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未必见山,一针务求见血
事件:为争夺网络广告市场份额,在两个月之内,包括Google、雅虎等全球IT巨头纷纷出手进行巨资收购,而微软在此前几次的竞购中都败给了竞争对手。上周末,微软公司宣布用60亿美元现金收购互联网广告公司aQuantive,而这个出价高出了aQuantive公司当日收盘价的85.4%,成为微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并购。 评点:就在微软以6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aQuantive之前,雅虎以6.8亿美元收购完毕网络广告公司Right Media余下股份,而更些时候,Google宣布会以31亿美元收购DoubleClick。目前全球范围内,网络广告公司频遭IT巨头高价收购,凸显出该行业巨大的升值潜力。无论是搜索巨擘的Google,还是软件霸主的微软,又或者是门户翘楚的雅虎,三巨头虽然分工不同,定位各异,但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盯上了网络广告这一块大蛋糕。不久的将来,该市场激烈竞争的程度非同一般。其实也可以理解,这几年互联网发展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网络产品,在线服务层出不穷,然而其盈利模式却万变不离其宗,网络广告、网络游戏以及移动增值服务是为互联网盈利来源的“三板斧”。其中,网络广告又是“三板斧”中最重要、最锋利、最有效的一把。网络公司不牢牢盯紧这把“巨斧”,在情在理都说不过去。况且,Google、微软、雅虎三巨头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甚至连Google最擅长的搜索领域,其他两家也都毫不示弱地掺和一把,欲与Google试比高,可见三家的服务差异化越来越模糊,市场也越来越趋同。在这种情况下,比拼资本,比拼规模、比拼眼球效应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竞争,最后关键还在流量,流量上去了,广告自然会来,而这并不是靠并购网络公司可以轻松实现的,主要还是在内容,在服务,在体验。三巨头此番天价收购,已足够赚到眼球了,接下来该实实在在地考虑如何把这些眼球效应兑换成真金白银了。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64aihuau.com事件:谷歌生活搜索推出才仅仅两天,昨天,便再次陷入被指抄袭酷讯的烦恼之中。这是继谷歌输入法被搜狐指责抄袭搜狗词库之后的又一类似事件。评点:谷歌最近是非不断,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两字——抄袭。先是被指责抄袭搜狗词库,现在又是被指抄袭酷讯生活搜索,如果再加上去年推出的谷歌热榜、谷歌导航被分别指抄袭百度的风云榜和hao123,谷歌整一个是互联网上的“不良少年”,靠抄袭和作假度日。从以前被神话的、顶礼膜拜的Google传奇到现如今本土化过程中的举步为艰、如履薄冰,谷歌的中国道路走得并不是太好,实在出乎人们意料。目前在国内市场,谷歌的市场份额已远不如百度,强龙南斗地头蛇,想必谷歌当初进入中国一定没有想到百度竟有如此强大的抵抗力和战斗力,而且令谷歌害怕的是,百度的创新力加上它独有的“made in China”的招牌,实力不容小觑。不过,话说回来,谷歌也不必太为“抄袭门事件”而焦头烂额,市场细分再细分,同行进入者又多,产品间的相似自然在所难免。如果不是借此来炒作,认为谷歌有“抄袭”行径的,大可一纸诉状至法院,让法律来裁断。当然,他们不会这么做,即使做了,法院也不会予以支持。倘若谷歌并不是使用了对方相同或者相似的专利技术,仅是一个服务功能的相同是不足以构成侵权的。对于谷歌的生活搜索,酷讯表示将保留对谷歌起诉的权利,如果换作我是谷歌的法定代表人,我会说:别客气,起诉吧;或者,我也保留对酷讯起诉的权利。这话谁不会说呢?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68事件:在合并后,原汤姆森金融(Thomson Finance)运作的金融服务业务并入路透的金融与媒体业务,称为路透(Reuters),汤姆森现有的专业业务,如法律、税务会计、科技和健康医疗等将被命名为汤姆森—路透专业公司(Thomson-Reuters Professional)评点:根据媒体报道的合并方案看,“汤姆森—路透”并不会像想像中全盘接受路透的金融信息服务,从而成为一个庞杂的、多种类的信息服务商,相反,而是汤姆森将其金融服务业务并入路透的金融与媒体业务,统称为路透。这样一来,保证了路透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品牌和品质,并进一步加强其在信息服务市场的优势地位。对路透来说,这次并购算得上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因为汤姆森给出了高达43%的溢价。为了并购路透汤姆森可谓不惜血本,在宣布并购协议之前以77.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的教育资产出售给了私人股权基金APEX Partner。这就相当于路透的股东所持的原生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汤姆森的介入多拿了一部分现金,总体实现了43%的利润,路透方面何乐而不为?所以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并购按计划进行,最后结果一帆风顺。对于行业来说,我认为,汤姆森和路透的合并短时间内不会对彭博有太大影响,彭博的强项不是这两家合并后就能够在短期内超越的。至于价格战,也不太可能会发生,因为汤姆森的产品价格本来就比彭博低很多,合并后则会在价格方面有更强的竞争力,双方都不必为了争夺市场而刻意实行降价。但不可否认,汤姆森和路透的合并在很多层面上都是优势互补,这能让这两家公司在面对彭博社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72事件:昨日,盛大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公布了截至2007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公告显示,盛大实现净利润4.48亿元人民币(5800万美元),较上季度的2.40亿元人民币增长86.8%。同时,公告还显示,盛大在5月份已经在公开市场出售剩下的210万股新浪股份。至此,盛大分三次全部售完此前收购的983.3万股新浪股份,共获利7000万美元,从而结束了2005年开始的盛大与新浪之间长达2年的收购大战。评点:三次出售,直至抛空新浪所有股份,在这场长达2年的收购战中,盛大是赢还是输呢?2005年2月,不甘心只做网游的盛大精心布局,通过公开市场收购了新浪19.5%的股份,其目的在于将新闻资讯、网络游戏、休闲游戏等数字娱乐内容全部植入其数字家庭,实施盛大的数字家庭娱乐战略。