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产业拐点 蓝田玉石产业面临市场拐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淡出人们生活多年的玉文化也悄然复苏,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四大美玉之一,地处陕西蓝田县境内的蓝田玉产业也开始再度兴盛起来。

据了解,蓝田玉具有一石多色、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硬度适中的特点,是理想的雕刻材料。自2004年初国家对蓝田玉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以来,蓝田县当地政府成功的举办了两届“蓝田美玉展销周”活动,使蓝田玉的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当地的玉石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官方的资料统计,目前蓝田县从事玉石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及经营户多达420多户,加工企业16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向阳路、迎宾路、长坪路为依托的三条玉石经营展销大街,其玉雕产品已发展到六大种类1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开采22300吨,约5600立方米,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税金1160万元,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26%,税收占全县的20%左右。

独具文化特色的蓝田玉

陕西蓝田玉俗称“菜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据介绍,蓝田玉的开发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其美名则源于秦时的第一块玉玺,此后,蓝田玉开始名声大震。

到了唐代,蓝田玉的开发达到鼎盛时期。玉石也成为当时蓝田向朝延供奉的主要供品之一,唐代诗人李贺在《老夫采玉歌》中写到:“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绝清袅袅。村寒白屋念骄婴,古台石蹬悬肠草”。诗人韦应物在《采玉行》中写到 : 官府征白丁 , 言采蓝溪玉 , 绝岭夜无人 , 深榛两中宿 , 独妇食粮还 , 哀哀舍南哭 ”。 这两首诗真实的反应了唐代官府采蓝玉的规模和盛况。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句更是将蓝田玉的特点刻画的入木三分。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随着唐王朝的灭亡,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蓝田玉也开始销声匿迹,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蓝田玉才重新被发掘出来,但由于缺乏现代化开采技术及设备,当地的玉石资源的开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让蓝田人引以为自豪的玉器制品则长期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

一直到2004年,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 “蓝田玉”申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获得成功,其发展才开始出现了转机,仅仅两年多时间,蓝田玉的门店就从四五十家增长至目前的400多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还断言“蓝田玉的春天来了”!

那么,目前蓝田玉产业的现状究竟怎么样?昔日的历史文化名玉果真重现光彩了吗?是不是真的像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一派兴旺呢?2007年12月7日,记者专程来到蓝田玉的产地位于西安市东40多公里的陕西省蓝田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西部最大玉产品集散地形成

据同行的陕西省广西商会副会长、陕西星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冼柏强介绍,蓝田玉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历史名玉之一,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被称为蓝田县的“名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蓝田玉的开发利用取得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该县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事实上,蓝田玉之所以名扬天下,不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还因为其鲜明的特色,也就是其“玉包石”的特点,所谓“玉包石”是指玉矿物与石头混杂而生,而玉则包裹在岩石之外,不同与河田美玉的“石包玉”,正因为蓝田玉的此种特点,蓝田的玉匠们常常趋势造型,将玉与石巧妙融进同一件作品,使得雕出的成品惟妙惟肖,精巧不已,也常被用来制作各种礼器,如玉璜、玉圭、玉刀等。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蓝田玉石产业的一个支柱产品而独领风骚。

另外,根据专家的化验表明,蓝田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而实践证明经常佩带玉器则可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与此同时,记者也在蓝田县的采访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蓝田县当地政府也坚持把蓝田玉作为推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打品牌和重要特色产业,注重深挖内涵,扩张链条、广泛宣传、树立品牌,使得蓝田玉及相关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蓝田县先后通过举办“美食美玉节”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蓝田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如此,蓝田县还于2004年成立了玉石产业协会,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蓝田玉进行产品研发、行业监管、市场分析和最低限价保护。随后的2005年又成立了西安宝石鉴定中心蓝田监测站,对县内各类玉产品进行监管和鉴定,维护消费者权益,有效保护了原产地域产品声誉,促进了玉产品市场良性发展。

而目前在蓝田县城内最多的店铺就是玉石店,尤其是县城新街路西新开发的蓝田玉批发、零售一条街更是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据悉,来此选购玉器的,大部分是省内的西安、汉中、宝鸡、延安以及榆林等地区的首饰经销商,也有来自山西、河南、甘肃、宁夏、湖北和四川等地的批发商。加上此前已经形成的向阳路、长坪路市场,单在蓝田县城就有店铺大约有420家,其玉石产业已经开始初具规模。

