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方面喊着要保护民族品牌,一方面大量买进口货,外国品牌产品。一边喝着可口可乐,一边喊着反对出售汇源,是不是有点那个?看看麦当劳、肯德基,从来都是爆满!反对的人中有谁是真正喝过汇源的,恐怕不多,否则汇源也不会有出售的动作了,保护民族品牌要落实在行动上,打打嘴仗,在行动上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那只是个伪爱国者!
从2000年开始,汇源逐渐加强了饮料多元化的布局,开发了包括真鲜橙、好朋友等多个品牌的果汁饮料及其它细分领域的饮料,还携手多家外企开发新产品。在汇源体系中的品牌有十余个,包括朱新礼寄予厚望的“奇异王果”,均无大起色,最后还是只能依靠中高浓度果汁业务的增长来带动。按照整个市场空间来看,中低浓度的果汁饮料占市场的比重远远高于中高浓度果汁的市场比重,因此汇源是不成功的。
在渠道建设上,汇源没有什么建树,汇源主要的销售量在华北地区。我可以用亲身的经历来证明,在我的老家福建,无论是在超市或者是食杂店,根本看不到汇源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也根本不存在有汇源这个品牌的概念,福建人根本不认识。在南方的饮料市场上,一直是统一、康师傅、王老吉、娃哈哈及地方品牌占据优势。在9月9日晚间,汇源果汁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中期业绩,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汇源净利按年增长7.2%,至3.67亿元。但其销售额及毛利率却均有下跌。其上半年销售额为12.9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65亿元下降了5.2%,毛利为3.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03亿元下降了22.2%。此外,汇源承认,今年上半年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雇员总数由去年年底时的9722人减为7180人。
在广告上,汇源缺乏创意,没有什么想像力,吸引不了观众的注意力。
综而言之,汇源的发展实际上现在已经处于强弩之末。
可口可乐提出的收购价是每股作价12.2港元,是汇源停牌时的收市价4.14港元的近3倍,合计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国内企业出不了比可口可乐更高的价位,其运作的非常成功。2007年2月,汇源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汇源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固然是为了融资,另一方面,从上市的第一天起就自然存在“待价而沽”的可能。将风头正盛的汇源出售,仍能卖个好价钱。价钱好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卖,那不是个好商人。
即使从公关的角度,汇源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吸引了全国人的眼球,这是花多少钱来进行公关,花多少来打广告也作不到的,而汇源不花一分钱就让全国的各种媒体,包括积各种新媒体,进行了免费的宣传,即使汇源的并购将来没有被国家同意,汇源也赚大了。从利益的层而讲,受可口可乐收购消息刺激,9月3日中午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股价大涨168%,权证涨了199倍。
从可口可乐来讲,收购汇源占领了中国的市场,避免了开拓市场进行艰苦的阵地战,可口可乐也赚大了,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并购完成后汇源果汁的品牌不变、企业所在地不变,对地方贡献的税收还可能增加。这对我们的总体经济没有影响。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企业只有集中大总分资源于最擅长的领域,才有可能真正作大作强,四面出击,只会得不偿失,什么都没作好。汇源果汁有着很长的产业链,可口可乐收购的只是汇源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汇源仍拥有果园和水果加工等产业。汇源董事长朱新礼表示,今后将致力于果园种植和果汁灌装,这是正确的决择。汇源被收购是汇源的一个战略选择,是看重汇源的长期价值的。
汇源在今年3月启动了“果树银行计划”。按照该计划,汇源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建设若干个大型的果蔬栽培基地,负责引进和研发最先进的果蔬品种,交给当地农民种植;同时大规模免费培养当地果农,手把手教给他们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方法;然后,和他们签订协议,确保按照一定的价格放开收购他们的产品。让果树真正成为果农身边的摇钱树。全面提升果农的技能素质,带动果农实现共同富裕。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此前,汇源已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济南果品研究院等机构结成紧密的合作体,全力研究培育和引进全世界最优质的果蔬品种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大规模培训果农、订单农业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国水果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收益水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向弱势群体捐款,就如单纯的输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受助者面临的问题,只有帮助他们具备造血能力,才是对社会的真正裨益。带领百万果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也体现了一个真正的行业领导者的胸怀与魄力。
劝君还是少打民族牌,让市场更纯粹些,让共同价值更多些,以人为本的情怀才具有真正的打动力。在这场收购中,有关利益,无关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