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药产业研究报告9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药产业研究报告9


结  语

 

从对中药行业的调研和分析来看,中药行业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引起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关注,关于西药与中药的争执,也反映出西药行业对于中药快速崛起引起的不安,这种反应的背后,是中西制药工业的利益之争。经过博弈之后,西药制药企业看到了无论从民意还是政府层面,都表达了对于中医药的强大支持,只有积极介入中医药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目前西方大型制药企业关注植物药,相继在中国建立中药研究机构等动向也反映出了这种认识的改变。

 

在目前中药企业良莠混杂、缺乏规模型品牌大企业的情况下,谁能尽早进入,占领传统中医文化传承的制高点,谁就获得了制胜的先机。在这场与时间的竞赛中,中外医药企业各有优劣势。中医学可谓博大精深,而且基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这本身就建立了很高的文化壁垒。学习中医,即使要达到本科毕业的水平,也要把800味中草药烂熟于胸,包括草药的外型,形状,功能,相互之间的反应都要完全掌握。每个草药的说明文字平均以1000字计算,800味中药的说明文字就有80万字。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每个医生至少要治疗过30万个病人,才能对中医有较深刻的掌握。我们看到,即使在中国,中医文化的传承都未找到有效的途径,效果不理想,而这种困难对于国外企业,就更是高不可攀,境外机构虽然资金雄厚,这几年并没有在严格意义上的中医药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就能说明这个问题,证明了一个道理,搞好中医药并不是只靠资金就能办到的。国内有许多小型中药企业,只凭借一两个产品就能经营十到二十年,经营业绩没有很明显的减少,而品牌的认可度却随着时间增长而不断提到。这些企业的产品研发费用比起西方药企,犹如天壤之别。这就是在掌握中医药文化和其特有的方法论上的区别。浸淫在传统文化中的本土企业可以通过巧干而将西方竞争对手抛在后面。

 

西方药企在渠道和国际市场销售上的优势,是否能有助于对抗国内企业呢?答案是未必。西方消费者目前普遍接受的仍然是西方的植物药以及从中草药中提炼的单一组分药品,这和中药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严格意义上的中药,也主要是在海外华人圈里消费,这种根深蒂固的中西医药之间的理念和标准之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望改变。

 

让中药按照西药标准进行改进,这条路多半是行不通的,事实证明,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比如还原论来研究天然药、传统药并不太成功。“中药现代化”不是中药“西药化”;“中药国际化”也不是中药“西方化”。中医药国际化就是中医药疗效和科学内涵得到国际社会公认,中医独特的医疗保健康复模式及其价值被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理解接受,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主流市场,中医药标准规范成为国际传统医药标准规范,中医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过程。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中国自己摸索出一套较科学的中医药标准,在能做到这一点之前,作为药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主流市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西方药企的这一优势并不能带给她太多实际的利益。本土企业更了解国内的市场和消费者习惯,西方药企暂时在中药市场认识和渗透能力上,还无法具备超越本土企业的能力。

西方药企最值得关注的是她们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能力,确实是远超于中国之上。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部分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理论,在某些方面是有可能对本土企业产生威胁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的汉方药企业。日本企业基于传统配方制造的速效救心丸,有效成分和含量比国产同类药高很多,药效快而明显;日本的汉方药汤剂,汤色清澈而有效成分不减,这些都是依靠高技术工艺达到的。文化相近使得日本企业对于中国传统中医药的理解超过了欧美药企,也使其在竞争中体现出了优势,缩小了与本土企业的差距。但是,领先的工艺技术也造成了成本高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升级的要求是渐进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艺精良的要求会逐渐提高,目前给予了本土企业抓紧时间在管理和技术上追赶的一段宝贵时间。

 

本土企业是否能够借力于外企而同时保护自己在传统中医药文化上知识产权,有一个途径值得考虑。本土企业可以与西方企业在中药保健品和中药类食品添加剂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实际上,欧美主流市场能够接纳中药加工成保健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进入他们的市场,而且对于这类产品的需求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领域,基本上不存在中国特别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而西方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渠道上的优势都能被利用起来,通过在这些领域与西方知名医药企业合作,能够大大提高本土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利用对方的渠道和品牌优势迅速开辟海外市场。西方市场对于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要求虽不如药品严格,但在很多方面还是高于国内标准,本土企业可以借鉴并将其用于自己的中药开发和生产中去,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西方药企如何在中药方面赶上国内企业,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对于中医药理论,那些制药化学专业培养出的专家是很难掌握的,自然科学还无法解释中国的传统中医理论,在中西医之间还没有共同的地带,中西医药隔行如隔山,如果想做好中药,必须先服膺于这种理论,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中药行业,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理论而不是西方现代医药理论。这使得饱受西方医药理论教育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在开发中药时,总是抱着自己的一套不放,始终无法真正进入中药轨道。不依靠本土的中医药人才,要想开发好中药,几乎是痴人说梦;西方药企进入中国中药领域,本土化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一条,无论是研究开发还是销售推广都是如此。

 

西方药企的资金优势虽然未必能够在中药产品研发上迅速形成优势,但却在巨额广告费投入上远远超过本土企业。国内中成药目前还是主要依靠零售渠道的OTC药物,成功的关键因素更多是依靠广告和品牌市场推广,这方面,西方药企具有更大优势。其实通过对国内有特色产品的中药企业实现并购和整合,是西方药企快速进入中国中药市场的最快捷途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00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电影金鸡奖历届影帝影后1981—2013 金鸡奖历届影帝影后

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于2013年9月28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第一届电影金鸡奖(1981年)最佳男主角:空缺最佳女主角:张瑜《庐山恋》、《巴山夜雨》第二届电影金鸡奖(1982年)最佳男主角:张雁《月亮湾的笑声》最佳女主角:李秀明《许茂和他

2014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蓝皮书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

导读:10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商业行业仍是最不受信任的社会机构。本次调查显示,商业行业的社会信任加权平均分为56.2

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茶产业有了“掌上商学院”

解决卖茶难的问题,中国茶产业需要一个便利的“掌上商学院”。于是,“点茶成金”微信公众号为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学习平台,订阅用户与日俱增,深受读者称赞,例如,一位安徽的订阅用户说:“这一平台来得虽然有点晚,但‘亡羊

香港电影漫谈 漫谈中国热水器产业的地狱之道

      自从城镇化的大幕拉开之后,电热水器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不少经销商和企业都觉得市场“第二春”即将到来。身为企业家,我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次的“第二春”却蕴藏了比“第一春”更加严厉的考验,中国热水器产业就好像在通往地

声明:《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药产业研究报告9》为网友一炮泯恩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