不仅如此,和批发、零售一同发展的还有蓝田玉的开采与加工业。记者在玉山附近看到,在当地的几个村子里,从山上开出运回的玉石料,大大小小堆满一个个小院。这些玉石料经过筛选分类后,再由技师决定设计和制作何种饰品。加工企业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建在山上,还有部分玉石加工企业进驻了蓝田县城开辟的经济开发区,而大量的加工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的,设在商户家中。

据当地主管部门一位王姓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蓝田县提出发展玉石产业,培育玉石市场,把蓝田建成西北最大的玉石集散地的工作思路。经多年努力,2004年蓝田玉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原产地域产品。近年来,围绕蓝田玉的研发、工艺、经销和管理,当地政府先后成立了十几家专门培训机构,为蓝田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蓝田玉开发已形成礼品、日用品、保健品、佩饰品、装饰品、建筑和雕塑材料等门类,玉石加工企业160多家,创新开发的工艺品有1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达到2500多人,在向阳路、长坪路、迎宾路(县开发区)三条玉产品交易街,经营门店达420多家,比起以前几乎翻了好几番。

蓝田玉不仅在全国乃至全国各大商场、旅游景点均有专门的销售台或柜台,而且还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缅甸、越南等20多个国家。外交部礼品司常年在蓝田市场订购各类蓝田玉产品,克林顿、连战、宋楚瑜等各界政要访问以及第15届国际古遗址大会等重大会议都选择蓝田玉作为纪念礼品。

而在蓝田,不仅国内四大名玉,就连国际上的品牌玉如俄罗斯玉、缅甸玉、阿富汗玉,以及一些名贵宝石如翡翠、玛瑙等均能在这里买到。可以说,目前的蓝田玉市场已初步形成“买天下、卖天下”的格局。

事实上,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蓝田玉储量丰富,约10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过去当地民间玉匠大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名玉的尴尬处境

虽然蓝田玉产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据记者了解,蓝田玉在资源、品牌保护和加工技艺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多年以来,蓝田玉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正式命名认可,缺乏国家级技术法规保护,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精品的市场价值大打折扣,给蓝田玉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加快蓝田玉产业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蓝田县政府就开始申请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2月,蓝田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玉雕之乡,2004年4月国家质监总局已通过对蓝田玉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9月蓝田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了“中国.西安蓝田美食美玉节”,各级政府为蓝田玉雕工艺的发展弘扬作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其问题仍不容乐观。

据了解,由于其品质特征,蓝田玉大多被制成工艺品,各种造型的花鸟鱼虫、人物花卉和保健玉枕、敲锤。尽管数量可观,但目前市场上的蓝田玉饰品却呈现出加工技术含量较低,加工的饰品显得工艺粗糙,且品种较单一的问题。而记者在蓝田县玉山脚下的村落里发现,一些所谓玉饰品加工的地方,实际上只是在几间民房里,几个技工在昏暗的灯光下利用十分简陋的设备凭借经验加工着一些简单玉工艺品,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作坊式的工厂在当地并不在少数。而在蓝田县城,玉加工企业条件尽管比山里的要好些,设备也要先进一些,但技术力量不足仍是制约蓝田玉发展的主要因素。

据随行的陕西星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冼柏强介绍,一般来说,蓝田玉传统的加工技术最短需要3年至5年才能基本掌握,加上长期以来,对传统加工技术不重视,让现在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而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蓝田玉的产量却在一直下降,因为老坑早在多年前已经被采完,新坑的资源虽有一定量,但上等品原料还有待发掘。在这一背景下,加工企业的增多,势必加剧资源竞争,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一些经销户只追求经济利益,相互间大打价格战,目前这种现象在蓝田县已十分普遍,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不但会毁了蓝田玉的品牌,而且会对整个玉市场造成一定的扰乱和冲击。

蓝田玉面临八大问题

2004年,蓝田玉实施原产地产品保护得到国家审批后,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起这一古老的玉产品,徘徊停滞多年的蓝田玉很快热销起来。然而,随着市场的无序发展、蓝田玉的假冒品也开始大量的出现,与此同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资金短缺,使蓝田玉陷入一种尴尬无助的境地。

