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对象界定



  公共关系不是单位个体的单方面行为,而是关系主体与客体在社会活动中,因价值需求形成的一种公众关系。客体是与主体有着利益关联的对应者,属公共关系对象,主要由主体的内部关系对象与主体的外部关系对象(利益关联的所有个人、群体、组织、团体等公众)构成,具有广泛性、独立性等特点。

  一、公众涵义

  公众(public)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因价值需求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关个人、群体、组织和团体,是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具有广泛性、独立性、同属性、动态性、多样性、相关性等特点。

  1、广泛性

  公众不是单一的个体,相对一个主体而言,包括所有与之相关联的内外公众环境,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和阶层。不同主体面对的公众是不一样的,比如:城市政府的公众包括内部的公务员、各行政单位、司法机关、上级单位等,还包括外部的社会民众、社会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社区、异地平行单位及外交等组织和团体;企业的公众包括内部的职工、股东、职能机构等,还包括外部的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协作单位及新闻媒介、政府行政单位等关系对象。

  受社会活动范围宽窄程度的影响,同类型主体的公众幅度也会存在差异。社会活动范围宽其公众就相对多。反之,就相对少。公共关系主体应该将公众视为一个系统,忽视、怠慢任何一个公众,都有可能影响经济效益,危及其形象和声誉。

  2、独立性

  公众不是一个单一体,它通常由若干个分散的单位(可以是个体)组成,各个单位都具有独自的特点。针对不同特点的公众,关系主体需要找到公众共鸣的利益点,选择合适的公共关系手段,促进双方情趣相投、交往融洽。

  3、同属性

  公众尽管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并不是一盘散沙,各个公众可根据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志向、共同背景等共性特点划分成不同类别的公众。公众类别具有交叉性,各类别的公众不是绝对分割的,是多个共性特点的不同组合,比如:一个工厂对环境的污染会影响到周边住家、单位的健康,受到影响的公众就会一起向工厂索赔或施加压力,反对工厂污染行为的群体就构成一类公众。同时,这家工厂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深受消费者欢迎,那么,部分因污染反对工厂的公众,又可以和喜爱其产品的群体构成一类公众。再比如:一家制造企业的部分协作单位向其出售原料时,与其它供应商构成了一类公众;当这部分协作单位向制造企业购买产品时,又与所有消费者构成了一类公众。

  4、动态性

  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公众是社会的主体,随着客观环境变化,公众的性质、数量、利益点、关系范围、态度、行为也会不断变化,从而对公共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关系主体随客观条件、经营行为及价值目标的变化、转移,同样也会对公众的意见、态度、印象产生变化。有的关系建立了,有的关系消失了;有的关系紧密了,有的关系疏远了。为此,针对客观环境,关系主体应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公众。

  5、多样性

  公共关系是一个复杂体,从而导致公众形式的多样性。针对主体而言,公众可以是单一的个人、群体、组织、团体,也可以是多个的群体、组织、团体,而且不同个体、群体、组织、团体之间的身份、地位还有层次之分,比如:消费者可以是松散的群体,也可以是一个利益团体,还可以是一个组织的隶属单位。并且,公众与主体的关系还会因双方价值需求吸引力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紧密程度。公众的多样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建立、维护与手段等要素的多样性。

  6、相关性

  社会是一个大集体,公众不是绝对独立的,它相对于不同的关系主体而存在。公众在按某种标准划分成一个类别时,同相关类别的公众依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互动性。公众的态度、观点、意见往往会共同对关系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主体的任何一个决定和行为都有可能对不同公众产生相同的影响和反映。这就要求主体在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公众的共性,找到公众的共鸣点,有效确立关系目标,选择具普遍影响力的关系手段。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对象界定

  二、公众分类

  社会是一个关系复杂体,针对不同的利益、观念、策略、人员结构等客观条件,不同主体面对的公众会有所不同,而且公众也存在多种划分标准。在公共关系学科中,关系主体主要是指社会组织。为确保公众分类的针对性,我们首先需要对社会组织的类型有基本的了解。按职能划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学术组织、公益组织等。经济组织主要指各类生产、流通、服务类企业;政治组织主要指各行政级别的政府、公安、法院等行政机关;文化组织主要指教育、文艺、体育等文化娱乐机构;学术组织主要指协会、促进会、科研等民间组织;公益组织主要指红十字会、养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等慈善机构。按背景划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是通过创造经济效益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组织,比如:经济类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组织,比如:政治组织、公益组织。不同社会组织对公众的分类和态度往往会不一样,尤其是缺乏竞争和服务意识的组织,最容易怠慢自己的公众,不但封闭和公众的信息,还时常侵犯公众利益,从而产生负面的舆论,引发公共关系危机。

