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用权 廉洁从政—— 反唱所谓“秉公用权, 廉洁从政”的理念 最近,看了人民日报评论:《七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篇美文,文中关于“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论述却也符合一般的思想意识形态。但笔者老是觉得缺少什么?反思后才醒悟。 依法用权,廉洁从政——应当是当前执政的主旋律aihuau.com 所谓“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的传统理念应该换一种角度去引导啦。 为什么? 看了这篇文章,笔者深夜反思:我们的执政部门,几时真正秉公执政,况且所谓“秉公执政”从何谈起,从何做起,不外就是执行者所谓的公道而已,那么认定公道与否的尺度也只能是执行者的。 笔者曾经在一部电视剧里听到剧中人说那么一句话:我就要用法律来定你的罪。 是啊!我们的所谓“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优良传统应该从另外角度反思,如果从“依法用权,廉洁从政”去引导,那么可能老百姓也很赞赏和支持,因为我们一直倡导“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理论。 我们既然高唱法治国家,那么,如何治理国家?这个就是从执政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在高调以“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理念来继续引导我们的公务员和执政者,而应该以“依法用权,廉洁从政”去引导,引导他们专研我们的法律,而且确确实实地依法用权,廉洁从政。 一个所谓的“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理念,已经误导从政无法廉洁从政,因为所谓公就是“公道”,那么怎样是公道?这个跟“黄婆卖瓜”的道理一样,执政者说这样公道,受理者说这是你的公道。 其实,我们应该以“依法用权,廉洁从政”为当前执政的主旋律,这样才能真正践行我们的“法制社会”的理念和思想意识;去引导执政者“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政意识。

依法用权,廉洁从政——应当是腐败者身边警钟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同时也应该说: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也是法律所赋予的。 只能依法执政、依法从政,才能真正体现执政者的高度的法律意识;只能用来为国家、集体、人民谋利益;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和政府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的宗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 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但是,如何秉公就是当事者的权衡问题和尺度啦。所谓公道的权衡,是以执政者的思想意识和政策水平、法律意识水平相对应的。 但是如果我们倡导“依法用权,廉洁从政”,这样,就会让执法者去专研国家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法律不会成为博物馆里的收藏品,也只有以“依法用权,廉洁从政”的理念来引导我们的执政者,才能真正使他们廉洁为民,当他们有非分之想时,可能因为清楚法律的威严,也因为上司不会因为所谓“公道”袒护而“依法用权,廉洁从政”。 这个时候,“依法用权,廉洁从政”就自然成为我们执政者的身边警钟。 那么以权谋私,祸害人民的所谓败类,可能将逐渐减少。那么,腐败的源头可能就可以截断。 当前的腐败,是因为团体利益之间、组织机构之间有所谓官官相护的所谓“秉公用权”在作怪,才让腐败分子得以滋生和扩大,甚至发展到组织犯罪。 所谓“秉公用权”已经不再是我们高唱的传统,而“依法用权,廉洁从政”的理念,才应该是我们应该反思和倡导的。 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两袖清风,执政才能执得好。 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廉洁从政,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头人,才能更好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