而据蓝田县经济委员会、乡企局、统计局曾联合对“蓝田玉”市场做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所有的企业生产中,“蓝田玉”用量占到90%,其余10%为河南秀玉、新疆和阗玉和陕南的汉白玉。而由于原料的开采手段比较落后,开采成品率低,极大浪费了资源;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使产品质量差,做工粗糙;生产蓝田玉产品的技术标准、技术资料的不健全,也严重制约着蓝田玉的销售;外地人利用“蓝田玉”声誉搞假冒伪劣产品,贬低了“蓝田玉”应有的价值;而销售市场上,从较高档的玛瑙、翡翠,到低档的人造宝石、塑料、有机玻璃,约有20%左右的产品都假冒“蓝田玉”进行销售。 

   在蓝田当地从事玉器加工销售多年的陕西星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冼柏强无疑是个权威人士,而他也历经了这些年蓝田玉发展中的起起伏伏。

 新闻出版产业拐点 蓝田玉石产业面临市场拐点

“蓝田玉目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产销低谷,处在吃不饱饿不死的困难局面”在谈到蓝田玉的经营现状时,冼柏强感叹道,“市场无序竞争、技术贫乏、无行业管理,无疑成为制约蓝田玉发展的瓶颈”冼柏强说。

“新产品一上市很快就被大同小异,千物一面的粗、假便宜货抵消,人为的把玉石卖成了石头价”,冼柏强告诉记者,因为玉器商户们都主要靠河南人的供货,哪个产品好销,大家就一股脑进货,只要后进者晚上两个月甚至一个月,货物就会大量积压。

而市场混乱的另一个普遍现象是“经营户不在销路上拓展市场,却在门前抢生意、砸价”,互相砸价贱卖至今没有大改变。冼柏强感叹说,这些生意的外流和利润损失都是因商品的大同小异没有竞争力导致的。而且,许多外地人到陕西出差旅游,慕名买蓝田玉,却因为买不到精品蓝田玉,售货员只好推荐做工精细的岫玉代替蓝田玉。高端产品被替代的同时,低档玉石产品被河南的重阳石、大理石和商州玉所顶替。客商遗憾的同时,蓝田玉自然少了“回头率”。

此外,蓝田玉还没有固定的批发和零售市场。批发商和零售商都集中在长坪路上,互相争抢客源。而这也是造成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冼柏强的玉器店中看到,龙船、玉枕、象棋、花盆、骨灰盒等玉器商品种类繁多,其中一幅古代四大美女挂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冼柏强告诉记者,这幅挂件在店内标价为800元,但其他一些玉器店有的才卖到400元,就是因为玉器少了选材、抛光等工序。

冼柏强表示,蓝田玉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的技术人员的贫乏,目前,蓝田县都没有一个国家级的工艺大师,美术工艺师也只有几个人。而同样是玉石原产地,河南就有27个工艺美术大师。本地技术人员缺乏,外地技术人员水平却是“技术高的不出门,出门的技术低。”虽然蓝田县生产玉器的厂家有近百家,可现在蓝田县自己的技工只有几十人,其中真正在干技术活的还不到十来人。虽然县上也有一所民办玉雕培训学校,但由于规模小、底子薄、条件差,培训出来的学生技术不高。   

另外,一些老玉匠年事已高,相继谢世,绝技失传,年轻一代独树一帜的人才匮乏,特别是玉雕机械化生产中,市场亟需高档玉雕产品,由于缺乏高精尖技术人才,玉雕精品不多,从玉石到玉雕工艺产品,出售价值不高的现象逐渐显现。

对此,蓝田县经贸局主管“蓝田玉”发展的副局长徐广利表示,蓝田玉发展的八大问题是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价格混乱;生产工艺水平低;技术人员缺少;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产品包装差;营销环节乱。

徐广利告诉记者,蓝田玉矿资源储量丰富,探明的玉矿资源有1100万立方米,但由于缺乏现代化开采技术及设备,玉石资源开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玉石产品质量差,原料80%来源于商洛,本县开采的玉石矿料都是地表矿料,品位不高。经营市场极不规范,以假乱真、以次充优、争抢生意、竞相压价的行为时有发生。

加上技术人才缺乏,全县300多名技术人员中无一人有职业资格证。县内仅有的一家民办玉雕培训学校也由于规模小、底子薄、条件差,培训出来的学生技术性不高。此外,玉石生产加工企业分散在各家各户,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生产设备陈旧、老化,工艺落后,产品不上档次,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损害了蓝田玉的声誉和形象。

而一位玉石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蓝田玉市场没有节制,众人不在精品和工艺上下心思,而是只顾多采玉,一味成批量大规模的生产,出售时互相倾轧,人为地把玉石卖成了石头。”

