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制出口产品的数量,遏制加工贸易产业顺差增速
尽管国家将减顺差作为2007年的头等任务,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来的情况来看这项任务的难度不小。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408.8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占同期进出口额的45%,加工贸易出口27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0.4%;加工贸易进口16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同期进口总额的38%。加工贸易顺差1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7%,但受2006年7月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较大,加工贸易顺差增速低于同期一般贸易顺差49.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顺差占外贸顺差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2倍下降到目前的94.7%。
加工贸易新政策出台以后,8月份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1369.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765.7亿美元,进口额603.9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12.7亿美元,占整个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4.6%,加工贸易出口额381.9亿美元,占49.8%,加工贸易进口额230.7亿美元,占38.2%,加工贸易顺差为151.2亿美元,占今年月顺差现有的最高峰6月份贸易顺差249.8亿美元的60.4%。目前来看,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但是由于加工贸易产业出口的累计基数太大,我国贸易顺差依然保持增长态势,短期新加工贸易政策效果不明显。
2、限制出口产品的数量,优化加工贸易产业出口结构
从我国今年上半年出口来看,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初显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效果。上半年,钢坯及粗锻件、未锻造的铝、未锻造的铜、未锻造的锡及锡合金、花岗岩石材及制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84%、73.4%、71.7%、62.3%、79.8%。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1808.1亿美元,增长24%,占加工贸易出口的45.2%;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1232.5亿美元,增长24.4%,占加工贸易出口的7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从最近3年来看,我国钢材出口呈下降趋势,但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猛增至3970万吨,增长92.2%(见图2)。
从最近3年来看,家具,纺织品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有所下降(见图2),但今年上半年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普遍提速,受加工贸易新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小。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04.5亿美元,增长23%,比上半年了1.3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304.3亿美元,12.5%,比上半年加快了2.7个百分点;家具及其零件119.7亿美元,增长25%,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从我国上半年的进口来看,依然受加工贸易新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小。1-7月份,我国进口初级产品1296.2亿美元,增长22.1%,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25%;进口工业制成品3879.8亿美元,增长18.7%,占我国同期进口总值的75%。
3、限制出口产品的数量,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生产要素
从04年以来,东部沿海省份和中西部的大城市加工贸易集中的地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能源荒”等现象。从04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来,这些地区的“能源荒”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06年全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加工贸易产业发达的广东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2.7%,为0.77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6%。而“民工荒”依旧突出,由于农民工的工资增长较少,有关研究表明,珠江三角地区12年来月工资只提高68元,造成东南沿海地区出现长时期,大规模确乏劳动力的现象,甚至连安徽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也被“民工荒”困扰,07年该省农民工缺口高达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