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分工 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装备制造业由企业内分工转化为企业间分工的可行性,以及专业化分工实现的有效途径。在市场制度下,分工是产业内组织自发演变的结果,会产生专业化的生产要素供应市场和中间产品供应市场,提高生产效率。但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的交易成本很高,分工所带来的收益能否弥补交易成本的增加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探讨了降低装备制造业交易成本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至今尚未形成,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装备制造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竟相扩大规模,增加产量,规模和产量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专业化分工有待深化,由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没有实现,通过协作导致的社会生产的有机整体还没有形成等等。

装备制造产业的规模不够大,企业的经济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组织的问题造成的。企业的生产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企业里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零配件的生产与管理。这个问题受企业微观经济体制和产业宏观发展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体系由原来企业内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分工发展到企业间的零部件生产(或工艺流程)的专业化分工。与这一分工细化过程相一致的是,社会对中小企业的需求空间也越来越大,它们以其天生所具有的创立成本低、组织成本低和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完成着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的工作,为大企业提供一些中间性的服务或产品,从而与处于分工的关键环节上的大企业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合作竟争的关系,共同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

本文探讨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分工与协作的问题,研究现有的装备制造企业的零配件生产从原企业脱离出来,由许多专业化的独立小企业生产,而主机部分由几个专业化的大企业(俗称龙头企业)生产。并对这种分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探讨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装备制造产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本和收益

 

1、           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收益

⑴专业化收益

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决定着专业知识的积累速度和人类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决定报酬递增。专业化程度加深增加社会专门知识存量,增进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而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助于发明和创新的产生。作为技术进步的两种重要形式,发明和创新意味着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的引入,从而导致产品种类的增加和现有产品质量的改进。发明和创新使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出现,新的市场出现,新机器出现和旧机器改良,这些都将会提高专业化分工的收益。

我国装备制造产业主导产品的技术创新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创新成本较高,即使是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无足够的资金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限制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⑵规模效应

装备制造业产业分工打破了主机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生产规模的增大会使企业内部许多工艺阶段或生产操作达到或接近最佳生产规模水平。一般说来,专业化分工程度越深,最佳生产规模也就越大,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生产的集中程度也就越强,企业越可能处于寡头垄断地位,攫取垄断利润。

⑶范围经济消失

装备制造产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技术存在内在关联性(体现为工艺的衔接、技术同源以及技术的创新交叉)、相似性和独特性,技术的独特性是指装备制造业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专用性资产,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性质。在技能和资产利用带有独特性从而不易传授的情况下,分工后上下游企业技能信息传递出现困难。这种在一体化企业由技术特性带来的范围经济将随着产业内分工的完成而消失。

 专业化分工 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2、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成本

⑴交易成本的变化

①交易范围扩大和交易频率提高带来的交易成本

专业化分工的一个后果就是经济主体之间交易活动的增加,包括交易频率的提高与交易范围的扩大。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企业间需要进行零部件、服务的交易。而按照交易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说,中间产品和服务交易必然要引起相应的交易成本,具体包括:中间产品的定价成本、价格和质量搜寻成本、关于中间产品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以及合同的执行成本。

②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的增加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中有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主要带来的是锁定问题和上游小企业采取隐藏行为。

分工后下游小企业被大企业锁定。上游公司只能得到有关下游生产和产品情况的有限信息。然而从原则上讲,锁定问题是对称的,下游公司只能从上游供应商处得到关于投入的可能价格的有限信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阻碍了高效率的生产决策。

③产权界定不完整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

分工后分离出来的零配件生产企业虽然一部分是从原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分离出来的,但产权却是私有的,这在企业产权界定方面进了一大步,但主机制造企业产权仍是国有的,所以装备制造企业产权界定是不完整的。这种产权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给上游小企业予正向激励,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更高的交易成本。

像其他国有企业一样,主机装备制造企业存在委托代理成本、高的企业监督成本及寻租成本问题。

⑵生产成本的变化

①产品库存成本的变化

上游企业通过重组企业规模会出现瞬间增大,并随着纵向分工的深化,每一工序由于规模经济会出现规模增大的趋势,而上游零配件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企业的有效规模较小。虽然库存成本总量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但单位产品的库存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小,按照这一规律,我们得出结论:分工之后主机企业单位产品库存成本会变小,单位中间产品库存会增加。

②运输成本的增加。

中间产品的运输距离增加,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货物损失机率(交易费用)增加。

③生产投入成本的下降

市场规模的扩大及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必然要求形成零配件和主机产品专业化的原材料供应市场。专业化劳动分工的结果是使得原材料的供应价格下降,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3}管理成本的增加

分工的演进、专业化的生产,会使生产模式规范化和标准化,使企业生产集中在更窄的范围内,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司内部各项责任的具体规定或执行细则更容易执行。但是,分工和专业化对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管理比较落后,延续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对创新起到阻碍作用,增加了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成本。

 

3、收益和成本综合比较

分工可以在企业内进行,也可以在企业间进行。企业内的分工体现为企业内不同职能部门的划分,企业间分工就是通常说的市场分工。装备制造业的分工的问题就是比较以下两种方式的成本和收益的大小:一种是在企业内部管理纵向关联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另一种是通过市场来实现上述关联行为的成本和收益。

