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一、黔西南州建材工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期间,我州建材工业快速发展,国企改革力度加大,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调整结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州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州水泥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州由原来的8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旋窑水泥生产企业一家,平均每年以10余万吨的能力递增。2005年水泥生产能力160.2万吨,实际生产量102万吨,上缴税费1200万元。2004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11万吨,实际产量达到121.17万吨。上交税费1518.26万元。2005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实际产量达到141万吨,比上年增长14.8%,上缴税费2679万元。到2005年底,水泥需求量预计在160万吨。

  技术进步有较大进展,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十五”期间,我州水泥工业围绕“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依托现有水泥企业进行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规模效益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先后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水泥生产线,如贵州晴隆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年产10万吨的立窑水泥生产线,技改为年产30万吨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贞丰县仁都水泥厂年产10万吨的立窑水泥技改生产线投产等,使我州水泥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整体有所提高。

  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五”期间,我州国有水泥企业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通过卖、租、联、改、建等方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态势,老国有企业贞丰县水泥厂、望谟县水泥厂、兴义市水泥厂、州水泥厂等通过出售、租赁等方式进行了改制或转换经营机制,另外还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水泥企业,极大地促进了我州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墙体材料发展现状

  到“十五”末期,我州砖产量达10亿块。但我州砖的生产基本上都是页岩砖,主要集中在兴义市马岭镇一带,而且企业规模小,比较分散,国有企业的州页岩砖厂由于迁建时,所选的原料矿山含硅偏低,加之采用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相对落后,导致迁建后生产的页岩砖瓦质量不达标,而且成本高,企业生产经营一直不景气陷入困境,从1993年起基本上处于停产状况。

  (三)装饰装修材料发展现状

  黔西南州只有一家80年代中期建设的釉面砖生产企业——兴义市陶瓷厂,由于建厂时所选择的设备都是外地专业厂已经淘汰下来的设备,因此该厂建厂投产后就未能正常生产,而且产品质量与成本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加之负债沉重,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1995年后该厂生产琉璃瓦,但产量极小,现每年亏损60万元左右。木地板、竹地板厂规模小,而且销路不畅,其它装饰装修材料、建筑卫生陶瓷均属空白。

  二、“十一五”全州建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资金缺乏

  由于我州财政困难,企业自筹能力差,投资体制改革后资金筹措难,使部分国家同意支持的项目由于资金不落实而长期拖而不决,决而难成。又由于我州交通不便、市场相对狭小,引进资金的工作成效不大,影响了我州建材工业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
  2、建材工业结构较单一

  目前全州建材工业仅有水泥和传统的“砖瓦灰砂石”,装饰材料、玻璃、卫生陶瓷、新型建材、高档次建材等在全州还是空白。

  3、建材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低,装备陈旧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近几年来煤价逐年上涨,电价近年来也有所上调,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三、“十一五”我州建材工业发展的环境

  (一)市场预测

  1、随着以65号高速公路、马岭河峡谷特大桥工程、汕昆高速公路、毕(节)-水(城)-兴(义)高速公路、兴义至贵阳高速公路连接线、南昆铁路威舍至南宁段复线工程、全州一、二级公路网络建设、通乡(镇)油路、通村公路、兴义电厂、平班、光照、龙滩、普梯、黄泥河、纳灰河等电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对水泥、特别是高标号水泥将有较高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是水泥工业的主要市场。为了缩小运距、降低单价,要求水泥工业的规模和布局更加合理。

  2、随着农业产业基础地位增强和取消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农村脱贫速度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铺开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将有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将会相应提高。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发展,将增大对水泥、平板玻璃、墙体材料、建筑卫生陶瓷和各类装饰装修材料的需求,农村将成为建材产品潜在的广阔市场。

  3、随着城市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除了水泥、墙体材料需求增加外,建筑卫生陶瓷、玻璃制品和装饰装修材料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而且对花色、品种、质量和服务等都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我州已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列为“十一.五”的六大支柱产业来重点扶持。随着州内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旅游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加大,因此对水泥、墙体材料、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和装饰装修材料的需要也将日渐增加。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州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引资政策的调整,我州建材工业的引资条件及产品出省、出口机会增大。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有特色的建材产品供应省内外市场。

