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工业发展 改革发展中的黔西南州冶金工业



  黔西南州冶金工业主要为黄金冶炼、锑、铅锌产品加工及电解铝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改革开放20余年来已逐步发展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黄金采冶与加工

  黔西南州黄金开发始于1986年,1987年产出贵州第一块合质金,1990年产金超万两,1993年实现“吨金州”,黔西南州黄金资源及产量均占全省的80%以上。2004年,以黔西南州黄金生产为主体的贵州省矿产金产量同比增幅超过90%,居全国第一。2005年,全年共产黄金3960.62千克,销售收入实现5.94亿元,提供税收3603万元。2005年10月1日,中国黄金协会授予黔西南州“中国金州”称号。

  1.地质工作取得新进展

  原地质部门探明黔西南州黄金储量148.2吨。“十五”期间,黄金产业部门通过补充勘探:水银洞金矿探明储量54.6吨,烂泥沟金矿将原60.6吨储量提高到107.2吨,扩大资源量46.7吨,合计增加储量101.3吨。到2004年底止,黔西南州已探明资源量达249.5吨。有专家预测远景储量达500~1000吨。

  2.黄金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黔西南州黄金产业初步形成了与新型工业化标准基本相适应的框架体系,主要表现在生产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年产黄金10万两固定生产能力和具有年产黄金5万两非固定生产能力。近20年来(到2003年底止)共生产黄金16365.5公斤(52.4万两)。其中,2005年产金4687.5公斤(15万两/年)。

  3.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1)黄金产业由非规模矿山生产为主转变为以规模矿山生产为主。“十五”期末,黔西南州建成了一批具有现代化生产方式,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效益大幅度增长,环境得到保护,社会贡献突出的规模矿山:即“老三矿”(金龙公司、金兴公司、老万场金矿);“新三矿”(水银洞金矿、烂泥沟金矿、泥堡金矿);“一个厂”(贵州西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精炼厂),形成了开采氧化矿、原生矿及黄金冶炼的完整体系。

 改革开放工业发展 改革发展中的黔西南州冶金工业
  (2)实现了氧化矿生产为主向原生矿生产为主的转变。2003年8月投产的水银洞金矿一期工程,采用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原生矿技术,这一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宣告黔西南微细粒难选冶原生矿的开发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金兴公司日处理1000吨原生矿技术,原矿沸腾炉焙烧——氰化炭浆提金工艺2004年10月28日破土动工;贞丰烂泥沟金矿微生物细菌预氧化处理原生矿选冶技术即将开工建设;将为黔西南州微细粒难选冶原生矿开发展开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4.机制创新进一步推动黄金的勘探与开发

  黔西南州完成了戈塘金矿、紫木凼金矿的改制工作,中国黄金总公司控股两家改制后的矿山企业,使过去濒临倒闭的矿山重新焕发青春。在市场化力量的推动下,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公司进入黔西南州进行勘探和开发,掀起黔西南州黄金勘探,开发的新一轮热潮——加拿大APAC公司在普安、兴义、望谟3县的泥堡、雄武等片区开展黄金地质风险勘探;澳大利亚澳华公司进入风险勘探和开发烂泥沟金矿;福建紫金集团公司勘探并开发贞丰水银洞金矿;中国黄金总公司控股的金龙公司、金兴公司开发戈塘金矿;中国青海五龙矿业有限公司到贞丰背斜进行风险勘探等等。

  二.黄金解析与精炼

  在黄金矿山发展的同时,兴义、晴隆、安龙、册亨等县先后建立了黄金解析精炼厂。其中成立最早的属兴义炼金厂,目前使用的设备已达到全国科技含量最高的无氰、常温、常压解吸电解设备,其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吸引了州内外、省内及省外云南、广西等地客户送载金炭到黔西南州炼金厂进行解析冶炼。截止到2002年10月底,兴义炼金厂累计加工黄金13.5万两,创产值1620万元,为国家创税200多万元。

  贵州西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精炼厂采用国内先进的三级电解专利技术工艺,黄金纯度达到99.99%。2003年11月17日,贵州西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精炼厂正式投料生产,利用国内一流合质金提纯、溶铸技术和工艺,专业生产100克至12500克不同型号的国家1号和2号标准金,填补了贵州黄金产业的一项空白,结束贵州不产国家标准金的历史。

  三.铁合金生产

  黔西南州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富余,铁合金行业在二十世纪末的兴起,曾经为黔西南州的工业发展和财源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直到“十五”期间,铁合金行业在工业经济中仍然占有一定地位。到2005年,全州铁合金产量达到12.46万吨。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化企业。

