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失去创造力?
中国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你淋漓尽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担心,特别在思想和言论上更是如此,对思想和言论的束缚比对行为和束缚更可怕,它直接毁灭了两至三代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来源于思维,不让思想充分释放,先假设无数种不可能,到处都是拦杆怎么能跑得快?
一、消失的文化的创造力。经常看美国电影,有感于各类古怪精灵式的创意,情节独特,思维跳跃,上天、入地、下海,古今纵横,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政治讽刺口无遮拦,人性本能淋漓施放,在人物和事件间骄纵驰骋,信马由缰,无论正剧还是荒诞剧都张弛有道却又风格各异。法国电影没有美国电影那样包罗万象,更多的体现生活的每个角落,伦理和人文,法国电影的独特可综合为:余音绕梁,每思必得新获。日本电影含有明显的压抑,被摧残后的痛快,变态的宣泄。美国是电影的全能,日本是变态的冠军,欧洲电影是美丽的活雕塑。从电影的创造力完全能看得出那个国家文化的张力和政治开放度。我们为什么拍不出独特构思的电影,思唯总是跟在外国电影的后面转?从来没有中国模式的电影?电影这种大众传媒,始终被电影局控制着,“审核”这两个字太重了!电影局不批准都不能拍更别说发行了!
二、短视的教育。 西式教育认为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率最高,紧张是导致低率学习思考的重因。中国有棍棒式教育的先例,这种教育方式比较适合体育教练,在文化课上适得其反。长久以来国人处在老式教育体系下,在封闭教育中成长,不主张个性思维,倡导主流思考,实际上就是随波逐流的思想。在教育和人事体系中按错误的教育体系产生的错误结果用错误的用人机制安置就业,造成极大人力资源浪费。中国式教育的伤痛:造就少部分书呆子。很多人最终只会学习,不会应用。物理课学完了,不知道电灯怎么安。因为我们的实验课不允许损坏教学设备,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告诉学生,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要动(这里排除安全教育),其实就想告诉你一句话:这东西很贵,搞坏了要赔钱的。这是一种束缚,教育投入的最大部分应该包括设备消耗,没有消耗没有损失的教育是循规蹈矩的教育,不给个性以充分发挥的土壤就不会制造出“创造的天才”。
戴上高保真耳机伴着舒缓的节奏在郊外绿地上享受自然之光时,心境开阔无忌想要飞,想要孙悟空在天上地下纵横的速度,想象鱼翔浅底的自由,渴望见那东海龙王……这些空灵般的想象来自于音乐的激发和环境的雅致,这些想象施于文人就会产生如梦的联想妙笔生辉语丝万千创造无限。相反让文人在一个吵闹的锅炉房撰写散文诗……?
三、急功近利的拜金主义。因为金钱的诱惑让人感到悟生有涯机不可失。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的利益成就了彩票业持久的辉煌,不顾环境的疯狂工业扩张和不计人权的狠命压榨换来最快的利润增长,科学发展观的事都交给下一代人去完成了。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誉,疯狂的将“MADE IN CHINA”的商标打遍全球,大把的美钞欧元流进口袋,创造?见鬼去吧!知识产权?有没有都行啊!都在向钱看齐,因这个东西最具魔力,它改变一切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对,过去所谓的“金钱不能买到一切”也被今人在各领域逐渐证明是谎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类思维的“进步”,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过去用金钱能购买的物质世界之外的东西很少,现在却不侵蚀着人们的精神、情感。
人们不去创造,因为创造太遥远。想要创造就要背叛就推翻就要革命,重建总要耗费大把的时间和太多的金钱,宁愿忍受老去的痛苦也不能放弃眼前的欢乐。很多残障人士成功了,为什么他们能成功而常人做不到?因为他们孤独、因为他们宁静、因为他们无路可走、因为他们拒绝诱惑、因为他们没有情欲、因为他们放弃幻想,一个人只做一件事,终究会成功,现实的诱惑太多了,不能开辟一个创造的天堂:那里没有干扰没有压力没有制约完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