  (二)发展条件分析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我州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州“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建材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为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丰富的原燃材料资源,为建材工业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3、“十五”期间我州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为引进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4、“十一.五”期间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投资将会逐年增加,“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对建材工业从总量、品种、质量、技术和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十一五”全州建材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奋斗目标

  (一)基本原则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总量控制,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原则。

  2、坚持以资源定规划,按规划定项目,引导产业发展。

  3、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选用先进、高效、低耗的技术装备,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品和企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的原则。

  4、加快发展建材工业,大力推进建材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发展优质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建材专用耐火材料、石材、竹木制品等名优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开拓省外市场。

  5坚持环境立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6、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突出重点,不追求数量增长,重在调整结构。努力发展技术先进的上档次、上水平、成规模的生产线,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性能优良的高质量建材产品的需求。

  (二)奋斗目标

  2010年水泥需求量在3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8%左右。到2010年底止,全州水泥生产能力在450万吨左右。其中旋窑水泥生产能力达到40%以上,预计干法水泥产量将达到180万吨以上。墙体材料生产量达到18亿块,新型墙体材料占全部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40%。以本地资源发展有特色的装饰装修材料将形成气候。到2010年,全州建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1亿元左右。上缴税费近1.2亿元。主要产品产量,水泥350万吨左右;墙体材料18亿块(折标砖)左右;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至12.5吨标煤以下。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发展,我州水泥、墙体材料等主要产品能满足省内市场需求;建筑陶瓷及其深加工制品产量和品种有所增加;主要新型建材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优质水泥、特种水泥、特色石材、建材专用耐火材料、竹木制品等能够组织到州外市场和出口销售,企业的规模结构、工艺装备、产品质量、人员素质、劳动生产率、生产自动化与机械化程度、人均创利税都有较大提高;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节能降耗与利废节土有较大突破;污染排放达到标准;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我州建材工业将成为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多种所有制共存,中小型企业组合比较合理,质量监督检验、信息、教育等功能比较完善能基本适应全州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原材料工业。

  五、“十一五”全州建材工业发展重点及重点建设项目

  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按照水泥工业“上大改小”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用先进适用技术对国家产业政策允许保留的机立窑生产线进行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达标为目的技术改造。不再批准新建、扩建湿法回转窑、干法中空窑、机立窑等落后工艺生产线。根据国家《墙体材料“十五”规划》精神,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一)、水泥工业

  1、新型干法水泥是建材工业的龙头产业,它关系到整个建材工业发展的水平。严格禁止新建和扩建机立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我州应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优化水泥工业产品结构。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原则上依托顶效瑞安水泥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机立窑水泥企业采用新型干法工艺进行改造。顶效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新建一条60万吨(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十一五”期间可以投入生产;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吨(日产2500吨熟料)旋窑干法水泥生产线将于近期动工,在“十一五”期间投入正常生产;荣盛集团(建材)有限责任公司80万吨旋窑技改生产线已正在报批中,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可以投入生产;兴义市水泥厂异地技改项目,新建40万吨旋窑生产线也可望在“十一五”期间投入生产。在“十一五”期间,兴义市商品混凝土搅拌中心将新建年产商品混凝土20万立方米搅拌站。还将在普安县新建一条60万吨/年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

  2、对产业政策允许保留的机立窑进行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环保达标为目的的技术改造。按国家产业政策完成淘汰小水泥任务后,产业政策允许保留的我州机立窑水泥生产线仍然较多,除一部份有条件的机立窑水泥企业将采用新型干法工艺进行改造外,其余企业必须进行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环保达标为目的的技术改造。争取在我州建材行业选择1家机立窑水泥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进行示范技改,使示范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东部先进企业水平,“三废”特别是烟尘、粉尘实现达标排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将先进适用的机立窑技术推广到全州建材企业,提高我州机立窑水泥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水泥企业走联合发展的道路,鼓励有条件的立窑生产企业改造为熟料粉磨站,与州内旋窑水泥的发展相配套。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倡导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在建和新建水泥企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磷渣、锑渣、锰渣等工业废渣,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创造条件,享受国家有关综合利用方面的免税优惠政策,开发完善利用本地低质原燃材料、工业废弃物的新技术、新工艺、在保证水泥品质的前提下,使水泥工业生产逐步向节能、利废、环保的方向发展,使水泥工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拟在安龙县德卧镇重化工基地新建日产2000吨熟料电石渣水泥生产线项目,日处理水泥熟料2000吨。在兴义电厂厂区近邻,通过引资和采取股份制形式,拟建日产2000吨熟料粉煤渣水泥生产线项目,日处理水泥熟料2000吨。

