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1月28日消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集中区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7车间27日上午10时11分发生爆炸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1人失踪,并有数十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目前,抢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2006年7月28日,江苏省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22人死亡,29人受伤。 今年5月14日,江苏连云港发生液氯泄漏事故,30多人住进了医院。据《现代快报》15日报道:昨天早晨8点20分左右,连云港市泰乐化工厂发生了液氯泄漏事故,造成1名女工中毒及20多人不适,总共有30多人被送进医院。 能够被媒体及时报道的化工企业安全及污染环境事故毕竟是少数,据可靠消息,江苏省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其中,化工污染引发的事件所占比重最大。2005年全省共发生11起较大突发性环境事件,导致32人死亡,500余人受伤,经济损失达数亿元。进入2006年突发性事件数量明显增加,仅1~9月就发生54起,比2005年全年数量还增加4倍。 笔者曾经多次到江苏采访,还专门做了一个江苏沿海地区化工污染情况调查,写成了《苏北化工园考验政府环保能力》、《江苏治污能否突破重围》等文章在媒体上发表。在这些地方采访时看到,说化工园区在江苏沿海曾“遍地开花”之势一点也不为过。“苏南选商,苏中招商,苏北抢商”的态势在江苏大地上如春潮涌动。
![h7n9疫情进入高发期 江苏将进入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高发期”](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364034313833.jpeg)
近几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一个个化工园区的上马,引起江苏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原省委书记李源潮在省委办公厅呈报的相关报告上作出批示:“防止污染,重在防治。请环保厅对苏北产业落户提出环保标准。”江苏省环保厅也及时召集法规、污控、监察、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遏制各类污染项目向苏北地区的不合理转移。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一些化工企业迁移到欠发达地区或发展中地区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这次化工企业的梯度转移也给苏北地区带来了一次机遇,地处江苏东部的苏北沿海地区,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逐步成为承接长三角化学工业转移的新平台,一些化工企业在苏北的招商引资大潮中纷纷北上,一个个企业在园区投产。在国内的60多个化工园区中,仅江苏的沿江和沿海就近20个。这次机遇在给这里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这里带来了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挑战。 在长江口往北的江苏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的900多公里海岸线上,一个个化学工业园在短短的几年内已初具规模。盐城市响水县的陈家港化学工业园于2002年6月正式启动;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堆沟化学工业园于2003年6月启动;阜宁县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于2003年7月正式启动;滨海县头罾的盐城沿海化工园区于2002年筹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灌云县工业经济区临港产业园(燕尾港化学工业区)也于2005年10月28日得到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 要想减少化工污染灾害的发生,笔者建议,江苏沿海化工园区在加强环境督查和安全生产检查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员工岗位培训的力度,要在关键岗位做到持证上岗。要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危险性,并在每道工序上标上准确的操作流程。加强企业的规范化操作和制度化管理建设。只有这样,江苏才能把化学物质泄露或爆炸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