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发展 壮大工业财源 推动经济发展



    原载:《黔西南财政》2004年第2期

  近年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指引下,我州实施“电力兴州,矿产强州”战略,全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州财政总收入的75%以上。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3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5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州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42%;全州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13.8%;产业结构连续两年保持“二、三、一”排序,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0.51亿元,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走俏市场,水泥、铁合金、原煤、焦碳、化肥、苗药膏帖、大输液、小针剂、白砂糖等产品实现了零库存销售,尿素以及部分硅锰合金还顺利实现了出口。

  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州财税快速增长。2003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40.63%。

  但是,目前我州工业财源建设还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和不利因素,一是电力供应偏紧,特别是铁合金、电石和县属建材企业有1/3不能正常生产。二是部分传统性产品如白糖、白酒、卷烟、水泥等受市场、价格、政策等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困难。三是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道路交通、煤炭、矿山等事故居高不下。四是国有及国有控股老企业盈利能力不强,亏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五是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管理水平欠佳,创新机制不活,产业关联性差,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反应迟钝。六是困难企业退出市场通道不畅,债务包袱沉重,职工安置困难,国企改革任务重、难度大。

  为了加快我州工业化步伐,巩固和壮大工业财源,结合我州工业经济运行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分析形势

 推动经济发展 壮大工业财源 推动经济发展
  “入世”后普惠制和最惠国待遇的逐步实现以及世界经济逐步回升,有利予我国经济增长,但是国际贸易磨擦和纠纷压力进一步增长,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自我增长机制的逐步形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全国经济GDP将继续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国家将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等新问题进行适度调整,对一些行业和企业争取银行贷款、扩大投资规模带来一定影响。

  就州内而言,电力、煤炭、黄金、医药、化工、高能耗工业等领域一批新增生产能力将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有利于拓宽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全州经济自我增长机制开始形成的同时,东部沿海的一批耗能产业向西部寻找发展机会,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州工业经济在2004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2、增强工业意识

  我国东西经济差距主要是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工业化水平低是我州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工业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以工业为重点”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形成只有工业发展才能富民富州的共识。要象抓农业和扶贫那样抓工业,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牢树立加快发展工业不动摇的思想观念,把发展工业摆到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抢抓机遇,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争取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使我州工业有一个大的飞跃,以工业的发展推动和促进全州各项事业的发展,改变我州贫穷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我州在全省、全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位置。

  3、理清发展思路

  一是明确2004年工业发展主要目标。200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要完成28.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州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8亿元,同比增长17%。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州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4亿元,同比增长11.6%。新增因素为:发电、供电2亿元,黄金1亿元,化工、电石2亿元,铁合金2亿元,煤焦2亿元,医药及其他1亿元,合计新增10亿元。进一步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具备改制条件的国企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基本退出竞争性领域。全州安排技改投资7.5亿元。

  二是理清“十五”、“十一五”期间工业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突出工业重点,以工业化带动全州财源快速增长。要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要由主要抓农业转向在抓好农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工业,由主要抓矿产资源型工业转向既要抓好矿产资源型工业,又要抓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主要抓内向型、资源型经济,转向既要抓好内向型、资源型经济,又要抓好外向型、科技型经济,由按行政区域布局生产力转向按经济区域布局生产力。以传统型工业为基础,资源型工业为支撑,深加工产业为突破口,重点突破煤金电、延长产业链,增强关联度,提高生产力。抓住深化国企改革这个中心环节,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进产业升级和提高整体素质,认真清理并废止各种限制性规章和政策,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多元化产权主体竞争格局,大力推进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我州“大通道、大区位、大资源、大市场”等优势,大力抓好矿产、电力、农产、建材、制药、旅游六大产业,做大经济总量,促进财政增长。围绕“支柱产业做大,传统产业做精、做特,劣势企业淘汰”的目标调整和布局生产力,加速建成安龙、兴义重化工基地,贞丰煤、金、电基地,兴仁西北煤炭基地,晴隆晴北煤焦基地,普安大煤大电基地,普晴茶叶基地,北盘江水电基地,册亨、望谟林、菜、畜、糖、桐生产加工基地等,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建设兴(义)—安(龙)—兴(仁)—普(安)—贞(丰)“3+2”城镇链,构建兴(义)—安(龙)—兴(仁)半小时经济圈和南昆产业带、珠江经济带(黔西南段),推进“环境立州”战略,努力把我州建设成为滇、黔、桂、粤经济区域的重要通道枢纽和西南腹地出海的近捷通道;中国“西能东送”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国西线旅游的一颗明珠;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祖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4、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继续采取兼并、联合、出售转让、股份合作制、拍卖、破产等措施,加快对现有国有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与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实现国有存量资产的有效配置与扩张。二是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一方面对产品有市场的企业,采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改造,提高其生产工艺与装备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产品无市场的企业,加快产业或产品转移。三是要通过优胜劣汰,扶优促强措施,集中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骨干企业。四是要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名优产品的扩张,培育新兴产业和名特优新产品。五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努力使我州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5、规范财税管理