  (二)墙体材料工业

  配合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发展新型墙材。重点是围绕主导产品,建设上档次、上水平、成规模的生产线。要采用自动化控制、机械化输送、隧道窑烧成等技术,发展轻质高强、节土利废的墙体材料。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要限制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大力发展混凝土砌块、水泥混凝土空心砌块,特别是承重砌块、双排孔或多排孔的外墙保温砌块及装饰砌块等。积极发展空心砖,特别是利用废渣的高掺合量、高孔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和外墙饰面的清水砖;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混凝土砌块、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高掺量磷渣烧结砖、页岩空心砖、煤矸石砖、电石渣碳化砖、蒸养粉煤灰砖等。加快发展与住宅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的机械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加气混凝土板、水泥夹心板、纤维增强水泥板、各种外墙复合保温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在“十一.五”期间,拟立项建设兴义市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厂,新建一条年产3750万块砖生产线;新建普安县龙吟砖厂,年产5000万块砖;新建普安县粉煤灰制建用砖厂,生产能力1000万块/年;新建普安县罐子窑镇页岩砖厂和普安县罗汉乡砖厂,各日产砖10万块;新建兴义市瓦嘎页岩砖改造项目,年产砖6亿块。与此同时,要狠抓各类新型墙材的配套产品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到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占全部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40%左右。

  (三)建筑陶瓷工业

  通过外引内联,与州外优势企业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采用大吨位压机、宽断面辊道窑等先进技术装备及低温快烧、多次烧成等先进工艺改造现有企业,达到建筑陶瓷产品规模大型化、花色品种多样化、产品配套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满足州内外市场需求。引资恢复兴义市白碗窑陶瓷厂;新建兴义市华程瓷砖厂建设项目,年产20万件高档卫生陶瓷用品,新建普安县缸子窑镇瓷砖厂,年产74万平方米瓷砖。

  (四)非金属矿及深加工制造业

  积极开发我州石材资源,针对目前石材行业重加工轻开采的现象,建设几个优质石材矿山,重点提高开采水平和成材率。充分发挥现有石材加工能力,大力发展异型装饰石材的加工能力。重视天然板石的开发和利用。引进国内外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技术储量高、附加值大的非矿制品,逐步改变出售原矿和粗加工品的状况。在“十一.五”期间,新建兴义市大型沙石料项目,拟建砂石开采10个;新建兴义市石灰厂项目,建设大型石灰窑10个;新建兴仁县红石材加工项目,建设日产型材4000立方米、板材3000平方米生产线;新建望谟县建材加工厂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建材规模。

  六、“十一五”全州建材工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和保障措施

  建材工业是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及《贵州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

  1、认真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按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办理项目申报、核准或备案手续,并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

  2、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运用信贷杠杆支持建材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机构积极介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建材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进行项目评估,给予信贷支持。

  3、在土地使用方面,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切实做好建材建设项目征地工作,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确保建材建设项目依法合理和及时用地。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未经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以及未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建设项目,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受理用地申请和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4、环境保护方面,要把环境容量,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格把关。坚决控制新污染,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其他有关审批机关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或投产使用。

  5、要充分应用国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优惠政策,尤其要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免税政策,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工作力度,把现有的政策用足用好。制订严格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及使用和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政策,实现由毁田毁林占土向合理开发资源和利用工业废渣、由高能耗向低能耗、由实心向空心、由重量型小向轻质大块转变。

  6、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发展。一是通过组建企业集团,采取参股、控股、独资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选好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支持,同时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引进国外和州外资金;四是积极支持非公有制建材企业的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加大我州建材工业的投入力度;五是要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体系以及ISO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为我州建材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7、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生产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优点深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脑海并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尤其是大中型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一定要带头使用。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兴义市区使用达到60%以上,其余县城达到40%以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118.html

更多阅读

十一五规划 商务部关于《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国内贸易发展,进一步发挥国内贸易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声明:《“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建材工业跨越发展之路》为网友狗友你宣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