  不同组织选择的公众不同,并且同一个组织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选择公众,但同一个组织之间的公众与不同组织之间的公众相比,要多一些共性的特点。认识了社会组织之后,就可以针对最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进行公众的分类。

  根据所处的环境,公众可分为:内部公众、外部公众。内部公众是指主体内部的职能机构、群体和个体等公众的总称。相对企业而言,内部公众包括员工、股东、职能机构等。相对政府而言,内部公众包括公务员、同级别单位、上下级行政单位等;外部公众是指主体控制能力范围外涉及的个体、群体、组织和团体等公众的总称。相对企业而言,外部公众包括供货商、分销商、新闻媒介、政府机关、消费者等;相对政府而言,外部公众范围尤其广泛,包括企业、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社区、社会群体、公益协会等。

  根据关系程度,公众可分为:松散公众、至交公众、亲密公众。松散公众是对主体生存和发展影响不太直接,主体只与其有简单业务关系往来的公众,比如与主体有一点业务关系的包装公司、礼品公司等;至交公众是对主体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主体与其建立了长期联系及互利协作关系的公众,比如供应商、分销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等;紧密公众是同主体有着切身利益关系,荣誉与共的公众,比如:战略伙伴、子公司、上下级单位等。公众之间关系的程度是相对的,并且可以相互转化。划分公众关系程度的目的主要是利于资源调配,确保关系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根据对主体的态度,公众可分为:赞誉公众、逆意公众、游离公众。赞誉公众是对主体的行为满意,并有支持与参与热情的公众;逆意公众是对主体的行为不满,并有反对与抵触情绪,甚至采取抗议行为的公众;游离公众是对主体不甚了解,对主体的决策、行为、传播无动于衷的公众,属于公众的主流。主体需要加强个性化塑造,注重自身形象维护,争取更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尽力改变在逆意公众中的不良印象,借助媒体舆论,主动平息谣言,澄清事实,不断提高赞誉公众的比率。

  根据稳定性,公众可分为:短效公众、长效公众。短效公众是与主体利益或与主体社会活动仅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关联性的公众,比如:足球闹事球迷、春运车站滞留的旅客、盖厂房的建筑队等。针对短效公众,主体应根据关系环境,临时制定关系计划,并须注重培育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付能力;长效公众是与主体具有长期利益关系,且关系紧密、稳定的公众,比如:合作伙伴、职能机构、忠实顾客等。针对长效公众,主体应注重维护双方利益,秉承诚信互惠的交往宗旨,加强沟通与交流,确保关系的亲密和久远。

  根据主体需求价值,公众可分为:互惠公众、排斥公众、仰慕公众。互惠公众是同主体意愿、行为、利益保持一致,积极迎合主体建交意向的公众;排斥公众是同主体利益相冲突,不被主体认可和接受的公众,比如:缺乏诚信的组织、团体和个人,向主体提出过分要求的行业组织等;仰慕公众是主体极力想交往,但难以产生共鸣或吸引不了交往兴趣的公众,比如:一些知名人士、大品牌企业、执法单位等。针对仰慕公众,要求主体讲究交往技巧,尽可能寻找到共鸣的嫁接点,把握时机,主动出击,以真诚、务实获得公众的好感和信任。

  根据发展形态,公众可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目标公众。非公众是不属主体公众范畴内的公众;潜在公众是隐性的,未来即将对主体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公众。这类公众容易被主体忽视,要求主体善于分析关系形态,作好嫁接潜在公众关系的铺垫,并妥善处理可能隐蔽的矛盾或冲突;目标公众同主体有直接利益关系,是已经建立关系桥梁或正在建立关系桥梁的公众。该类公众要求主体及时沟通,加强联系与合作,促进关系的和谐、紧密。同时,要擅长使用宣传舆论,满足公众知情的欲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公众的分类还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分析和把握。

  三、企业公众划分

  因规模、人才、业务范围等要素不同,关系主体划分公众的标准就会不同。并且因利益点不同,关系主体同各公众的关系程度也会不同。通常,大型企业的公众按独立单位大致可划分为十三类。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62 width=462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

 

  企业公众还可以分为国际公众和其它公众。划分公众需要注意的是:各类公众都是由诸多单位或个体组成,根据各类公众的特点,企业应明确目标公众,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公共关系策略。

  1、股东

  股东是按一定比例出资,享有股东会表决权和利润分配权,并在工商部门备案登记的投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过程中,企业要注重维护股东的利益,定期向股东会汇报经营情况,遇重大决策问题应及时向股东会申报。通过交流、沟通以获得股东的信任和支持。2、员工