如前所述,装备制造业通过市场实现专业化分工的收益较大,但其所获得的收益大多直接作用于整个产业,间接对微观企业主体产生有利的影响。比如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刺激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具有溢出效应,而且创新成本很高,在考虑到创新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效应往往低于外在效应,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我国,装备制造业通过市场实现专业化分工的成本比较高。由于产权界定的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比较高,企业在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扩张规模的收益被成本抵消了,这种扩张的动力减弱了,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纵向协作的动力不足。从实际考察,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大多采用横向兼并的形式。

 

三、降低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本的途径

  1、所有权结构调整与降低装备制造业分工的成本

    一些有悠久历史的装备制造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这些企业曾长期属于国有企业的性质,其产权是公有的,具有不可分割性;企业缺少自生能力,阻碍了企业向分工协作延伸的组织结构的调整。

尽管经历了股份制的改造,但这些装备制造企业的主导产权模式是国有,在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决策上,缺少企业具体信息的政府掌握着资源的控制权,参与企业的决策。他们不承担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的风险,却在干预资源的使用和配置,阻碍了资源从低生产力所有者向高生产力所有者转移。

比如为沈阳的装备制造企业配套的小企业70%是南方的企业,在沈阳的小企业没有转制之前,南方的小企业已经向沈阳这个装备制造之都进军了。本地小企业不是没有生产条件,由于体制没有南方灵活,在与大企业建立合作的时候,受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及其特权集团的干预较多,限制了其与大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当某些特权集团以社会为代价来保护他们现在所处的地位时,给经济带来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

还有,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的问题使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设计中存在短期行为,企业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与文化。这就阻碍了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的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能力,抑制了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制度创新。

从长期看,必须调整装备制造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改变其国有性质与定位,减少政府的干预,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效率。

 

   2、规范政府在装备制造业分工演进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工是在生产性资产的私人所有权、契约自由以及有限的政府的条件下由低级分工水平向高级分工水平市场自发演进的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薄弱,装备制造产业主导的产权模式还是国有,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还在起主导作用。

从现阶段看,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纵向分工与协作可以在政府作用下,通过对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分工的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进行。获得关于分工的制度性知识,改进交易效率,跳过一些分工的中间水平,直接实现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装备制造业纵向分工的演进。

政府积极建设产业园区有利于降低专业化与协作的成本。在产业园区内,政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税收优惠、改善企业融资渠道与条件等措施吸引企业,而一旦园区集聚了数量较多的同一产业链上的装备制造企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就会逐渐形成。

但政府主导产业发展也破坏了规则的稳定性,增加了分工的交易费用。表现为政府的不稳定性的政策和规则代替了市场自发的规则。市场自发形成的规则是稳定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这种规则有越来越多的了解,适应这个制度体系、辨别交易机会并且去利用其中最有利的机会,这些都依赖于市场规则的稳定性。

政府的更主要的作用是提供专业化分工所必须的公共品,包括:改良基础设施;制订法律,保障专业化决策者交易双方之间长期契约关系的执行;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交易规则,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3、提高中介组织服务的质量与数量

      发达的中介组织的存在有利于降低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本。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越细化、深化,分工的不同分支之间的交易越复杂,可能发生的交易成本就越来越大,需要通过中介组织的服务降低成本。中介组织内部的分工必需更加细化,以适应产业领域所发生的分工与专业化的需要。

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需要提高中介组织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中介组织产生的原因是解决各个市场主体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中介组织发展缓慢,意味着经济体系中的交易成本将非常高,信息不对称问题将非常严重。如资信评估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需要的服务,但大多资信评估的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价格高,得不到企业的认同。

再如融资困难是上游中小企业经营中的首要问题,银行是降低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交易成本的中介组织,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融资服务;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惜贷”现象,上游中小企业所需资金主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

会计师服务,法律顾问,资信评估,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一些中介机构都有政府背景,在经营上受到政府的干预。从而这些中介机构有很强的垄断性;另一方面,没有政府背景的中介机构的信誉和品牌还没有建立起来。这种状况不利于中介服务效率的提高。需要大力发展民营和股份制中介组织,提高中介服务的质量,树立中介组织的良好的市场形象,促进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凯  黄有光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李廉水  杜占元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05

[3]张平,蓝海林 《“扼制问题”与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中国流通经济2003/06

[4]陈乃醒《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好形式──关于推行中心卫星工厂制度的思考》 中国中小企业  1995/04

[5]张亚斌,易先忠《交易效率、专业化分工与跨国并购》 财经科学 2004/02

[6]沈蕾 《论专业化分工与我国大企业的发展.》 经济问题探讨 2004/0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978.html

更多阅读

服装店设计与展示的运用和分析 服装店设计分析

服装店设计与展示的运用和分析装修时间:一般每年的2月、7月是销售淡季,准备开店的商家最好选择在淡季装修,装修一结束就赶上销售旺季,有利于打响第一炮。服装店设计与展示的运用和分析服装店空间的设计与展示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服装店

多元化 专业化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据我这么多年对企业的观察与对案例的分析,我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一家企业能够成功,往往是走专业化道路而成功的。在专业化的行业领域里,这些企业有与众不同的风格,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出类拔萃的产品。以全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例,沃

黑龙江自主招生查询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如何自主创新

 文/冯 云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大省,有的装备制造业还排在全国的首位,如机电装备制造业。但大省却

声明:《专业化分工 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本收益分析》为网友男神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