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下):方兴未艾产业



几百年来,做为显学的经济学一直以为自己是研究需求的,然而却一直对“需求”知之皮毛。需求是分层次的,简单来说就两个层次——必要的,和非必要的。在能源需求方面来说,粮食的口粮部分是必要需求,而超出口粮之外的粮食需求以及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石油电力等能源需求则属于非必要需求。

必要需求是不可缺少的,少了就出人命;而非必要需求是可有可无的,并不会闹出人命。因此,必要需求对应的资源量,是不能够拿来当作成本的,因为这个成本是无穷大,任何价值的产品都不能够承受。生物燃料产品以粮食做为原料,必然是只能以口粮以外的余粮作原料,而不是口粮。

不可想象生物燃料计划一开始就是冲着口粮来的,绝对不可能是这么回事儿。设计生物燃料工程和技术的人从一开始就是冲着余粮来的,而不可能是把口粮也算作原料进行可行性论证的。现实的总量核算如上述所列,的确是支持生物燃料计划的可行性的。生物燃料上马的原因恰恰是粮价低廉的结果,是粮价低迷在前而生物燃料计划在后,不能倒因为果。如果当初粮价就非常昂贵,就不会有人投资于生物燃料。即便是按照现在已经高涨的粮价来看,生物燃料依然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因为所谓的粮价高涨并不是做为生物燃料的玉米原粮的价格高涨,只是商业产品量的价格高涨,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原粮,原粮的价格低迷依然如故,这正是造成市民对高粮价吃不消而农民对低价粮不感冒的原因。生物燃料计划的出笼,被视为一石三鸟的举措,既为替代能源找到了出路,也缓解了粮食压仓的困窘,还为农民带来了收入增长。

这一石之下的三鸟都和石油没有关系,并不是冲着高油价而来的。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燃料乙醇的生产,生物燃料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巴西、美国、亚洲与欧盟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美国的燃料乙醇产量增长了24%,巴西燃料酒精产量则高达1272万吨。同时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等国也都纷纷加大对燃料乙醇业的扶持力度,产量也呈大幅度增长势态。

 

尽管布什政府在强大的外界舆论之下重申美国政府反对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基础的燃料乙醇的生产,并且积极推动生物燃料的另一个品种——纤维素乙醇的生产,但是事实上,尽管生物燃料发展如火如荼,到2004年,全球乙醇生产总量也仅仅占到世界汽油消费总量的2%左右,这实际上对缓解高油价并没有什么实质贡献,也就是说,生物燃料还远远没有在市场意义上变成石油燃料的替代品。因此,从高油价到寻找替代品乙醇汽油,再到生物燃料和人抢粮食,这条推理道路并不通畅,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之牵强附会的。因此,生物燃料计划不应该是“粮荒”的替罪羊。粮荒并不存在,生物燃料解决的是卖粮难而不是造就粮荒的罪魁祸首。

为何粮食和石油都有的是,还是有人嚷叫粮荒和油荒?现有的事实数据,很难使人排除当前粮价油价吵闹当中没有利益集团和政治阶层的阴谋。其中目的之一就是要掩饰造成这种“假荒”的真正原因,直白地说就是“粮食商品化”和“市场全球化”。市场化和市场化的私有制制度基础,市场的完全化和无边界化是各种人祸的根源所在。

市场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财富的富集化,因为人们投身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敛聚财富,没有人是为他人和社会的福利参与商品交换的。温饱思淫欲,当敛聚的财富超出了自身的必要需求,它就会自动生成非必要需求,正如萨依所言“供给会自动产生出需求”。

生物燃料解决的是能源需求领域的非必要需求部分,而且是很小的部分。燃料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在市场化过程当中富起来的人群,他们大量使用汽车、飞机、家电等耗能产品,但是其带来的结果却是冲击了穷人的需求——食粮需求。由于鼓吹完全市场化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在必要需求和非必要需求之间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这种富人的非必要需求挤占穷人的必要需求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但是,在市场化全球化思想甚嚣尘上的当代,没有人认识到市场化的界限应该休止于人们的必要需求之外,经济学家也是笼统地谈论市场和竞争,却不知道这种市场竞争只能适应于人类的非必要需求。市场化被冠以完全二字,强化的是私有制的无所不能和绝对正确,却有意无意地隐藏了其无能之处。这样一来,当原本出于好意的生物燃料计划以市场方式展开的时候,最后就不再是设计者当初的愿望了,油比粮贵,就把粮变成油,只要有富人愿意花钱买油,市场也就顾不了穷人的口粮哪里去了。

 

显而易见,粮价和油价的问题纯属人为。既没有粮荒,也没有油荒,有的只是人的心慌。我们已经看到,联合国叫嚷粮荒,实际上只是联合国的钱荒而已,是钱不够买粮,而不是真的全球缺粮。这其中不排除联合国以粮荒作为借口而图谋缓解经费欠缺状况之实际目的可能。粮食有的是,但是在私有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情况下,粮食并不在需要吃粮的贫民手中,也不在联合国手中,而是在粮食已经多余到自己吃不完用来喂猪、酿酒、造油或者派不了用场而不愿意再生产的所有者手中。

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市场上只有买不起,没有买不到。一切商品均如此。市场就是交换,交换讲究支付能力,而粮荒只是没有支付能力的灾民的粮荒,希望通过“价格”手段解决灾民吃粮问题,是一种经济学的幼稚。要知道,粮食商品化市场化的手段是永远不可能解决非洲灾民吃粮问题的。

即便是各地各国放开市场管制,粮食也只可能是流向买得起的地方,流向生产更高价值产品如酒和燃料的领域,而不会流向没有支付能力的穷人手中。而打压粮价,只能徒增造酒和燃料行业的利润空间,使得它们更加起劲地抢走粮食这种廉价的能源材料。这些对于解决灾民的人道主义需求是根本行不通的。(全文完)

  

 生物燃料(下):方兴未艾产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913.html

更多阅读

从2012春晚看营销(2):情感营销,给你的菜里加一点盐

系列专题:春晚营销观察从2012春晚看营销(2):情感营销,给你的菜里加一点盐在营销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适度运用情感营销的策略,有时候能够起到春风化雨般的作用,今年春晚最大亮点是有了主题“回家过年”。该主题巧妙地运用了情感营销的力量,

文化杂谈(三):管理者的作用

文化杂谈(三):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发展的长期积累,但主要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推进实施更需要经营者的关注,要从自身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去挖掘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动力,使企

第16节:玩具总动员背后(下)(1)

系列专题:《皮克斯跌宕起伏企业传奇:皮克斯总动员》  第七章:玩具总动员背后(下)  这个人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当时在公司投资了大约5000万,但每年都在亏损。现在他可能要面临数以百万计的更多的债务,因为尽管《玩具总动员》依靠

第19节:第九章睡衣party(下)(1)

系列专题:《职场人必备危机公关沉思录:外滩18号》  第九章睡衣party(下)  葛先锋家的客厅又宽又大,从两层挑空的顶上坠下漂亮的水晶灯,因为一屋子的鲜红而变得色彩迷离。地上乱七八糟地扔了许多垫子,大家半坐半躺着,当中的方几上摆着许

声明:《生物燃料(下):方兴未艾产业》为网友森然献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