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陕主持召开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这标志着陕西、甘肃两省联手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工作全面启动。
座谈会还确定,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和陕西省、甘肃省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成立规划起草小组,并对规划的编制给出了时间表。预计今年10月,《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经批复后将正式实施。
渭河“串起”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另外两个是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对于将关中、天水纳入一个经济区共同建设,陕西省西部开发办综合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关中平原和天水一直有相似之处。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天水与陕西相邻,天水市西北方向是定西市,而定西辖区的渭源县鸟鼠山就是陕西的“母亲河”渭河的发源地。作为丝绸之路上重镇的西安、天水等市,都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因此,借渭河这条纽带联系起来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被赋予拉起西北的“龙头”重任。
西部三大经济区区位优势比较
关中——天水经济区
区域范围:初定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五市和天水市。
区位优势:2005年,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五市5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就集聚了全省约6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和西北地区68.5% 和26.9%的地区生产总值。这一地区是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之一。目前,仅关中就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集中了16个省级以上星火技术密集区。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技术、装备制造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加快建设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示范区。
发展任务: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促进生产要素在经济区跨行政区划合理流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加快城镇化、城市群建设,着力培养增长极,带动新农村建设。
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为重点,建立发展支撑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为重点,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成渝经济区
区域范围:四川14市重庆23区县。
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成都、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14个市;重庆则包含主城9区、潼南、铜梁、大足、双桥、荣昌、永川、合川、江津、綦江、长寿、涪陵、南川、万盛、武隆等地。
区位优势:经济区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万。经济区占西部面积的3%,人口占西部的25%,GDP占西部的26%,资源聚集好、产业基础好、城市基础好、要素功能好、发展潜力比较大。
发展方向: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共同争取国家加大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生产力布局上加大对这个地区的倾斜和支持,进一步承接国外及东部优先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共同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的增长极。
发展预测: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GDP总量可以达到4.8万亿元,可占全国GDP的8%,将仅次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是最有条件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板块。
北部湾经济区
区域范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玉林、崇左“4+2”城市共同组成。除玉林、崇左外,经济区陆地面积达4.2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7.9%,海岸线1595公里,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人口1255万人。
区位优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珠三角,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
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岸线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动植物资源、淡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加快发展提供了便利。
发展方向:“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立足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沟通东中西,服务西部大开发,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示范区,逐步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我国沿海发展新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