是从组成国家创新系统三要素的大学、产业、政府间的相互作用着手,从宏观方面提出了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和方法。[1] 今年报告覆盖了117个经济体,较2004年报告增加了2个国家,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2] 最新报告特别关注以下三个问题:宏观经济环境、对经济发展起支持性作用的公共机构质量以及技术发展及创新水平。
[3] 商业竞争力指数关注的是企业当前的生产率和经济体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的情况,衡量宏观商业环境以及企业的运营和战略,是对成长竞争力指数的补充。
[4] 范柏乃:《城市技术创新透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5] 西格法德·哈里森,《日本的技术与创新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第22~25页
[6] 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中译本,第1页
[7] 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中译本,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