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取消福利分房后,商品房统一了天下。商品房一向以价格高闻名,这在改革过程中人人都有了深刻难忘的体验,多少人因此而变成“房奴”。人们买房难的问题在于房价与人们的收入不成比例,至于为什么房价这么高,众说纷纭,但矛头几乎一直指向政府和房地产商垄断了商品房市场。群众的眼睛是亮的,房价高确实与此有关。但我们也要进一步分析房价高在那个项目上,只有找出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房子的构成很简单,技术含量远没有机械汽车复杂,但房子的价格却能买一辆高级轿车和几辆中抵挡汽车,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刨除土地成本单纯核算房子的建造成本,就会发现房子就是一堆砖,水泥和钢筋的堆砌,这些材料的成本全国一个价,人工费虽然因地区有所差异但不大,都是一些民工干活还拖欠着工资,至于建筑图纸可以在全国通用克隆,一次设计投入终身受用。通过庖丁解牛剩下的就只有土地成本了,土地占整个房子价格的比例有多高呢?笔者在这里举个当地某县级市的例子,政府拆迁出一块土地挂牌拍卖盖房子,结果是每平米的土地价格是1600元,而当地的平均房价才在2000元左右,当然楼房盖它六七层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据建筑公司人员讲商品房的建筑成本每平米在600--700元之间。
我们很多人并不懂的什么叫商品房。吃住是人生大事,谁也离不开,粮油涨价国家喜欢干预,但费解的是却把房子当成摇钱树,拿房子当经济发展支柱实在不仁义,本来房子是属于公益性行业的,应该不以赢利为目的才对。因为政府挣了钱,人民就多花了钱,这永远不是一个双赢的行为;当然在解决了人们的住房后,有条件需要改善的可以继续购买商品房,前提是绝大数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后,市场上剩下的房子才叫商品房。在取消福利分房后,在社会保障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不顾人们收入的差别一刀切式的采用商品房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势必激化社会矛盾,并给弱势群体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很多家庭买房子是东街西凑,银行贷款,祖孙三代全掏钱才勉强应付,房奴的大量产生就是潜在的危机,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住房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它的公益性就体现在土地上,土地是国有也就是全民所有,现在却政府却把国有当作自己所有,把拍卖土地当作财政来源,这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公益性的住房土地应该仿照农村实行无偿划拨的方式供应。因为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商品房作为私产和土地产权70年的矛盾。
如果城市住房(这里我已经不把它叫做商品房了)建设的土地是无偿的,不考虑市民自己建房,仍旧采取房地产开发的方式,政府该如何运作呢?首先城市住房的房价已经扣除土地成本,体现价格的因素只能是建筑质量,建筑风格,配套设施,绿化容积率以及地段的位置,其次,政府如何供应土地的问题。无疑黄金地段的地皮是任何一家地产商竞争的对象,但土地又是无偿划拨没有了拍卖程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这个时候政府做的事情已经不再是如何去实现土地的最大价值了而是相反,政府划出一块地皮仍是招商,土地是免费的,但招商的内容条件却是要求各个开发商提交一份预算报告,看那家公司的建筑质量好价格低,谁能按照合同实现这个性价比最高的住房任务,谁就可以拿到这块地皮开发。这样一来城市住房的价格就不会因开发商的竞争而越来越高了,而且还避免了和合同欺诈行为。最重要的是再也不会出现竞争成本转嫁给百姓的现象了,而是由价格战转向房子的本身质量成本控制上,让开发商自我消化开发成本从而走上一条良好的市场循环之路。
商品房的商品性不该体现在土地上,应该只体现在建筑质量和风格设计上。只有住房满足了人们的必要需求后(一家一户只能买一套),剩下的住房才可以称为商品房,比如别墅等高档豪华住宅等。
遗留的问题是以前成交的商品房,我们的政府赚取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抬高了房价,以后如果无偿供应土地势必引起老房奴的的抗议。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丧失了商品房的交易优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保障性的住房的土地可以无偿划拨但企业用地却不能无偿,不能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