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警察有点烦第一季 宗庆后此刻有点烦



20年来,当健力宝、乐百氏、旭日升……一个个曾经辉煌的名字渐行渐远,娃哈哈却已经跻身世界前五大饮料公司。2004年,当90吨非常可乐发往美国时,即使曾经对“中国可乐”嗤之以鼻的可口可乐也不得不承认娃哈哈这宗被论证为不可能的业务完成得漂亮。而在此之前,已经先后有七家“中国人的可乐”倒在与“两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相争的战场上。

当年,因为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模式是子公司与达能合作,并不是如乐百氏那样母公司与达能合资,娃哈哈不会造成现在乐百氏被外资控制的局面,宗庆后不无得意。“我可以说娃哈哈从没有过重大失误。”而面对今天达能与娃哈哈“双龙戏珠”般的纷争,不免有人质疑老宗:娃哈哈到底犯错没有?

娃哈哈并购风云

2007年4月2日,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宗庆后向媒体爆料,称娃哈哈与法国达能签署的合同是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集团非合资公司正因为使用娃哈哈品牌面临达能的巨大压力:达能将借此以40亿元并购总资产达56亿元的非合资公司51%股权。宗庆后比谁都焦心,他说:“一旦并购成功,中方将丧失对娃哈哈的绝对控股权。”

  4月5日下午,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迅速作出回应:“我们已经拥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不存在通过并购来夺取娃哈哈控制权的问题。”达能还强调,希望能和娃哈哈协商收购方案以及合同相关事宜。随后,有消息说达能已经收购了中国饮料企业“十强”内五家企业,并声称达能在垄断中国的饮料。

aihuau.com

   4月11日,达能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以合资公司销售公司的名义向非合资销售公司提出法律诉讼,如果中方管理层在30天内不采取积极行动促进事件解决,30天后将启动法律程序以保护合资公司资产。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表示,早在2006年12月双方已经就非合资公司资产转移至合资公司达成一致,宗庆后没有履行合同的原因让达能无法理解,而娃哈哈单方面向外界披露收购金额这样的商业机密让达能更难接受,达能认为:“公众舆论正在被利用,以达到某些个人目的。”

  此前,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叶红汉去信声援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工会以全体员工代表的名义发表声明力挺宗庆后;同时,娃哈哈的1000多位经销商通过邮件、传真的方式也对娃哈哈表示声援;成都、重庆等8个城市政府也公开声明支持娃哈哈,而杭州市政府则表示“不介入法律问题”。杭州市政府的这一表态是意味深长的,因为杭州市政府仍然是娃哈哈集团的股东。

娃哈哈有什么好争的?

  1979年,宗庆后顶替母亲做了杭州一所小学的校工。1987年,他和两位退休教师组成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棒冰等。在送货的过程中,宗庆后了解到很多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家长们颇为头痛。“当时我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这个警察有点烦第一季 宗庆后此刻有点烦
  1988年,宗庆后率领这家校办企业借款14万元,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发出了第一个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并迅速走红。1991年,规模仅有140名员工和几百平方米的小生产场地的娃哈哈出资8000万元兼并了有2200多名职工、严重资不抵债的杭州罐头食品厂。三个月后,“娃哈哈”扭亏为盈,第二年销售收入、利税就增长了1倍多。之后,并购几乎成为娃哈哈异地扩张的主流手段;到2002年底,娃哈哈已在浙江以外的22个省市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2002年,娃哈哈共生产饮料323万吨,占全国饮料产量的16%。

  宗庆后在娃哈哈不断做大时认为娃哈哈最薄弱的地方就是规模太小。1996年香港百富勤与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洽谈投资合作,随后又拉进战略合作者达能集团一起洽谈合作,洽谈成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与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以现有厂房、设备、土地出资,香港百富勤与达能以现金出资组建五家合资公司,在正式签订合资公司合同时,改为百富勤与达能在新加坡组建的金加投资公司投入,形成娃哈哈占49%、金加公司占51%的合资公司。之后,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百富勤将股权出售给了达能,金加投资公司变成了达能独家控股公司。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公司变成了达能控股公司。

  作为娃哈哈的创始人和核心领导人,宗庆后无疑是真正关心娃哈哈命运的人。然而合作之后,达能仿佛与宗庆后的意志相左。双方在投资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而就在此时,达能收购了当时娃哈哈最大的竞争对手乐百氏。这让宗庆后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不安。认识到达能对娃哈哈限制太多,1999年,宗庆后和中方决策层商量决定,由职工集资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建立在西部、对口支援的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区以及三峡库区等当初达能不愿意投资的地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到2006年,这些公司的总资产已达56亿元,当年利润达10.4亿元。

  宗庆后说,这些年来,娃哈哈为了履行合约,就连不是与达能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也是通过双方合资的销售公司进行销售的,这已经为达能赚取了巨额利润,现在达能又要以低价并购其他公司,完全没有道理。

  “我们当初的许多投资决定,都遭到达能的抵制和反对。但当娃哈哈将企业办好了,产生经济效益了,达能却又要强行投入。对于一些暂时还产生不出效益的,达能已投入的亦要求退出。”宗庆后对于达能的功利做法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同时,近10年的接触也使其对达能的管理能力和真实目的产生了担忧。

  达能公司在中国收购了乐百氏饮料公司的98%股权。“但它接管后,乐百氏就一直亏损,这让我不由为‘娃哈哈’的品牌担忧。”宗庆后说。

达能在搞资本运作?