  员工是企业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属于企业内部首要公众,相对于外部公众又属于公共关系的主体。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沟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有效协调企业团体、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企业强健发展。

  3、消费者

  消费者指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相关顾客,是与企业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外部公众。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商品和满意的服务,加强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坚持诚信经营,正确引导消费,勇于创新,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同消费者建立广泛而紧密的依附关系。

  4、竞争者

  竞争者是指同企业共同分割市场份额的经济组织。与竞争者之间,企业需要形成经营特色,摆脱价格大战的困境,积极预防和应对竞争者的攻击。同时,要注重维护行业利益,遵守行业约定,尽可能避免采取相互挑衅或不正当竞争的经营策略,扰乱市场规则。并且可以选择能产生优势互补效益的竞争对手进行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挖掘市场潜力,获取新的发展商机。

  5、供应商

  供应商是向企业供应原料、耗材等物资或商品的经济组织。与供应商之间,企业应注重信息传递,恪守合同条款,加强沟通,定期拜访,促使双方达成利益统一的紧密合作关系。

  6、分销商

  分销商是销售企业产品的批零商户。与分销商之间,企业应负责按时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维护好价格体系,不断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注重品牌培育,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积极的销售政策将企业利益同分销商利益捆绑在一起。并可定期举办分销商会议,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分销商的信心,围绕共同目标使双方获利。

  7、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融集资金和出售资金的场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企业应与金融机构保持紧密的关系,以便为企业的规模化成长打通资金渠道。

  8、政府机关

  政府机关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部门,包括:工商、税务、交通、治安、环保、法院等行政机构。企业应熟悉政府各项政策、法规,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帮助政府解决就业、环保等难题,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

  9、社区组织

  社区组织是企业所在地的区域性群体和单位,包括:区域群众、基层管理机构、地方团体、区域经济组织等。企业应同社区组织保持友好往来,维护社区共同利益,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社会活动,主动承担必要的社区责任和义务,积极营造祥和、关爱的社区环境,以赢得社区的赞誉和支持。

  10、市政单位

  市政单位主要指城市能源供应和市政设施管理单位,包括: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天然气公司、公交公司、污水处理中心等。遵守市政管理规定,按时缴纳能源费用,积极配合能源单位检修、查验等工作,有选择性的支持、赞助市政建设,就容易获得能源的充足保障,并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宣传。

  11、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主要指以共同兴趣、爱好或利益自愿集合在一起的合法民间组织及社会相关非盈利机构,包括:民间组织、协会、医院、学校、慈善机构等。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范围,有选择的同社会团体建立协作、联谊等友好、互助关系,能开阔企业视野,丰富信息资源,并能扩大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12、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是传播新闻和信息的传媒机构,包括:广播电台、杂志社、报社、电视台等,是企业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桥梁,是企业形象宣传的窗口。企业应同新闻媒介保持长期联系,加强同新闻记者的关系维护,有选择的赞助新闻事业,积极营造新闻热点,通过吸引新闻媒介的关注,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

  13、名流人士

  名流人士是指在社会公众舆论中具有显著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物,包括:政界、商界、学术界、娱乐圈、体育界、科研等领域的权威和知名人士。与社会名流建立良好关系,可以向权威专家请教,提高决策能力。并且借助社会名流的地位、身份和声誉可以提升企业的身价和知名度。同时,利用名流的关系网络,能扩大企业公共关系范围,搭建吸纳社会资源的通道,创造更多利于企业发展的商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148.html

更多阅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探索领域。教育学以人的教育为其研究对象,最初是作为关于儿童和青年的科学而产生的。由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它逐渐成为研究对各种年龄的人进行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所以,教育学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再研究是什么意思

现代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来说,始於大发现年代(the Age of Discovery),当时技术先进的欧洲文化和各种「传统」文化接触频繁而广泛,欧洲人对那些「传统文化」的绝大部分都毫无区别地贴上「未开化」或「原始」的标签。到19世纪中期

归真堂活熊取胆 归真堂“活熊取胆”的公共关系困局

     归真堂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上市之路会引发轩然大波,引发争议的不是产品质量本身,而是其赖以生存的“活熊取胆”模式,尽管归真堂及相关协会一再声称,目前的取胆技术,熊并不痛苦,甚至还很舒服。但很显然“舒服论”不能令人信服,反而

三国演义的人物关系 三国演义中的公共关系

《三国演义》作为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恢宏的战争场面描写,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几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果我们抛开文学的因素,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那刀光剑影

声明:《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对象界定》为网友做你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