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中国式困惑



 

如果你对中国还不甚了解,当有人告诉你这样一个结论:目前在A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有近30%是不专业的,并且专业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表现要远远逊色于非专业公司。这时,你一定会对此结论感到错愕。

你的错愕是合理的,因为你无法想象,在专业化已成全球潮流的背景之下,中国却仍然有着这样大比例的非专业公司存在,非但如此,这些公司还有着比专业公司更为优良的业绩。其实笔者亦有同感。在1月19日于北京召开一个有关中国公司治理问题的论坛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黄德尊和范博宏两位教授,发布了他俩最近完成的一项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结果。就在此项研究当中,蕴含了这一让人心生困惑的结论。

同时也会叫人好奇。因为你更为感兴趣的,应当是背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两位教授是如何划分专业公司与非专业公司的。他们表示,这个划分,主要参考的是该公司高管人员的教育和职业背景。如果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如董事长、CEO、总裁,他们具有法律、经济或者其他社会科学的教育背景,就将其归入具有专业性的公司之列;反之,倘若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没有这些相应的教育和职业背景,而仅仅具有在政府任职的经历,则可以称为不专业的公司。

 专业化:中国式困惑

照此划分标准,他们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A股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有28%的公司其高管只具有在政府任职的经历,而没有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之下的从业经验。

在他们的研究当中,令人困惑的现象另一面是:那些被认为是比较专业的公司,在上市几年之后的市场表现却通常会比较差,研究结果很明显地表明,专业公司的表现远远逊色于非专业的公司。与此同时,中国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的专业化率非但没有上升,还具有下降的趋势。

解读此现象,恐怕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社会形态来考量,必然涉及历史与现实的两相对较。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目前则正在从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以及后农业社会的半计划半市场,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匮乏。换言之,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专业化拥有的是相对弱小的力量,从而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这恰恰是农业社会的背影之一。以古代文官制度为例,彼时的教育尚无学科与专业,以一纸文章定仕途;部门之间也没有专业门槛的界限,文官在其间调动的弹性大。可以说,中国很早就建立起庞大的集权制官僚国家体系,但真正意义上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实则是近数十年在努力的事。

就公司治理而言,同样遵循这一历史的缘由和现实的逻辑。中国公司在治理上有诸多方面仍然缺乏足够的专业化。透过香港中文大学两位教授的研究,不难发现,中国的公司机构非常庞杂混乱,一个集团公司的内部分公司结构错综复杂,难以厘清,即便这些集团公司发生了关联交易的情况,也难被发觉。

同时,中国的大型公司经营跨度非常广泛。比如说一家纺织公司,由于需要棉花,于是建立自己的棉花生产厂;由于需要电,于是建立自己的电厂;当发电量比较大用不完时,又或许会因此建立自己的电解厂。一家公司无所不做,完全违背了公司治理的专业化原则。

造成中国公司专业化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需求的缺乏。据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公司获得长期贷款的能力与他们的政府关系有很大关系。他们把A股上市的公司与政府的关系分作三类:与当地政府主要官员具有同乡同学关系的公司;已经被媒体曝出有行贿受贿关系的公司;没有前两种关系的公司。最后发现,前两类公司会获得较多的长期贷款,最后一种则比较难。

当然,一旦这些官员被双规或判刑,前两类公司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减弱。由此可见,推进和强化政企分开,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公司专业化的重要出路。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主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715.html

更多阅读

专供酒:中国式的幽默

     某富家女:见过名牌么?我这包上写着LV!  某平民男:我学过拼音,读“驴”是吧?  这是一则典型的中国式幽默,是对某些以所谓的奢侈品来包装或者显摆的人的一种不带脏字的嘲讽。  其实,对于“专供酒”之类的产品,我们不妨用这样的

服装品牌Kappa:“中国式”管理的风声

某种程度上说,Kappa的“中国式”生存,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品牌塑造循环:前期调研;洞悉市场需求;寻找发展机遇;制定品牌行驶路线图;让消费者信赖品牌的承诺以及最终创造性地展示给消费者品牌的内涵。   Kappa:“中国式”管理的风声   大

姜美芝:中国式管理的“三招两式”

无论是西方管理还是中国式管理,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达到现代管理的要求,而不要枉谈西方管理与中国式管理的结合,不要将管理复杂化。借张五常先生的说法,笔者在此提出中国式管理的“三招两式”。2005年09月02日19:22作者:姜美芝来源:中国

萧三臣:中国式管理在国外的影响

MBA教育在我国越来越火,可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其理论并不完全能够适应中国企业现状,于是,根据中国的国惰,人们总结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   何谓中国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进行中国式管理?最近本刊特约记者采访

吴恩达老婆carol资料 Carol Potter:中国式创意人生

  作为《广告时代》评出的“最值得关注女性”之一,CarolPotter是一名拥有跨国企业工作经验的优秀资深广告人。但在中国工作时,Carol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中国式思维”以及“中国式办事”的挑战。  2006年4月8日,天联广告(BBDO)新

声明:《专业化:中国式困惑》为网友愚人码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