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用它来形容年轻、热情、有勇气、对什么都充满好奇而跃跃欲试的心情是最合适不过了。不错,正因为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跟沧桑,所以有勇气去尝试,就算失败了也无怨无悔;所以踌躇满志,尽管也有许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父母长辈们却总是在耳边提醒着年轻人的鲁莽跟不智,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代沟”。谈到“代沟”,相信大家都有所感触,不论是年轻的朋友们还是我们的长辈,都是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无奈。曾经读过许多关于“代沟”的文章,大多观点都是认为只要多一些理解就可以了,而我认为,理解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是理解是不够的。现在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形成“代沟”的几方面因素。在此,我们就以我们跟我们的父辈为例。首先应该承认的是,矛盾的产生是由双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果用“炸弹”来形容年轻人的激动易怒心态,那么长辈们的固执就是“火苗”。
先从长辈的角度分析。长辈的以下两个观点最容易构成矛盾的“火苗”:
第一,忽略了“年轻的”痛苦。所谓“年轻的”痛苦,指的是年轻人在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之前的“痛苦”。“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长辈们对于年轻人的这种“无病呻吟”最是看不惯,认为自己经历过的人生,经历过的那些大起大落才叫做痛苦,而年轻人往往因为什么失恋之类的小事而痛苦根本就是莫名其妙。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三岁的小孩子痛失心爱的皮球,哭得一塌糊涂,伤心不已。以我们二十几岁的心态去看这一幕,我们会觉得他很可爱,因为我们都经历过三岁,只是绝对不会陪他一起哭。然而,我们也不会要求他用三岁的心态去了解:等你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就不会为了一个皮球哭成这样了!因为他毕竟只有三岁。三岁的心态跟承受能力使他在失去了心爱的皮球之后本能地伤心哭泣。而我们怎能说他的伤心是假的,是莫名其妙的?二十岁人的心态跟承受能力对于“失恋”做出的本能反应是“痛苦”。然而,这种痛苦与前一种是根本无法拿来相提并论的。同样,以一个五十岁人的心态跟承受能力去给“痛苦”下个定义,跟二十岁人的“痛苦”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长辈们常常忽略“年轻的”痛苦是不对的,也是构成矛盾的“火苗”之一。
第二,一味的否定。这种情况大家一定都遇到过: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向我们的长辈讲述自己的雄心壮志或对未来的憧憬时,却被当头泼下一盆冷水,甚至被嘲笑做“异想天开”、“不知天高地厚”等等。“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句话也是长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更是令年轻人闻之生厌,不由得翻起白眼的矛盾的“火苗”之一。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我们的长辈经历过许多的沧桑,使他们不再像年轻人一样有那么多的梦想跟冲动,但是,如果一个人连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做梦”的激情跟勇气,反而像历尽沧桑的人一样心境苍老,心思细密、行为保守,那样不是恰恰失去了“年轻”的意义了么?我的一位好朋友,一直在外留学,刚刚学成归国。她与她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可以无话不谈,几乎没有代沟。她曾告诉过我,在国外学习的四年时间,说长不长,但却是她人生经历当中至关重要的四年。她做过许多荒唐的决定,也差一点就“误入歧途”,然而,今天她可以完成学业重归故土,心里最感激的人就是她的父母。她告诉我,当她为了一个不值得她爱的人执迷不悟之时,她的父母没有对她加以指责,逼她左右为难,而是告诉她,他们相信她的选择必然有她的道理;他们只要她记住一件事,就是不论怎样,她始终是他们的女儿,这里永远是她的家,她可以避风的港湾!当她终于认清自己的选择是幼稚而不智的时候,她的父母不但没有嘲笑她当初的固执,反而欣然于她并不算太迟缓的领悟,并且帮助她成功地完成了学业,使她重拾信心,再度找回了自我。她告诉了我这样的几句话,我一直深深地记在脑海中:“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很多时候,相信比理解有用。当我执迷不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长辈给我的意见都是反对,甚至是诅咒。我觉得自己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然而,只有父母告诉我,他们相信我。就在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信任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是他们的信任让我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让我知道我还有一个家可以回。而当我终于不得不承认我错了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责怪我、为难我,甚至没有脆弱的陪我一起哭泣,而是坚强的微笑着告诉我,很高兴我又长大了一点,很高兴我能够在自己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他们并没有实质的做什么,但却又为我做了太多。他们的理解、信任跟鼓励一直在精神上支撑着我,陪我走过了这坎坎坷坷的四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我在地球的另外一边也能够无时无刻的感受到他们的爱与关怀。我真得很感激他们!” 听了她的故事,我很感动,也有很多感慨。我想,她与她父母之间的亲情跟友谊是我们所有人都很羡慕并且向往的吧!其实,年轻人之所以主动跟长辈们谈个人情感、谈理想、谈未来,大都是希望能够得到长辈的鼓励、认可,抑或是一些正确的引导。