  厚积薄发的黔西南州建材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黔西南州建材工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形成又一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九五”期间,水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长。水泥生产企业发展到19家,平均每年以10余万吨的能力递增。全州按照“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先后建设和改造了贵州晴隆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的立窑水泥生产线,贞丰县仁都水泥厂年产8万吨的立窑水泥生产线、望谟县水泥厂年产6万吨的立窑水泥生产线等,使水泥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十五”时期,由于有力推进建材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应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积极支持发展优质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建材专用耐火材料、石材、竹木制品等名优产品,到2005年,全州建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3亿,水泥产量达到140万吨;墙体材料接近10亿块(折标砖)。

  一.砖瓦

  兴义市马岭镇以瓦嘎村为中心的页岩砖生产迅速发展,成为黔西南州最大的页岩砖建材工业生产基地。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马岭镇长期沿袭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粘土型砖生产方式。1992年后,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安居工程的投入力度,马岭镇页岩砖生产迎来了发展机遇。马岭镇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瞄准红砖产业,实施技改,新上集规模化、自动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页岩砖厂。1993年,马岭镇大型页岩砖厂已达21家,年产页岩砖1.7亿块,完全取代了手工粘土砖,初步形成了以瓦嘎村为基地的建材工业小区。该年马岭镇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3025.28万元,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其中页岩砖产值占60%。

  1999年,为了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大提高,马岭镇制定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各种政策,为页岩砖建材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在巩固原有规模基础上,推动技术改造,走轻型、隔音、隔热的发展路子。至2004年,全镇有砖厂17家,其中合股企业6个,独资11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有12个,80~100万元的1个,40~80万元的4个。17家砖厂2003年产页岩砖2.7亿块,产值3510万元,实现利润1300万元,上缴税金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352个,工人月均工资800元。17个砖厂所生产的产品,均符合国家普通烧砖GB5101—2003的质量要求。正是由于马岭镇利用资源的优势,以质取胜,打响了“马岭页岩砖”品牌,使销售量占了全州总数的55%,占兴义市总数的85%,产品除畅销全州各县市外,还远销广西、云南等邻近地区,深受用户好评。

  二.水泥

  黔西南州水泥行业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国家和省州的一批接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上马,为黔西南州水泥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十五”期间,全州水泥生产企业由原来的8家(立窑)发展到16家,平均每年以10余万吨的能力递增。2003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60.2万吨,实际生产量102万吨,上缴税费1200万元。2004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11万吨,实际产量达到121.17万吨。上交税费1518.26万元。2005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实际产量达到150余万吨,上缴税费2679万元。

  (一)黔西南州水泥厂(大桥河水泥厂)

  位于兴仁县城北,1969年5月开始筹建,1984年9月正式投产,至2001年止,累计生产水泥50.02万吨,销售水泥49.50万吨,上缴国家税收近1000万元。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该厂已于2002年实行了承包经营。

  (二)贵州荣盛(集团)建材有限公司

  下辖荣盛水泥一分厂、顶效南下水泥厂、望谟水泥厂,生产能力共65万吨/年,该公司正在启动60万吨/年熟料水泥旋窑生产技改项目,总生产能力将提升至150万吨/年。

  贵州荣盛集团是集工业、商贸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民营成分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至2005年已达1.93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65亿元,年销售收入5700万元,年纳税总额650万元,累计纳税3150万元。

  (三)顶效瑞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黔西南州第一条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总投资1.4亿元,年产量40万吨。该公司的建成填补了省、州水泥产业新型干法窑生产技术的空白。从开工到试产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于2002年12月10日正式投产。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窑外分解技术,实行微机控制及办公自动化,投入大量资金建造环保型工厂及装备一流的检测设备。2003年4月,该公司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获得ISO900:Z000认证。2005年,瑞安水泥厂共生产水泥38万吨,销售突破40万吨(含熟料),销售收入达8800万元,上缴税费9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大田河电站、镇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同时,该厂在厂区内外培育绿化带、大量植树,使绿化面积达到了26493米,占厂区面积28%,减少了水泥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绿草如茵,鲜花似锦,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的花园式厂区刷新了水泥生产企业尘土飞扬的印象,企业环保得到社会认可,成为我州科技型、效益型、环保型“三型”企业代表。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2005年11月,瑞安水泥厂还积极与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集团合资,扩大生产规模,向现代化、国际化生产企业方向迈进。

