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重申,中国有望于年内制定直销业相关法律,严格区分直销与各种形式的传销。这也是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的一项重要立法行动。早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三天,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司长张德霖、贸易司司长黄海就明确表示,将在加入WTO后的三年中,充分考虑世贸组织成员意见,就直销问题立法。今年恰是这第三个年头。
传销禁令让安利股价大跌20%
安利、雅芳等国际直销巨头对中国政府的立法表态都表现得极为关注,这显然与这些巨头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利益密不可分。以安利为例,其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1992年就进入中国内地的安利,在1995年投资2.2亿美元正式成立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后的第二年成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41家可从事传销的企业之一。
但当时为数众多的传销公司和各自的营销模式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安利有了合法身份两年后的1998年4月21日,对安利绝对是个难以忘记的日子。当天,为了打击金字塔式传销,《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正式出台,这无异于给正处于事业大发展时期的安利当头一棒。据一位当时在安利工作的媒介人士透露,至今都难以忘记当时这对安利中国公司乃至安利总部的影响。她介绍,就是在一夜之间,公司在内地30多个城市的分公司和上千名员工立即停了工,基本每个月的损失都在1000多万元人民币。尽管当时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仅有15亿元左右,但中国业务的变故立即回馈到美国总部,安利亚太区有限公司的股票当即在纽约股市狂泻20%!而对于安利公司来讲,这些还只是直接影响,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令众多中国消费者突然发出质疑:“安利到底是不是合法企业?”才真正让他们心惊。“要知道,当时安利的影响还不像现在这样广泛,当时知道安利的人大多是我们的合作者和客户,是与我们最紧密的人!”
经历了三个月后,安利才从阵痛中解脱,当时国家从原来的传销企业中筛选出10家直销转型企业,安利成为其中的第一家。从那时至今,安利在中国几乎是重新创业,逐步摸索出了推销员加传统店铺经营的新模式,这也促使安利在六年间在中国形成了庞大的网点资源。目前安利已在中国设立了110多家专营店铺并拥有7万多名推销员。去年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6%,这一数字不仅远远超过了1998年国家发布传销禁令前的15亿元最高值,而且已经占到其全球总销售额的1/5.
跨国直销巨头为何实现转型
不过对于安利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因为所谓“直销”,其实质上就是通过简化、取消中间商来降低产品流通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这也是安利在海外40多年来一直沿用的经营模式。不过,据安利公司对外事务总监付小明透露,目前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有六成是由店铺销售的,仅有四成由营销人员销出。据计算,目前安利销售人员的薪金中的“顾客服务报酬”方面是以产品标价的20%计算的,另有6%至24%是销售报酬中的基础佣金。也就是说,顾客每从营销人员手中购买一件产品,他至少支付给了营销员本人26%(税前)的报酬。尽管有着如此丰厚的利润,但为保持产品价格的一致性,直销员私下低价倾销是被安利严厉禁止的。去年安利公司查处的1600余起直销员违规事件中就包括了许多低价销售事件。然而,大量出自店铺销售的安利商品实际就相当于顾客合法地买到了打折商品。这实际是不符合安利这类直销巨头的创业初衷的。
立法核心是区分直销与各种形式的传销
尽管这些国际直销业巨头目前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均在合法范畴之内,而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直销和传销尚无明确定义界限,因此他们的业务也常受到一些消费者的误解。安利高层就曾坦言,传销禁令仍然是安利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他们对中国政府即将对直销立法给予了积极评价。一位直销巨头企业的高层向记者坦言,他们感到不安是因为至今国家尚没有对直销和传销有明确的定义区分。同时,一些地区猖獗的老鼠会式传销也给合法直销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