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生态文明之路
从游牧采集文明向农业文明、以及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食物结构、居住方式等)、文化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分别被称为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当前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生态革命”时期。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不仅仅意味着文化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变革。
张录强(2005)提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6]该理论从系统的层面探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条件、具体路径和目标。广义的文明包括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从广义文明的角度分析,在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所涉及到的五个方面具体内容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层面,意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模式;社会和谐属于制度层面,意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而文明进步属于精神文化层面,重在促进“人与自身和谐”观念的建立。下面分别论述之。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保障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自组织、自调节维持自身的稳定与和谐,可以低(人工)成本、甚至无(人工)成本地良性运行,并持续不断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从投资——收益角度分析,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健康、培育自然生产力实现的经济增长是最低代价、最高效益的增长。因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与文化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最可靠的保证。
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在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和技术模式。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提出的 “宇宙飞船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3R(Reduce, Reuse and Recycle)为基本原则,以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与清洁生产、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想经济与技术模式,它从转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入手,从根本上消除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压力与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完善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改进农作技术等,进而促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和营养食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要求重新组织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通过物质循环、再生利用提高资源效率,减轻资源压力,克服资源和环境局限,提高资源、环境容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和谐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和谐的社会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加合理地同步体现为全民共同的福利。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需相应的制度给予保障。作者在另文中按照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反馈调节、再反馈调节等信息作用的逻辑顺序,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构架,包括表达机制、共识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控制机制、监管机制、再分配机制、国防机制和整合机制等八大机制。这八种机制是当前中国国家和地方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头戏,它可以避免人治“人亡政息”的弊端,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和谐。
文明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它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因素。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我们必须前瞻性地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文化观念发展的方向;通过法制、经济等手段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经济与社会运行环境,持之以恒系统推进先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由此可以推论,通过促进文化、科技、教育、法制等的生态化转变和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