  黔西南州州的“朝阳产业”——医药工业

  黔西南州制药工业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的新兴工业,并已成为黔西南州的后续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经济实力逐渐增强,黔西南州形成了“大区位、大通道、大资源、大市场”的新格局,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州内一些企业家及外来投资者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黔西南州传统医药的优势,并开展化学药品的生产,投资创办制药企业,使黔西南州制药工业形成了“大输液、小片剂、小针剂、膏贴剂”的多方位发展的格局。

  到“十五”期末,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发展到9户,分别是天地药业公司、华圣制药有限公司、圣都药业公司、苗药制药有限公司、心意药业公司、云峰药业公司、渝生药业公司、吉仁堂中药饮片厂及荣昌氧气厂。另有飞龙雨公司、苗王健康产品有限公司、贵州山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苗家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及吉仁堂药业等企业在进行中药保健品的开发生产。

  全州共有天地(大容量注射剂)、华圣(小容量注射剂)、云峰(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鼻喷雾剂、盐酸氮卓斯汀原料药合成)、圣都药业(片剂)、苗药药业(巴布剂)、心意药业(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酊剂)、渝生药业(片剂)等七家药业20条生产线已通过国家药监局GMP认证。

  全州药业生产品种有80余个,包括化学药品和中成药(民族药),剂型有原料药、大输液、小水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鼻喷雾剂、散剂和膏贴剂等。其中云峰药业公司盐酸氮卓斯汀(原料药、片剂、鼻喷雾剂)为国家二类新药,渝生药业“三七丹参片”为中药9类新药,心意药业公司“花栀清肝颗粒”、“复方栀子气雾剂”和苗药膏贴剂品种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品种。

  在产品开发上(包括新产品开发和已有国家标准产品的移植生产),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有苗药、心意两家的苗药膏贴品种12个,华圣药业的“热解速”中药注射剂,宜安堂药业的“汗立停胶囊”,吉仁堂药业的治疗乙肝类中药“清肝颗粒”,渝生药业的“蒲苡颗粒”(癌复康)、胃宁胶囊等;进入临床研究和申报工作的有渝生药业的“痔比舒胶囊”、菊黄上清含片、强身颗粒、益肾养阳颗粒,圣都药业“清开灵泡腾片”、“氨麻美敏片”、“愈酚维林片”、“匹林咖敏片”、“替消唑片”、“安钠咖片”、“赖氨酸磷酸氢钙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复方金刚烷胺基比林片”、“双唑泰阴道泡腾片”、“西地磷酸苯丙哌林泡腾片”和天地药业“氟康唑”等;

  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品种主要有金银花、环草石斛、小叶榕、小花清风藤、倒提壶、栀子、板蓝根等。基地建设主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此外作为保健食品和香料发展的食药两用品种有薏仁米、生姜、砂仁、花椒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药品三级批发格局己打破,新的、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己形成。全州共有医药批发企业5户,即天地药业贸易公司、鸿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吉仁堂药业公司、安龙县康庄医药公司和兴仁县顺风医药公司,有药品零售企业500余家。医药商业企业均已通过GSP认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药行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药企业规模过小、而布局过度分散的局面,提高了生产集中度。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形成了医药经济中以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心意药业公司通过对原兴义制药厂进行收购重组,实现了医药工业存量资产的整合。天地药业公司进一步完成了公司产权划分。天地药业贸易公司(原州药品采供站)完成了公司的体制改革,在州医药公司批发经营资格基础上组建了鸿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大家康健药业与州药品采供站进行了联合重组。吉仁堂药业通过组织培养生产石斛苗,突破了石斛种植中种苗繁殖的瓶颈;云峰药业公司、天地药业公司、华圣制药有限公司、苗药制药有限公司、心意药业公司、渝生药业公司等通过与省外科研部门联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已有3个国家二类化学新药(盐酸氮卓斯汀)获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有1个三类中药新药、1个四类化学新药即将获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另有10余个移植品种获得生产批文。

  2000年全州医药工业总产值为3200万元,利税总额390万元;2001年全州完成医药工业总产值6758万元,实现税收384万元;2002年全州医药工业总产值15171.4万元,销售收入13385.55万元,完成税金及附加879.2万元;2003年全州医药工业总产值12042.21万元,完成税收605.15万元。2004年全州医药工业总产值11083.11万元,销售产值10914.54万元,完成税收490.7万元。2005年全州医药工业总产值19368.68万元,销售产值20273万元,完成税收1021万元,实现利润1192万元。“十五”期间黔西南州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达3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436.html

更多阅读

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对城市的作用

物质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经济建设创造城市的现实财富,文化建设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保定是一个有着优越历史文化资源的千年古城,保定市委高瞻远瞩,在刚刚结束的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

声明:《改革开放工业发展 改革发展中的黔西南州冶金工业》为网友萌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