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软件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以财政部令第68号颁布,并于2012年4月1日起全面施行。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财政部令第8号,《规则》执行的15年,是国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15年,部门预算改革、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非税收入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影响较为明显,《规则》已不能适应改革的变化,也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因此,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和统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共性和突出问题,财政部历时4年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出台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一、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滞后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

  现行的零基预算办法缺乏对预算单位和人员的有效控制,缺乏编制预算时所需的基础数据及其合理依据,缺乏对现有数据真实性、合理性的有效鉴定手段,缺乏对经费定额确认的科学手段;预算的审批与资源配置具有主观性,影响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预算科目属于粗放型模式,编制不规范,预算批复不及时以及年度预算调整频繁;预算模式过于陈旧,绩效与经费不配比、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预算透明度模糊。

  (二)会计核算方面

  收支计量与确认存在局限性。《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在其经营性业务的会计核算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对非营利性业务采取收付实现制。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事业单位既要接受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也要对自身预算资金的价值与实物双重管理,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性,采取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造成会计事项的不配比。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除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甚至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还可以收抵支;同时,诸如收支等重大会计事项是跨年度的各类学校,采用收付实现制则直接影响收支计量与确认以及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核算内容不合理、不规范、不科学、不配比。“对外投资”收益在“其他收入”反映,存在不配比性,甚至容易掩盖国有资产流失的真相。收回投资的会计核算在《规则》中没有任何规定,包括制度中的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也没有涉及。市场经济的竞争,使联营单位既有发展又存在解体、合并等经济现象的可能。解体后以设备等实物资产收回投资的计量与计价的确认以及投资清算过程中投资亏损等一系列会计核算在《规则》中没有统一的规定,影响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管理和监督。

  贷款和利息收支的核算不完整。《规则》规定,贷款在“借入款项”科目反映,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反映,而利息支出没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补助。随着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一部分事业单位依法开展了组织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活动,负债经营客观存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中,而反映这一资金筹措的资金成本——利息支出的会计核算问题未能从《规则》中得到答案。

  固定资产及折旧的核算欠妥。《规则》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如何核算没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只核算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这种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费用,不但虚增了盈余,而且不能真实、客观地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二是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背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原值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三是虚增净资产,《规则》规定“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存在对等关系,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状况;四是虚增成本虚减结余,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时,借记“事业支出——××购置费”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或“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显然虚增了成本和虚减结余。

  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在《规则》的“附则”中只规定“国家对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存在多元化,《规则》没有对事业单位多元化投资的会计核算进行明确规定。目前,事业单位的基建核算是独立于事业经费核算的,这种条块分割的核算及管理方式,无法全面、完整、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整个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既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又不利于财政等上级部门对基本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跟踪与监管。

  对收入类的核算不统一。《规则》第十三条规定,“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即对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管。具体来讲,就是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补助收入要纳入单位预算;取得的属于预算外资金性质的收入要首先上缴财政专户,从财政专户核拨回来的预算外资金要纳入单位预算;事业单位其他不属于预算外资金性质的事业和经营收入等,直接纳入单位预算。显然,《规则》事业单位收入包括其中的“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的核算与“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规定不相符。

  国库集中支付给《规则》滞后带来更多添加剂。从2005年全面推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制度改革,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改革环境、管理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实施起来对现行《规则》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波。一是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部门通过结算中心对预算资金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控制,使预算资金的审批权、控制权、监督权高度集中于财政部门,谁来监督财政成了新问题。同时,由于资金和资金控制权高度集中于预算单位之外,这也与《规则》规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任务之一的“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财务监督不相符。二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如对于专项资金的支付,既要上报专项经费付出方案,又要保证专款专用,还要核对资金的支出、结余,授权支出的国库专网与事业单位的账面支出的核对,而且专项资金结余如何结转到下年预算?三是财政拨付的基建专项资金,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拨付到事业经费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而基建财务是独立于事业经费的会计核算体系,两套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可能同用一个户头或用款额度等会计实务性问题与《规则》无法衔接与吻合。

  二、新《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则》第六十六条规定,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打破了旧《规则》收支计量与确认的局限性。《规则》在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用,则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有助于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如实反映单位的业务收支及结余情况,有助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考核业务成果、制订收费标准、筹划资金来源、进行经营决策,全面反映单位的资金运行全貌,有利于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比。

  固定资产确认与后续计量有突破。《规则》第四十条将固定资产的确认从原来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提高到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普遍提高,旧《规则》对固定资产价值的规定标准明显偏低,使得一些具有明显的低值易耗品特征的物品由于单位价值达到了规定金额而要求必须在固定资产中核算,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提高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价值要求。

  《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规则》虽只在此处提到了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关的字眼,在固定资产管理条款中并未提及折旧事宜,但无论如何,这较旧《规则》有了历史性的转折,应该说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及折旧确认与计量问题上,相关部门开始考虑和引用企业会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本做法,使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不再背离,并使其向市场化的方向更进一步。

  严格了投资管理。为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则》明确规定,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

  加强了财务监督。目前,事业单位监督审核程序不完善,监督力度薄弱,事业单位内、外部财务监督部门执法不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特别松散无力,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的低效能和国有资产的侵蚀流失。《规则》新设“财务监督”一章,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事业单位财务软件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务分析多元化。《规则》打破了旧《规则》财务分析的片面性,新增了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分析,用于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同时新增了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新增的财务分析指标丰富了财务分析内容,较全面、完整地披露了事业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如科研、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等绩效目标、效果、影响和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容易造成公共财政重大投入(支出)管理目标不明、责任不清、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甚至官僚主义等现象。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大见成效,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原有的行政事业会计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发展的需要,盼望着新的事业单位准则的发布。2006年以来《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全面改革,我们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随着新《规则》的颁布,也开始了全面改革,这更体现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历史性和服从性,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政治条件,需要不同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服从、服务于社会,而不能过于超前或过于滞后于社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98.html

更多阅读

2名女大学生传授求职秘诀 大厨传授中华料理秘诀

“三八”节刚刚过去,一系列女性专场招聘会让不少女大学生找到了职业的归属。不过,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在不要女生成了一些招聘单位“潜规则”之时,女大学生求职依然困难重重。如何提高求职成功率,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求职“有道”

公务员级别工资档次 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公务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1]2006年7月开始实施的最新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套改工资表、标准对照表等资料软件大集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将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

fir滤波器失真原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多样化,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具有非营利性和非经营性的特征,其资金运营、财务核算等流程与一般企

声明:《事业单位财务软件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网友女王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