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大学当工厂
作者/刘植荣笔者在大学教书,曾在六所大学读书,但总感觉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工厂。学生就是原材料,进入大学这个工厂,教师作为雇员把学生放生产装配线上进行加工,四年的生产流程后经检验合格发给个“准予毕业”的出厂证书,就流散到社会上去了。学校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获得了高额利润,因为它们的“产品”不存在销售的问题,一下生产线,全部被赶出校门。
把大学办成工厂是“教育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前些年提出的“教育产业化”为那些通过教育聚敛个人财富的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他们兴高采烈、冠冕堂皇地做起了教育“生意”,这可是无本万利的买卖:校舍、教学器材都是国有资产,教职员工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吃着“皇粮”,行政办公有事业费用支持,个人福利有学生的高额学费喂养,发表一篇论文学校给多少钱,出一本专著给多少钱,上一节课给多少钱,年终奖励多少钱,有的还免费提供住房、车子等等。现在的一些教学会议,十有八九都谈到钱。大学新开设一个专业、一个班,都要先进行经济核算,看能收多少学费,国家拨给多少资金,需要几个教室,多少老师,多少教学设施,看一个班能赚多少钱。把大学当作工厂办,主观上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客观上则压制了学生的人的属性,扭曲了学生的思想意识,阻碍了知识的发展,为社会“制造”了众多的危险因素。
工厂经营的目的是取得最大利润。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工厂的利润在产品售出以后就能核算。而教育的获利是社会性的,以培养出去的学生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来决定。如果按照工厂的模式办学,只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势必有“偷工减料”行为,有的还会“投机倒把”,以合作办学的名义骗取学生的钱财。学生学四年,给他盖上个印章,大学、国家、学生三者的契约即告完成。现在一些大学把让学生毕业当作教育的目的,把学生哄弄出去完事,因为他们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学校的责任,不会赖在学校不走。
现在的大学成了镀金的荒漠,在一座座现代楼宇里笼罩着迷茫、空虚的脑壳。学生们在睡梦中听着那些陈词滥调,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否有用。因为一进入学校就身不由己了,教师把他们放到生产装配线上任意摆弄琢磨,直到把棱角磨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创造性思潮受到极大的压抑,是人性的沦丧。
学生不是原材料,因为学生有思想,他们需要思想表达,这是人的基本属性。中外历史上的学生运动的引发,实际上都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人的属性,要求学生必须统一思想,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念,不给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思想经过长时期的压抑,最后忍无可忍,要呐喊,要上街。这就像地震一样,平时地壳的能量释放不出来,只有把这些能量聚集起来,当这种能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地壳岩石断裂,发生地震。如中国文革期间的学生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美国学生的“反文化”运动等等。
现代化带来的一个普遍意识是标准化、统一化,这是工厂车间的思维,产品不标准、不统一就无法装配,成了次品。可如果把这种意识用在人才培养上,那就是对民族的毁灭性的摧残,因为一旦给所有的学生灌输一个错误的标准,那整个民族的意识就是错误的,就成了一架不能运转的机器或无法控制的机器。所以,学校必须鼓励学生多样性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是任何一个社会的中心问题。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考察“输入”给院校的东西,如教研经费、教授比例、学生数量、图书馆的藏书量、发表的论文篇数、一年收入多少等等,而是考察院校“输出”的东西,考察它创造的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应该从毕业学生在社会上所做的贡献、就业率、犯罪率、科技创新能力等诸因素来考察。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毕业,而是把他培养成社会上的终生财富创造者,而不是纯粹的财富消耗者,更不是社会的破坏者。
那些大学工厂该停工了,生产线上的学生们该下来了。如果继续把大学当作工厂来办,那只能是毁了教育、毁了学生、毁了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