因此,不管我们的想法在长辈们的眼中看来是多么的荒唐与不理智,请千万不要过于打击我们敢做、敢想的积极性,更不要在还没有听完我们的话之前就武断地予以否定,这样只能使两代人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越来越无法交谈,甚至更容易使年轻人在逆反心理的唆使下做出错误的判断跟选择,从而误入歧途。如果长辈们可以从正确的角度去体会我们的心情、听我们说话,就会明白,正因为我们年轻、有梦想、有许许多多“不切实际”的理想抱负,所以我们才会去不断的实践、才会积极进取,所以才能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接下来在从年轻人的角度分析。年轻人的心态,就像是一颗一触即发的“炸弹”,似乎有的是取之不尽的能量,总是不甘于平静的生活,总是有着许多的追求。“做梦”的时候可以很疯狂,“追梦”的时候可以很执著。我想,这就是年轻人才有,也应该有的一股狂热。然而,当这颗“炸弹” “爆炸”在错误的时间跟地点之时,就会伤人、伤己,这也是我们的长辈最担心、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他们才会不厌其烦的对我们讲述他们的经验跟教训,其实无非也只是不希望我们重蹈他们的覆辙,不希望我们经历本来可以避免的那些痛苦。虽然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人的路只能是自己走出来的。就算有人告诉我一百遍:“辣椒是辣的!”如果我没有吃过辣椒,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然而,我们不能否认,长辈们的确经历的比我们多得多。所以,当他们给我们讲述经验、总结教训的时候,我们应该虚心受教,而不是当机皱起眉头,嫌他们罗嗦,甚至转头就走。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凭得失。”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却行之太难。然而,往往也只有那些真正做到了的人才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很多年轻人聊天时都会嘲笑长辈,说他们的思想如何保守过时。可是,真到了大祸临头,捅了娄子之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长辈,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我认为,真正的聪明人和成功的领导一样都是很会“听人说话”的。这里的“听人说话”指的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跟建议,尤其是我们的长辈。因为人的一生时间有限,不可能凡事都去亲身经历,而后总结经验教训,很多时候都需要从我们的长者身上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这跟我们要学习历史的道理是一样的,是要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掌握更为广范的知识信息,然后对正在进行的工作作出最客观正确的判断跟决策。由此可见,年轻人的虚心跟耐心不但是消除“代沟”的重要条件,同时对于我们人生事业的发展方向也起了很重要的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可以做“炸弹”,但是也让我们学习着控制自己,不要让我们的“炸弹”炸伤那些爱我们、和我们爱着的人吧!
找出了形成“代沟”的双方面因素,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给彼此多一些理解。然而,我也曾经提到过,我认为仅仅有理解是不够的。要消除或减少“代沟”,最重要的是做到沟通与交流。两代人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并且能够做到及时必要的交流,这样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同时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中国人受孔孟之道的影响,自古以来就认为与长辈争论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其实并非如此。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沟通与交流,就会对许多事物无法达成共识,从而产生隔阂。两代人之间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本身就造成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从出发点到得出的结论都不一致,甚至是大相径庭。此时,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误解跟矛盾就会积累加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其实“争论”只是交流的方式之一,尽管不是最好的,但也聊胜于无吧!尤其是,当两代人之间很少、甚至是从未有过沟通与交流的时候,“争论”往往是开始交谈的重要方式。因为内心积压已久的情感总是得不到应有的表达,最后就只能用这种方式宣泄出来了。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宣泄”是错误的,认为这样是“大不敬”的,其实不然。人在激动的表达情感之时或许会不假言辞,然而,这并非就代表不尊敬。如果有过于鲁莽的言辞,事后当然应该向长辈道歉,但是,如果只是单单因为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与长辈有所不同,这并不等于是不尊敬。恰恰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对长辈言听计从,而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才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这样只能使双方的矛盾不断积累加深,而最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凡是该说的时候不说,非要等到不得不说时再说,结果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前些日子又遇到了那位朋友,她说她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很幸福。我问她什么是幸福,她想了想,然后笑了,告诉我:“下班回家,陪着父母一起聊聊天,吃个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天南地北的无话不谈。这就是幸福!”看着她充满阳光的微笑跟眼神中那份平静和喜悦,我深深地知道,那就是幸福。我很羡慕,也希望自己和更多的人们能够通过努力,最终寻求到这种生活中最平凡、也是最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