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报道:国土局要在2020年前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而当前的耕地存量是18.27亿亩,也就是说离红线只有2700万亩的微小差距了,可谓一步之遥。
对于这则新闻,我关心的不是全国上下国土局系统的官员们为完成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而如何奋斗,如何与把土地当作口边肥肉的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博弈,而是这18亿亩耕地需要多少农民耕种,谁来耕种这18亿亩,以及会对今后的粮食价格进一步整个物价有何影响。
中国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正在加速阶段,城市在迅速膨胀。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3.9%,这意味着13亿人口中有7.29亿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当中,除去老弱病残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通常为40%~60%,即一半上下。由于农民当中外出打工和在家经商的不在少数,其实有效的全职的农业劳动力人口估计不足3亿。
有报告称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假如到了202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平均水平——50%,按照上述计算,考虑总人口的增长,2020年的中国农民劳动力大概和现在的3亿差不多。
换句话说,耕种18亿亩的耕地的农业劳动力为3亿,也就是说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6亩。在当前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之下,这个劳动强度是十分繁重的,所以说农民很苦。如果3亿劳力养活4亿老小和7~8亿城市人口,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是十分困难的。但是12年之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水平能够提高到多少?尚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如果粮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这3亿农民苦力肯定不愿意。如果务农很苦,自然没有人想当农民去种地,则农业就很危险。这就要求,一方面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逐步加大的这种投入,其总价值必须逐步下降或者价格稳定但粮价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农业是否在发展,一个标尺就是粮食产量的逐步增长。在这个商品社会当中,粮食和任何一个商品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则生产者肯定缺乏积极性,任何无利可图的商品都不会吸引生产者及其投入。
18亿亩土地的产出是多少?2006年18.3亿亩土地的粮食总产量是4.9亿吨,平均亩产268kg。如果是吃,按照全国人口平均人均377kg,这些粮食当然足够,但是大约一半以上的量都用来当作饲料和工业原料了。
在《牛肉面限价令搅动城乡利益格局》当中预测让农民愿意种粮的粮价应该从目前的水平上涨到24元/kg,如果到2020年,整体物价上扬,粮价不受政府干预的话,则合理的粮价水平大概要“奔三”了。
假如在当前的4.9亿吨基数上年增产1%,13年后的总产量大概是5.5亿吨,其中60%为农业人口自己吃掉,剩余的2200亿kg进入市场,这意味着粮食的总产值大概在6.6万亿左右(2200*30),如果届时这3亿人从种粮中得到的利润(即扣除农资成本的剩余,包含农民自雇佣工资)达到人均每年1.2万元,这就要扣除3.6万亿,意味着尚余3万亿的成本空间可供购买农资。(注:来自官方的报告称,2006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这意味着一个有两个农业劳动力的4口之家中,每个劳动力的月收入是150元。而同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759元)
3万亿,就是中国农业粮食生产资料市场2020年的粗略规模,其中要包括种子、肥料、农机、水利和农技服务等等在内。
但是要记住,这3万亿是在30元/KG的粮价下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规模。2007年粮价的上涨已经让方方面面怨声载道了,日前发改委更出台了针对粮食的价格干预措施,那么有人愿意接受每年粮价要在上一年基础上涨25%,12年后达到30元/KG吗?我看心理价位在4~5元都是一关。如果真的是这样,则这个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就不是5万亿而是大打折扣的7500亿左右了。
如果按照2006年4900亿kg的粮食单价1.5元/KG、微利5%估算,当前粮食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7000亿元左右。假如有资料说明当前实际的农资市场总额超过6600亿,则可以进一步说明农业实际处于亏损程度到底有多大了。
这就是说,在粮价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大幅上涨的过程中,粮食生产成本项目的市场已经没有任何上涨的空间了,甚至还要不升反降。如果考虑自然的通胀率和农资的生产资料的涨价,则意味着生产资料市场要逐步降价。农机行业甚至出现成本和价格倒挂而亏损的局面。现今,中国特大型的农机企业主要依靠农机以外的产品如工程机械工程车辆等的利润来弥补农机产品的亏损。
农资市场真的可以长达十几年不涨价甚至反而降价吗?如果农资市场真的是这个暗淡前景,则对于无利不起早的厂商来说,投资农资这一领域的欲望就会枯竭了。
但是又不可能寄希望和鼓励十几亿人口缩食,农业和支撑其存在的农资行业也就不可能消失,农业的基础地位动摇不得。那么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要依赖政府对粮食市场和农资市场的双重巨额补贴,而不是来自其市场自身的利润。
这意味着粮食生产及其相关行业可能要逐步演变成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
有些迹象似乎正在佐证这个看法:取消农业税、补贴粮食种植、粮食保护价收购、严控种子花费农业地膜价格、购置农机补助……
以上分析当中实际上包含着几个有冲突的条款。之一,12年后的中国新一代农民愿意接受每个月千元的收入,用这个收入去养活全家老小。就算届时真的有这个收入水平,还不知道新一代的中国农民有几个愿意种地;之二,城市化在稳步发展。这一趋势的认定意味着农村和农业实际上对新一代人没有吸引力,与上一个前提形成了矛盾;之三,粮价。眼下的价格干预政策以及显示,粮食的大幅度涨价假定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届时的粮食生产的成本空间比以上预期可能还要小。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指出,在必要需求领域是不适宜市场运作的,对粮食、食盐等必需品的市场化持否定态度。日前据《新快报》报道,在广东举行的地方两会之上,一位朱姓代表提出,广东应建立粮食储备、食用油储备、猪肉储备,并在物价显著上涨时期恢复票证供应制度。这个建议被一些人当作改革倒退来批评,一些人认为这件事发生在市场经济的先锋广东简直就是笑料,也有人撰文说这个提议“可行不可笑”但是有点“可悲”。
这位朱代表的建议还仅仅是“储备”二字,但是,如果没有人愿意生产粮油,拿什么去储备呢?岂不是无粮空仓?难道能指望其它省份的农民为广东的粮食储备而死守在农田上?在高昂的农资成本和无利可图的粮食价格下,谁愿意为广东的粮油储备而生产?东莞已经禁止养猪了,看来如果要建立猪肉储备的话,一定是要靠外地人在外地养猪了。
实际上,各个国家包括所谓的完全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国家,从来都没有实现农业的真正市场化,都毫无例外地采取了政府巨额补贴的农业政策。即便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现代化和工业化生产,也难以实现完全的市场自行运作,因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命脉,谁掌握了粮食生产就扼住了全民喉咙,就不再有自由市场上的讨价还价了,而一个交换者缺乏讨价还价权利的市场终究是一个虚假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