  (1)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减少管理层次和环节,让管理职能相对集中,加强综合经济管理与监督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使行政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机制和市场机制一致起来。(2)改变政府管理企业的方法。按照管“一个人(企业法人代表),一个目标(经济效益目标),一个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效益化运转)”的原则进行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由企业自己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自主决策,政府部门不再直接干预。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诊断,技术进步与投资项目的咨询论证,要逐步过渡到由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来承担。(3)规范收费行为,彻底纠正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停止一切未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包括授权单位)批准的行政收费。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或公益活动的赞助与捐献,必须由企业自愿,严禁各种名目的硬性摊派。(4)强化服务意识,正确搞好监督。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和金融部门要改变工作作风和方法,把为企业服务和排忧解难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要积极、主动、及时、热情地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协调好资金、电力、交通运输等问题,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要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履行好监督职能,并把这种监督主要放在事前、事中监督上,不放“马后炮”。(5)健全和完善财税体制,规范财税管理制度,反腐倡廉,文明执法,有效堵塞漏洞,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变被动缴税为主动纳税。

  6、加大技改力度

  努力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五年内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年均递增20%左右。继续把扩大投资总量放在重要位置,增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重点投资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完善技术改造激励机制,推动企业通过有效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对集中保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对财政贡献大、市场占有率高、产业带动性强、安排劳动就业多为重点,改造一批能源、原材料、医药、特色食品、环保等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7、创新发展模式

  突出并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工业化模式,走市场引导公司(厂、场),公司(厂、场)建基地,基地以定单农业的形式带动农户致富的路子。一是要以糖业加工企业为龙头,继续围绕贞丰糖厂进行扩大规模改造降低制糖企业生产成本,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积极解决好桑郎糖厂的原料供给不足和企业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二是以晴隆茶场、普安茶场为依托,以市场需要带动种植面积的扩大,抓好茶叶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增值率;三要总结好绿茵奶牛场、晴隆波尔山羊中心等“场带户”经验,力争在乳制品和食肉业上形成经济规模,形成产品品牌,拓展州外市场;四要开发好金银花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进一步拓展市场,形成较大面积的种植规模和工厂化生产;五是建一条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食品添加剂黄原胶生产线,解决玉米的市场出路,从而解决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

  8、拓宽资金渠道

  建立以引进州外资金和民营资本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稳定资源、能源优势,依靠外资、民资发展,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尽量避免财政性资金进入竞争性领域和低效率企业。工作中一是拓宽视野更新引资观念,首先要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客商和项目就是上帝”的观念,把国际市场走势、上级的政策、部门的精神和黔西南的州情、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找到结合点;其次是运用利益共享原则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充分考虑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利益,使上、中、下游各个环节都有钱可赚;三是围绕支柱产业做大引资载体,重点围绕“六大产业”,打造引资磁场;四是健全机制创新引资模式,继续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参股与外商合作,形成紧密联合体,用股份合作的办法解决企业的资金不足,让资金、劳务、技术、管理参股进行分配,改革投资方式,变原来的直接投资为贷款贴息,通过资产置换方式盘活存量资本,从而放大资本能量,形成茂盛财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72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媒经济推动作用的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全新的发展面貌,科学技术也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传媒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的更新和新的传播媒介的诞生

陕西省军区副参谋长 推动开放型经济 陕西谋建新体系

     从外向型经济发展上看,陕西同全国、东部发达省区差距较大,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严重失调,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陕西省开放型经济总量小、水平低,导致经济增长拉动力单一,影响

推动转型升级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1)

  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任务艰巨。日本在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曾遇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不断上升的矛盾,但最终还是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了重化工业生态化转型,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特许经营从三方面推动经济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19日在“第6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特许经营业已初具规模,特许经营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特许经营通过相近管理扩张,是提升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声明:《推动经济发展 壮大工业财源 推动经济发展》为网友放肆的我蓝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