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奸雄形象。说他奸,是因为曹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讲需要,不顾道义,其实这也是政治家本色;说他雄,是因曹操“智计殊绝于人”(诸葛亮语),胆大心细,临危不惧,有统驭人才的能力。从细节就可看出他的奸雄本色。
一次,曹操攻打寿春袁术时,带领大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附近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操催军速战,敌将李丰深通兵法,知道曹操远道而来,利于速战,否则粮草就是大问题,于是他们闭门不出。果不其然,曹操大军与袁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报告曹操说:“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曹操小声息说:“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大吃一惊说说:“兵士如果发生怨言,怎么办?”曹操说:“不用你管,我自有办法。”王垕按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散粮草。曹操暗中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都说是曹操欺骗大家。有一天,曹操秘密召见王垕说:“我想借你一样东西,以压众心,请你不要吝啬。”王垕说:“丞相想借我什么东西?”曹操说:“想借你的头以示众。”王垕大惊:“我没有犯罪!”曹操说:“我也知道你无罪,但不杀你,军队就没法带了。你也算立了功,你死后,你妻子我给你养着,你不用担心。”王垕还想申述,曹操已经叫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王垕克扣军晌,故意用小斛发粮草,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曹军不仅争得了几天宝贵的时间,还出乎意料地鼓舞了士气。曹操趁着士气大振的有利时机,下达了三天攻下寿春的死命令,并亲自出马,运土填战壕,将士们无不拼命,终于攻破寿春城,一举全歼了袁术的部队。
曹操在攻打张绣时,率领十万大军出发。此时正是麦熟季节,行军途中,见一路上麦子已熟,老百姓因为有大兵过来,都逃避在外,不敢收割麦子。曹操让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老百姓听了,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大军经过麦田时,都要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麦子地。事有凑巧,曹操乘马正行走时,忽然麦田中惊起一只大鸟。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曹操道:“我自已制定的法规,如果我自已去触犯,何以服众?”随即拔出自己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谋士郭嘉引经据典地说:“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曹操沉思了好一会儿,于是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暂时免我一死。”取出宝剑割断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割下头发就当是我的脑袋。”命令手下,以头发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后人有诗论之曰:“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奸诈多智的政治家的面貌。缺粮时,他让人小斛分粮,军队有了怨言,他又以惩治贪污犯的面目出现,用下属的人头换来士气,打败了敌人。当然后来他一直把王垕的妻儿养老。麦田割发表现了曹操的应变能力。为了收买人心,他下令不得践踏老百姓麦田,不巧是他的马惊了践踏了麦田。曹操能灵活地变坏事为好事,一下子把下属全部震住,正如最后的评点诗所言,一人号令众难禁,有麦田割发在前,连主帅都要割发代头,其他人有几个脑袋敢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