但让出盛大所料,新浪方面立即展开“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基本上扼杀了盛大进一步增持新浪股票进而收购控制新浪的企图。于是在接下来的2年中,盛大在娱乐产业发展上多有不顺,其花巨资打造的“盒子”在市场上遭冷遇,巨额研发费用打了“水漂”,于是我们看到盛大对新浪股票从一开始的收购逐渐沦为了纯粹的投资。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盛大还是赚的。三次出售,共获利7000万美元,也算弥补了早先因研发“盒子”的亏空,解了盛大的燃眉之急。在与新浪基本脱离关系后,盛大将重回网游产业,这毕竟是它的主业。而从其公布的财报看,盛大90%以上的业绩还是来自网游,加上前段时间久未露面的陈天桥宣布将独家代理韩国唯美德公司的3D网游,种种迹象表明,盛大回归主业的决心很强,也付诸了行动,至此,盛大数字娱乐家庭战略暂告一段落(且不论成败),相信它过一段时间还会在这方面卷土重来。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81事件:5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洛杉矶时报》老板Sam Zell日前表示,如果全美所有的报纸都拒绝Google转载,那么Google就不会像当前这么赢利了。评点:Google不会赢利,其前提是它的所有收入来源都来自新闻转载。然而,事实是Google新闻链接只是Google增值服务的一种,它的最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搜索服务本身。搜索附带的竞价排名、广告投放都是重要的赢利手段,相比较而言,依靠新闻链接带来的收益实在是微不足道,小巫见大巫了。况且,Google的新闻链接是否侵权,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它有很多可进可出的地方。Google 新闻搜索只是索引数千个新闻源,当用户访问Google News时,只能看到标题、大纲和指甲般大小的图片。如果用户向阅读这些内容,必须访问原始链接。这种链接方式在网络法上称为普通链接(或外链),即它链接的对象是网站的首页,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被链网站的全部内容,用户明白地知道:他已经从一个网站跳到另一个网站上。典型的外链譬如:搜索引擎中所出现的各种网址的集合。当用户点击其中一个网址时,搜索引擎就会将用户带往被点击网站的首页。一般而言,普通链接不构成侵权,除非是权利人明确表示不允许链接,并把这样的意思表达或告知链接者,而链接者在明知不被授权的情况下继续链接。但在Google新闻转载里尚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妄断Google侵权是不合适的。
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88事件:只要接触互联网,就会很容易地受到色情网站的骚扰,这是很多网民切身的体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1.44亿,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超过2000万。而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的色情网站超过3.7亿个,每天约有两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青少年网民正在遭受色情网站上不良信息的侵蚀。评点:真实世界色情也屡禁不止,又怎能让网络对色情避而远之呢?这原本就是社会问题,只不过现在类似的问题蔓延到了网络。就像生活中再怎么打击、禁止,色情活动依然存在,同样道理,不管技术再怎么高明,手段再真么高超,要完全屏蔽掉色情,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有专家表示,由于互联网是跨国界的,不少非法网站利用代理服务器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另外,在处理不良信息内容上,过滤文字性内容相对容易,可以通过设置关键词等方式实现,但对图片的过滤就非常难,且不说把一般图片和色情图片区分开是件很难的事情,就连区分风景图片和人物图片也非常不容易,况且,在法学界、艺术界,对于什么样的图片属于色情图片,并没有明确标准。这就意味着,单纯利用技术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关键还是要增强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控制能力,即使在遇到不良信息的时候也能够控制自己。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89事件:由北京北影天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日本哥伦比亚经纪人公司、日本株式会社ING集团联合策划的“中国之星”选拔18日正式在京启动,这也是国外公司首次在华选秀,寻找中国音乐新人。评点:又是一个选秀活动,又是选大明星,这一次有什么新玩意?据报道,此次“中国之星”选拔赛最大的新意在于是国外公司首次在华选秀,寻找中国音乐新人,同时,活动主办方表示,该选秀不会通过电视进行炒作,而是会邀请国际著名音乐人为获奖歌手制作专辑,培养出具备中日两国和亚洲特色的歌手,使其真正走向国际舞台。截至目前,我们无法获得更多有关该选秀活动的资料,因此对它具体赛制不甚了解,但仅就其公开表示的内容来看,觉得其中有一些不可理解之处。第一,该活动由北京北影天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日本哥伦比亚经纪人公司、日本株式会社ING集团联合策划,比赛奖金为100万日元,按规模来看,也算来头不小,但他们居然放弃最为有效的电视传播手段,坚持声称不搞“电视选秀”,那么他们又会用什么方式呢?难道是网络视频不成?第二,该活动自本月18日正式启动,但报名日期截至何时,整个赛程又将持续多长时间,都没有明确。很大程度上,我们怀疑该活动最终会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很多活动都是这样,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第三,该活动到底要选什么?这看似一句废话,但仔细分析其已知的比赛规则,“不通过电视宣传”,那么,选出来的歌手也是不为人所知的,其选秀的意义又在何处?它跟一般星探挖掘新人,培养包装又有何区别?为了节省成本,倒不如否决这不像选秀的选秀为上策。第四,在人们普遍对选秀审美疲劳,而又有超强人气的“好男儿”、“快乐男声”选秀同步进行的现在,再来一场选秀合适吗?链接:http://www.4touchina.com/v.asp?Unid=3090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