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河南杜康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更申先生
编者按:“三家杜康,两伊大战”是白酒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鉴于三家“杜康”在2007年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曾有人将2007年比作是杜康品牌的整合年,并认为“杜康”品牌在整合之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现在看来,这样的愿望仍显意犹未尽,“统一”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杜康”将走向何方,仍然是白酒行业的重要看点。年终岁初,带着这样的疑问,《东方酒业》专访了“杜康”品牌整合的积极倡导者——河南杜康集团董事长刘更申先生,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立意深远,观点独到,力求拨开整合迷雾,仰望“统一”的曙光!
“杜康”是一个伟大的白酒品牌
《东方酒业》:您多次强调“杜康”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品牌,能否谈谈您对杜康的定位及其根据?
刘更申:说“杜康”是一个了不起的品牌,有着多方面的根据和背景。
“杜康”是华夏酿酒鼻。古往今来,有数不尽的名人为她填词作赋。魏帝曹操《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早已成为千古名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留下了“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的诗篇。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提出“复兴杜康,为国争光”口号。
“杜康”的这种优势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是无价的,是“杜康”的稀缺性战略资源。
“杜康”的伟大指出,不仅仅表现在历史方面,她同时也具备很多现实的优势。具体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品质的优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杜康”形成了自己独特成熟的酿造工艺和产品风格。第二,是技术和生产条件的优势。经过多次扩建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杜康”在技术设备方面打下来良好的基础。第三,是品牌文化优势。“杜康”酿酒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厚,源远流长。第四,是市场基础的优势。“杜康”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崛起的品牌之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并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正是因为“杜康”具备以上各方面的优势,所以几十年来,才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乃至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始终对“杜康”给以那么大的关注,对“杜康”因内战内耗而造成的损失表示出那样的悲切与惋惜。
双十工程
《东方酒业》:伊川杜康改制之后,针对新时期杜康发展大计,您提出了“质量杜康,文化杜康”的观点。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更申:改制之后,我们重点组建了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抓质量,一支队伍抓文化,目前已经累计投入上亿元,在几个关键性的项目上,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我们把它概括为“质量文化双十工程”。
质量是白酒产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将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白酒的第一标准,所谓“白酒质量同质化”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是与白酒消费的大趋势相违背的。
因此,改制以来,我们始终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十大举措。它们分别是:1、酿造车间技改工程;2、制曲车间技改工程;3、灌装线技改工程;4、杜康酒风格完善工程;5、杜康包装形象提升工程;6、酒体设计中心技改工程;7、质量检测中心技改工程;8、科研中心技改工程;9、厂区环境改造工程;10、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这些工程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实施。但是她们已经大大提高了“伊川杜康”的酒质,并促进了伊川杜康市场的发展。目前,“伊川杜康”增长速度非常快,尤其是以“双国花”为代表的中高档系列产品在洛阳、郑州等核心市场走势十分喜人。“‘伊川杜康’质量好”已成为这两大市场消费者的广泛共识。
与“十大质量工程”相对应的是“十大文化工程”。具体包括:1、兴建杜康文化广场;2、修复“杜康古井”;3、修复“杜康古酿坊”;4、扩建杜康历史文化博物馆;5、成立“河洛杜康文化研究会”;6、出版《杜康文化四千年》图书;7、拍摄《酒祖杜康》电影;8、成立“杜康商校”;9、投资联办“洛阳市豫剧二团”;10、冠名《河洛戏苑》。
文化是“杜康”最大的优势,也是“杜康”品牌历经磨难衰而不亡、败而不倒的主要原因。“十大文化工程”作为我们寻求发展突破的一个既定战略,是“杜康”事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必将对“杜康”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改制效果显著
《东方酒业》:通过“双十工程”的事实,“杜康”取得了那些明显成效?
刘更申:“伊川杜康”改制三年来,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质量方面,我们把传统的杜康酿酒工艺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把自己成熟经验和兄弟厂家的先进经验有机结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使“杜康”的酿造技艺获得了一次历史性的升华,从而使得“杜康”酒的质量取得了新的突破。2005年在中国酿酒协会组织的全国白酒质量评比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06年首批获得了国家白酒质量优级认证。2007年在商务部组织的“中国畅销名酒评定中”中公示为“中国名酒”,“杜康”的内在质量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核准注册了35件商标,取得了28项专利,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了“原产地保护”标志、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管理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东方酒业》:能否介绍一下伊川杜康在市场方面的情况?
刘更申:改制在提升“杜康”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杜康”市场的良性发展。“杜康”作为一个特殊的、伟大的品牌,无论是在河南、还是在全国,甚至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她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杜康”与生俱来就是一个全国性品牌。因此,在市场战略方面,“杜康”不同于其他品牌,有着自己独到的战略战术。我们不会把“杜康”仅仅局限在某几个区域市场,而是要实施全国战略。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资源还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杜康”现在还不能实施全国性的“大杜康战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的市场战略是“面上铺开,点上突破”,重点打造洛阳、郑州两大核心市场,推进在河南市场的选点布局。目前,洛阳、郑州及其他几个一二级市场表现良好,“杜康”品牌价值稳步提升。
“统一”是大势所趋
《东方酒业》:“三家杜康,两伊大战”是白酒行业的一个特殊现象。2007年,有关“杜康”整合的问题也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态度?
刘更申:我先引用两组数字:1985年,五粮液的销售收入是1,500万,当时三家“杜康”加起来的销售收入是4,000万。20年之后的2005年,“五粮液”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56亿,而三家“杜康”加起来还不及人家的一个零头。
为什么?因为白酒产业的经济环境不一样了,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了,白酒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品牌时代”。在品牌时代,品牌首先就要具有唯一性、独有性。而“三家鼎力、两伊大战”的长期存在,破坏的恰恰就是杜康品牌的唯一性,这是严重背离品牌价值规律的。
它破坏了“杜康”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它扰乱了广大经销商的渠道和价格秩序,它浪费了三家杜康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它也耽误了杜康品牌2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这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它让“杜康”痛失一次又一次发展良机。
“结束鼎力,走向统一”,这八个字是三年前我们首先提出来的。“三家鼎力”的问题不解决,“杜康”要想做强、做大不过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把“走向统一”作为“杜康”事业的第一战略,前提战略。
《东方酒业》:“杜康”统一的时机是否成熟,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能够实现统一?
刘更申:往者不可追,来者需珍惜。白酒市场向历史文化名酒集中的大趋势,给杜康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外部历史机遇,改制则给三家“杜康”走向统一创造了很好的内部机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想,每一个真正关爱“杜康”的人,都应该站在“杜康”事业,弘扬“杜康”文化的立场之上,促进“杜康”的统一。
对于“杜康”的统一问题,我们提出两条明确的主张:第一,必须维护“杜康”牌商标的唯一性、纯洁性。试想,如果允许多个“杜康前缀”或者“杜康后缀”的商标与“杜康”同时存在,那么何谈“杜康”的统一?第二,在坚持“杜康”商标所有权不可分割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杜康”商标使用权的统一。
曾有很多人把2007年比作“杜康”的品牌整合年,现在想来,总有意犹未尽之感。在此,我愿意再一次真诚的重申我们的立场和态度:只要有利于“杜康”整合统一,只要有利于“杜康”品牌迅速崛起,我们愿意以任何方式,不惜做出任何牺牲。因为“杜康”不仅仅是两伊的“杜康”、洛阳的“杜康”,更是中国的“杜康”、世界的“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