多方努力共谋蓝田玉产业未来 

陕西星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冼柏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蓝田玉是我国另一古老玉种。虽然名气不低,但是市场接受度与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蓝田玉市场没有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矿务局、外经贸局、质检局都只管一部分,却没有全面管理的部门。

而在河南的玉石原产地却有专门的玉石管理局进行管理。”除了协会调解,政府管理也是规范市场的主要举措。如果有了玉石管理局牵头,就可以协同有关部门对玉石市场进行长效整顿,将假冒蓝田玉逐出市场。同时,合法经营户也就可以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恢复蓝田玉的形象。

  目前,虽然玉石街已经有了三条,但其中很多玉石商户都受制于房东,一旦房东抬高房价或收回房子,商户们就要转移,流失掉客源的同时,也打乱了成规模的市场。因此,对已经形成的玉石街,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比如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建立门面房,改变零散不稳定经营现状,而且最好将零售和批发市场分开,这样就可以稳定已经形成的市场,并让蓝田玉供销市场长期稳定下来。

当地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措施得力,在跨越了起步阶段之后,开出3500家店也是可能的。

“目前蓝田玉的店面增多了,销量上升了,但并不是市场上越多蓝田玉越好。”除了成立蓝田鉴定分站,申请前后最大的变化是蓝田玉标志不能再随便使用。蓝田玉保护办公室的王科长告诉记者:“众多生产企业中,现在有四家企业可以使用‘蓝田玉’地理标志。”

“我们的定位是依靠蓝田玉地域保护,最终把蓝田做成西安周边玉石集散地。”王表示道。事实上,目前的蓝田玉器市场不只是有廉价的玉枕和手镯,其他高品质、多种类产品也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这里不仅仅可以买到蓝田玉,不少商户从云南、河南、扬州、广州、北京等原产地和加工地纷纷购进成品玉,和田玉、翡翠等玉种也丰富了整个市场。

对此,蓝田县经贸局副局长徐广利指出,蓝田玉石产业的发展要按照“产业开发,产业聚集,产业带动”的思路,走内外结合,长线项目与短线项目结合,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充分利用西安大都市的辐射效应,发挥蓝田玉品牌优势,广泛吸引全国各地的玉石产品进入蓝田,把蓝田建成玉石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集购物、旅游为一体,成为辐射全国的玉石产业人流、物流、信息流、经济流的汇集中心。 

近年来,蓝田县甚至包括陕西省政府为这一品牌的推广做了不少努力,他们成立了蓝田玉保护办公室,从1999年始蓝田县历经6年,在2004年通过了原产地域保护,设立了较集中的蓝田玉加工区和营销区。

与此同时,西安市有关方面也定期到蓝田县进行行业指导和质量检查指导,而包括冼柏强在内的一些商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推广力度,如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和引导蓝田玉生产行业的管理。

另外,一些专家学者也认为,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外,所有蓝田玉的加工企业和经销户更应自觉保护好这一历史珍贵遗产,自觉服从管理,搞好行业自律,使蓝田玉市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对此,蓝田县县委书记王新法表示,2004年蓝田玉原产地域保护的成功审批,有力促进了蓝田县经济的发展。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后,蓝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原产地域保护为契机,以蓝田玉品牌为龙头,把蓝田建设成为西安周边地区的玉石集散地”的发展思路,目前,蓝田玉产业已经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而且整个市场也开始走向了规范。

  而据悉,2007年9月底,蓝田县280户蓝田玉经营户联合成立了玉石行业协会,而主管“蓝田玉”发展的蓝田县经贸局副局长徐广利则出任了会长一职,他们准备通过行业自律来加强市场管理,引导产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而蓝田玉的经营户们更是对协会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真正把大家团结起来,在蓝田玉的加工、销售、推广、产品分工等问题上都能达成一致,做到统一市场价格、协调产销矛盾,并最终做大做强蓝田的玉石产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430.html

更多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 中国新闻总署期刊查询

想知道自己发表文章期刊的真伪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可以查询。 打开网站:http://www.gapp.gov.cn,在网站右边找到: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然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媒体名称输入:期刊名称(不加书名号), 媒体类别选择:期刊 。然后点击

著作怎样通过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查询 学术著作的出版方式有

通过门户网站搜索“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查到"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网页;点击“CIP中心”后,出现“CIP核字号验证”,将你要查的“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年份4位数)第。。。。。。号;一般是五位或六位数”填上“验证码”,点击“验证

声明:《新闻出版产业拐点 蓝田玉石产业面临市场拐点》为网友记忆中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