  宗庆后的担忧不是毫无根据的,达能进入中国以来,于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在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了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1996年又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并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41%的股权,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达能拿到51%股权,并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接着是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2001年,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参股光明,比例为5%;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2005年4月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股权增至9.7%,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2006年7月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股东;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

  但宗庆后始终不买达能的帐,现在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经典案例,而这项业务正是在合资公司大股东达能的反对下继续前进的。达能向合资公司派出的市场和研发人员被他赶走,企业控制权始终掌握在中方手中。

  达能对付中国的企业一向是财大气粗而又异常狡黠。在百富勤出售股权给达能时,达能立刻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但遭到了国家商标局的拒绝,因此后来双方改签了一份商标使用合同。而正是这个合同里貌似不经意的一条内容让娃哈哈在今天陷于被动。双方在合同上签署有这样一条“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这一条款简单说,就是娃哈哈要使用自己的商标生产和销售产品,需要经过达能同意或者与其合资。”宗庆后说。因此这10年来,娃哈哈相继又与达能合资建立了39家合资公司,占目前娃哈哈集团公司下属公司总数的39%。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李国光认为,从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使用合同来看,确实娃哈哈因签订了那么一条不公正条款而受到了限制,但这个合同可认为是娃哈哈主观上失误导致的“缔约过失”,显失公正,可请求采取行政协商解决,废除合同。

  “现在已有达能在中国将豪门啤酒厂等收购后再高价卖出的案例。事实证明,达能公司来中国,扮演的是一个财富瓜分者的角色,而非一个善意的合作者和财富的共同创造者”,宗庆后分析认为,“达能并购娃哈哈以及中国其他一些大企业的行为,不是为了将这些企业经营壮大,而是为了资本运作将中方企业股权低价收购后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或上市,以套取巨额资金和利润。”

中国企业再遇外资垄断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收购。这一事件当时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个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力量”南孚电池怎么一夜之间就落入美国人手里了?从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到SEB控股苏泊尔,显然,娃哈哈与达能并不是第一起由外资并购引发的戏剧化冲突。2006年6月,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在博客上就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发文称“国有资产面临贱卖”引发激烈争论,最终在各方压力下凯雷控股方案从85%下降到了45%,目前还在等待监管部门批准。业界炒得沸沸扬扬的苏泊尔并购案则在2007年4月尘埃落定,商务部批准法国SEB持有苏泊尔52.74%至61%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徐工和苏泊尔哪个是娃哈哈的影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4月11日回应称,中国已出台了有关外资并购的规定,商务部将严格按照规定行事,既要增强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信心,同时也会保护中国企业的权利。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和发展同样遭到了国外反垄断和限制外资并购法律的影响。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与会的多位企业家代表不约而同地递交了关于尽快出台《反垄断法》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商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控制外资并购、防止行业垄断,符合国外立法潮流和国际惯例。2007年3月14日新华网登出了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立法限制外资通过并购垄断我国各个行业维护经济安全的提案》全文。在具体操作上,宗庆后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吸收和参考国外反垄断和跨国并购审查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让《反垄断法》尽早出台;并且通过立法,明确外资恶意并购或行业垄断的定义,严格限定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条件;通过立法设立外资并购和反垄断审查机构,加强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对发现已有并购中存在外资恶意并购或形成行业垄断的,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分拆或撤销、修改不合理的合同;鼓励国内民营企业参与并购,特别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命脉或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行业骨干企业,在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并购,防止外资恶意并购和垄断的产生。

情理之争

  娃哈哈与达能并没有得出结论,这件事最近也成为很多网友争论的热点。有人抨击宗庆后不应该无视法律,只拿民族品牌说事,甚至有人说宗庆后是地头蛇耍赖;有人说娃哈哈强在销售渠道,这与达能完全扯不上关系,必须加强应对政府在外资垄断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盲点,保护民族品牌;还有人说宗庆后耍赖也只能说明一个人上当之后呐喊两声;也有人说娃哈哈是个从不欠账的好企业……

  宗庆后作为娃哈哈的掌门人,他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而他话语权的底气来自于他对“娃哈哈”这一民族品牌的感情,从宗庆后在娃哈哈员工心目中的威望到他为娃哈哈这个集体做的每一件事,这个领导是称职的,从他声明和达能只是钱的合作,也可以看出这个领导是精明的。关于宗庆后与达能的恶战,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民族感情作用于商业,无法逃离情与理的挣扎和猜想,希望在痛苦的割舍中,我们的民族企业能引以为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4215.html

更多阅读

宗庆后 宗馥莉

编辑词条宗庆后(1945年10月?日-),中国浙江省杭州人,高级经济师,浙江大学MBA特聘导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1991年至今担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年9月,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

“大家长”宗庆后:把企业当儿子养,不当猪卖

25年来,宗庆后将一个只有3个人的小学校办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饮料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娃哈哈营业收入位列第12位、利润第8位,纳税第5位,被业界称为市场网络的“编织大师”。“我无所谓,穿得再普通,

宗庆后 记忆中的1987 宗庆后的麻烦

     拥有千亿身家的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最近风波不断。  9月22日,中秋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张主题为“宗庆后在公司总部召开公司生产工作会议”的照片,经由新华网对外发布,并迅速传遍各大网站。  与以往的形象不同,

宗庆后:公心与私利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眼看着“傻子瓜子”的创办者年广久被抓被放,甚至惊动最高领导定夺;辩论着雇用几个人算是剥削,8个就是分界线;直到可以把民营企业家算作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可以成为中共党员;再到让民营企业家登堂入室,成为人大代表、

宗庆后 马云 百亿进军零售业 宗庆后“豪赌”多元化

     在企业发展的第25年,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希望他的娃哈哈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  2012年11月底,娃哈哈第一家欧洲精品商场WAOW PLAZA在杭州钱江新城正式开业。其官方网站显示,娃哈哈将这一天定义为“企业发展史上很重要的

声明:《这个警察有点烦第一季 宗庆后此刻有点烦》为网友短发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