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或学说是半个世纪前才出现的。对于“现代化”一词涵义及其实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也有人认为现代化不能片面强调工业化,还包括心理、态度、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包括生理素质、社会素质、心理素质的现代化。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健康的心理不仅是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正在逐渐显示出其严峻性。因此,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值得去重视、去探索。 1 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理健康现状 面对急剧变迁的环境,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几乎都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各种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儿童青少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缺乏娱乐、休息以及必要的锻炼,不少青少年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加之升学就业压力、家庭变迁等不利因素,使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逐渐增多。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婚姻家庭的调试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之相联系的感情需求、婚姻质量和爱情期望值也随之上升,致使价值观念、道德底线受到冲击,也使家庭、婚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频繁的社会流动,使得异地婚姻增加,因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的冲突影响着婚姻关系的变化是在所难免。与此同时,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暴力、第三者等也成为婚姻家庭中心理问题病变的导火线。
中年人的压力问题。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中年人目前面对两大压力问题,即社会压力和身体压力。随着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使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对于中年人这个年龄层次,是各种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及各种适应性心理障碍的高发年龄段,但他们真正就医的比例却甚低。因次,强大的就业压力,工作回报过低与潜在的价值观的矛盾往往导致中年人不断透支生命,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空巢老人的孤独问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是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有相关调查表明,心灵孤独是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缺乏精神慰藉则是一种更巨大的伤害。生活中的孤独感使老人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产生悲观情绪,有的人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 2 现代化进程中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导致“心理问题”现象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也使人们失去了“铁饭碗”所具有的稳定感和职业安全感,在给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的基础之上,也让人们产生了更高的精神期待,然而当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对称时,人们产生的心理挫折的可能性可能就相应增大,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将使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竞争,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任务加大,标准提高,这样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重压,积之成疾,聚之成患。另外,社会流动范围的扩大也会使人们难以形成应有的归属感、依赖感,导致孤独、无助、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再次,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也是造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和格局。对于人们而言生活世界呈现出很大的陌生性,面对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人们原已形成的社会心理系统会受到巨大冲击,同时,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否则就会出现价值模糊、价值判断错位,甚至出现拜金、拜权等现象,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困惑或迷茫感。 3 现代化进程中增进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应该积极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需要开展个体心理的自我调适,更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调适。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我国急剧的社会变化,使人们出现了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变异。因此,以防患于未然、以调节为重要手段的心理疏导,无疑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需。心理疏导是缓解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它对很多领域、部门来说,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接纳和发展还需要一个理性认知过程。倘若认识不到位,必将影响心理疏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卫生、公安、民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诸多部门团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各领域应牢固树立“健康心理”的理念,强化公益意识,将心理卫生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部门合作,特别要通过媒体、各类文化作品、网络,提倡“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和谐社会”理念,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消除人们陈旧的对心理问题的片面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这是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完善的社会疏导机制包括医疗专业心理疏导机制的和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两种形式。 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要建立以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为主导,由医院、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等组成的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学校、单位、社区、医院是承载整个体系的主要场所。其中,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维护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设立心理疏导室、开展专题讲座及各种宣传活动更进一步为需关注的重点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 培养心理疏导专业队伍。培训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乐于奉献的心理工作者队伍,是建构化解矛盾纠纷心理疏导体系的关键。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团队和专业医疗机构还是很缺乏,这就要求政府要在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扶持,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工作者团队,加快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的培植,加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并逐步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机制,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健全心理疏导工作制度。健全工作制度是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解决各个不同阶层的心理问题,必须注重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工作的各项制度,如心理排查制度、心理帮扶制度、跟踪回访制度及其他反映社情、民意的各种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社会成员表达意愿、宣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提供正常渠道,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的。 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品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变革和发展,人们的心理、意识、观念往往还处于传统的心理状态,还未觉悟到相应的程度,这严重地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有意识地予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通过系统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克服传统心理的缺陷和消极因素,形成积极的民族精神和健康的社会心理,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的综合体现,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了解自己,面对现实,自信自强,在现有人格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扬长避短,从而使人格更趋于健康。 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挫折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选择理智的反应方式,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的挫折不可避免。对待挫折首先要找到其产生的真实原因,然后通过调整目标、倍加努力、改变行为的方式来克服挫折,及时疏导消极情绪,排除精神压力,防止心理失调。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原因是人际关系失调。正常的人际交往是满足个人爱与归属、尊重的心理需要,是建立个人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渠道。因此,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的人际沟通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人交往就越积极顺畅,其人际关系也愈加融洽, 从而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期望。
更多阅读
沈艾娣:“不是所有人都能从现代化进程中受益”
年仅38岁时便被哈佛大学聘为历史系正教授的沈艾娣,是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旅美历史学者陈怀宇曾形容沈艾娣为“青年学者的榜样”,认为她是一位“极有计划性 (highly organized)、极度专心(highly concentr
乡绅刘大鹏:现代化进程中被遗忘的人
日军南下进入山西的1937年,一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80岁农民,拒绝与他的子孙们一起逃难到赤桥村附近的山区。这位名叫刘大鹏的老人,在炸弹降落时,爬上屋顶的平台,看着家人跑向安全的方向。 在没能进入刘家时,日军威胁要烧毁整个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剖析
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或学说是半个世纪前才出现的。对于“现代化”一词涵义及其实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也有人认为现代化不能片面强调工业化,还包括心理、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要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早退”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樊纲领衔的研究小组向媒体公布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民工荒”是悖论,事实是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过早地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 民工数量不敷使用,这是确定的事实,但问题的
城乡一体化进程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制度创新(2)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存在问题,过分依赖土地财政,风险加大,影响政府投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及城市资产经营公司)的建设,导致政府的“角色”、“财政能力”都将会出现问题。 第三,征地补偿款得不到有效利用引发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