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垄断企业的中石化将获得近100亿元财政补贴的消息,使得不少国人不满。但客观地讲,中石化理应获得财政补贴,指责中石化更不应该。理由如下:
1、2007年中国进口原油1.6亿吨,中石化占了80%,近1.28亿吨。去年国际原油价格从最低不到60美元/桶涨到最高近100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只涨过一次。根据东方证券王晶的计算,中石化07年进口原油的盈亏平衡点在69美元/桶。中石化的进口成本有较大增长。而中石化又不得不以发改委制定的低价销售成品油,为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用油成本承担了大量亏损。中石化仅去年第三季度,炼油就亏损53亿元,而这此期间,国际油价约七八十美元/桶。第四季度油价大涨后,中石化的亏损会更厉害。这样,100亿的财政补贴仅仅弥补了中石化政策性亏损的一部分。更何况,财政补贴收入是要交企业所得税的。
2、没有补贴,将严重打击中石化的供油积极性,可能导致成品油紧张。中石化成品油在国内销售价低于向国外出口价,中石化销售越多,实际亏损越多。中石化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去年年末开始停止向国外出口,并向国外按国际市场价高价进口成品油,并在国内低价销售。固然有传闻两大石化巨头向发改委逼宫成品油涨价,毕竟未得到证实。并且国内成品油短缺只是短期、局部现象。如中石化不获补贴,则少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多出口成品油是符合中石化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办法,这样势必影响国内企业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3、高价进口原油低价销售成品油,损害了中石化小股东的利益。垄断企业并不应意味着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无底洞。中石化目前已在香港和上海上市,H股和A股股东分别拥有中石化约19%和9.8%的股份。中石化既然是企业,就应当对所有的股东负责。财政补贴其实也是对因执行发改委低成品油价格而遭到损失的中小股东的补偿。如果其他上市公司这样高价买,低价卖,肯定遭到一片声讨,难道中石化仅因为是垄断企业,这样做就是天经地义的?
4、不应当带有色眼镜看待垄断企业。固然中石化是垄断企业,但国外的埃克森、壳牌石油等公司同样是垄断企业。不同的是,中石化一开始就是垄断企业,中国没有付出国外那样由自由竞争的大量小企业,不断兼并、重组发展为垄断的巨大成本。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垄断是中国之福,因两家公司都是国有股占主要部分,它们的利润的大部分都归国有,难道国人希望看到本来由中石化和中石油垄断取得的利润,被一个个油老板取得吗?反正中国的煤老板们社会形象并不好。并且同样是垄断企业,中国电信曾收取的大量电话初装费是中国居民的一个负担,中石化从未这样损民肥己。另正因为中石化是垄断企业,才会高价进口,低价销售,如果是民营企业,可能一吨原油或成品油都不进口,结果只能是国内大量汽车停运。又有多少人知道中石化去年1-9月缴付了特别收益金71亿元?
5、部分指责中石化的人首先应自我反省。所有有车的人,他们每加一次油,都给中石化带来一些亏损,加得越多,带给中石化及中石化的小股民的损失越多,如果他们指责中石化得到补贴,得了便宜还卖乖恐怕是不合适的。并且中国的小汽车,几乎都是三厢车,而欧洲有大量的小排量的两厢车。《经济日报》2004年8月谢然浩的《从资源约束看可持续发展》透露:“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亿吨,但已探明并可进行工业开采的储量只有65亿吨。用13亿人口一除,人均就只有5吨。与美国年消耗石油总量9亿吨、人均年消费4吨相比,我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的水平,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储量都采出来,也只够我们用1年零3个月。”故有三厢车的人,最好不要指责中石化。没有车或有两厢车的人,也应当首先指责买大排量车的人,其次再考虑给中石化的补贴是否合理。
也许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应完全与国际接轨,中石化不再承担政策性亏损,这样纳税人的钱也不用补贴给中石化。实际维持一个低油价,最大的受益者是私车车主,并且低油价保护了高耗能的落后生产力。不管怎么说,只要目前低油价政策不变,中石油就理所获得财政补贴。
2008年3月4日的《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